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散文 >

中国历代家书精华

2011-05-01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中国历代家书精华 去商家看看
中国历代家书精华 去商家看看

 中国历代家书精华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页码:31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9787508702988
·条形码:978750870298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历代家书精华》收录的二百余份家书,上起两汉,下迄清末,堪为家书中的佳品。其中当然有许多与我们现在的价值观念、伦理意识不相符合之处,但去芜以存真、披沙以见金,唯在读者鉴别与取舍了。
编辑推荐 《中国历代家书精华》为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
人们都说家书抵万金,这是一部中国历代家书中的精品。想了解中国的历代家书吗?请打开此书……
目录
一、立志篇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
志向决定品行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志当存高远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第一立起志气来
无汲汲于知名
立志之始,脱去旧习
丈夫雄心,穷而弥固
少年须有朝气
年富力强时应发愤
人而无恒,一无所成
志患不立,尤患不刚

二、修身篇
疏远小人,勿贪安逸
谦德保天下
人性可塑,常加检点
仁者不可胁以死
为人不可轻傲
饰面更要修心
言忠信,行笃敬
善于学习前人的教诲
修善立名,犹筑室树果
勤学行,尚闲素
谨慎无欺,清心洁行
人贵忠信笃敬
劳则善心生,逸则妄念生
困境未尝无益于人
立身正派,处事周全
读书明理,修身独善
物小而益大
身体力行,自食其力
多行善事,多读诗书
凡事忌空谈
好学而无常家
有不足便思改进
做人要明理
养生与力学之五法
聪明当用于正
学稼学文,皆应勤恳
官宦子弟待人宜谦谨
戒骄戒惰,常作反省
持盈保泰,载福之道
满招损,谦受益
惜福之道,保泰之法
恪守勤敬,守业兴旺
持之以恒,始有长进
读书明理,入德之基
修身养德,不忮不求
养生力学,兼营并进
男儿事业,非刚莫济
耕读为业,务本为怀
身病不可心亦病
论养生之十六大忌
去病延年十二法

三、勤学篇
年少须勤学
取必以渐,勤则得多
勤学数年,免受一生愧辱
古人勤学各有法
可久可大,其为学欤
学习要勤勉
废学为耻,勤学为贤
作文需有宗有趣
文章要华实相副
勤谨求学,无忝所生
子弟不可废学
学非记诵,融于心目
为学之功有三等
学必由博而致约
多识前言往行在读书
进德修业,宜从读书起
读书十六字箴言
学诗要从大家学
学而不倦,学业乃成
读书要读上品书
过目成诵不济事
胸罗万卷而不留一字
不可过于爱惜书本
读书的四种方法
读书为能明事理
读书要细心体会
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
学业才识贵在日积月累
读经不可泛鹜

四、处世篇
学诗学礼,立身处世
是非短长,可闻不可言
言思乃出,行详乃动
不劳则逸,逸则不才
勿以善小而不为
交友在于得贤
交友须慎重
待人以礼,古所贵也
人生之利,非道勿求
能守一职,便可无愧
门弟高,不可恃
看人看品行
……

五、治家篇
六、尽忠篇
……
序言 家书就是父子、兄弟、夫妇之间的往来书信。
家书属私密性文字,本不是给外人看的。它往往无铺陈、少修饰,没有高头讲章的煞有介事,没有官场训诫的装腔作势,也没有小说散文的华丽辞章;有的只是牵肠挂肚的殷殷关切,温情脉脉的娓娓絮语,饱历沧桑的人生感悟。
不读中国人的家书,你不会理解中国人的真性情,你也不会了解中国人最深刻、也是最平实的人生哲学的真义之所在。
家书就是父子、兄弟、夫妇之间的往来书信。
家书属私密性文字,本不是给外人看的。它往往无铺陈、少修饰,没有高头讲章的煞有介事,没有官场训诫的装腔作势,也没有小说散文的华丽辞章;有的只是牵肠挂肚的殷殷关切,温情脉脉的娓娓絮语,饱历沧桑的人生感悟。
不读中国人的家书,你不会理解中国人的真性情,你也不会了解中国人最深刻、也是最平实的人生哲学的真义之所在。
本书收录的二百余份家书,上起两汉,下迄清末,堪为家书中的佳品。其中当然有许多与我们现在的价值观念、伦理意识不相符合之处,但去芜以存真、披沙以见金,唯在读者鉴别与取舍了。
张学栋、余晓丽、柏桦、王云访、申喜连、吴爱明、王雪腾、蔡峰、张雅辉等参加了本书的编写。在选编与注译过程中,我们还参考了一些相关书籍,值此深表谢忱。
收录的二百余份家书,上起两汉,下迄清末,堪为家书中的佳品。其中当然有许多与我们现在的价值观念、伦理意识不相符合之处,但去芜以存真、披沙以见金,唯在读者鉴别与取舍了。
文摘 早晚接受教育,请教学问,与大家一般,不得怠慢。白天思索,如有疑问,随手记笔记,待见面时提问,不得放过。对所听到的教诲,要认真琢磨其关键之处,逐日记录,回到家要阅看。见到好的文章句子,要抄录回来。
不得擅自出入。与人往来,先了解有没有可以请教的人,有值得见的就见,不值得见就不要去了。有人来拜访,也要先禀报。此外不得出入一步。居住处事要恭敬,不得放肆、懒惰与怠慢别人,说话要中肯,不得嘻嘻哈哈,大声喧哗。凡事谦恭,不得盛气凌人,否则自取其辱。
不得饮酒,荒废学业。也要防止言语差错,得罪别人,此点尤应深戒。不可说人家的缺点错误,说人家的长短是非,有人来跟你说这些,你也不要对答,尤其不可说同学的不是。
交游之间尤其要慎重,虽是同学,也不可无亲疏之分。这些都要向老师请教。大凡敦厚忠信,能指出我的过错的,是好朋友。由此推论,大体能有五、七分的符合,再加以讨论分析,就自无所失了。只是恐怕志趣高下有别,自己不能克己从善,与好朋友不自觉地日益疏远了,却与对自己不利的朋友不自觉地日益亲近起来。此点要有深刻的检讨,痛加改正,不可发展下去,形成习性,自己走到小人堆中去了。这样的话,虽有贤良的师长,也没法救你了。
见人有好的言行,要有敬慕之情,并记录下来。见到别人有比自己好的文章,要借来认真学习,或抄录下来,或向人家请教,想着向人家看齐。(不拘少长,唯善是取。)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