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实验园艺学 |
 |
|
 |
实验园艺学 |
 |

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482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2月
·ISBN:7040186446
·条形码:978704018644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实验园艺学》充分体现系统、全面、现代的特点。全书共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作为农业院校本科生的实验指导,主要介绍果树学、蔬菜学和观赏园艺学的基本实验内容和方法。中篇和下篇作为农业院校研究生的实验指导书籍。其中中篇论述了园艺作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重点展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进展;下篇深入、详细地介绍了以园艺作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为主的成熟、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步骤,对研究生的科研工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实验园艺学》可作为园艺类专业本科生的教材及研究生的教学或实验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园艺学研究、生产和管理的广大工作者学习和参考。
编辑推荐 《实验园艺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目录 上篇
第一章 园田调查和规划设计
实验一 园田调查
实验二 园田的规划设计
实验三 建园过程中的栽植技术
第二章 园艺作物的繁殖和种植技术
实验一 种子繁育
实验二 扦插和压条繁殖
实验三 嫁接繁殖
实验四 分生繁殖
实验五 离体快繁
实验六 育苗技术
第三章 园艺作物生物学特性观察
实验一 根系观察
实验二 园艺作物花芽分化的观察
实验三 枝芽特性观察
实验四 果树树体结构和生长结果习性观察
实验五 蔬菜品种性状和开花习性观察
实验六 物候期观察
实验七 果树树冠体积和叶面积指数测定
实验八 蔬菜种子形态识别
第四章 园艺作物田间管理技术
实验一 施肥
实验二 植株调整和整形
实验三 灌水
实验四 修剪和修剪反应的观察——夏季修剪
实验五 修剪和修剪反应的观察——冬季修剪
实验六 人工授粉
实验七 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
实验八 缺素症的观察和识别
实验九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配制和应用
实验十 采收、分级和包装
实验十一 产量的预估
实验十二 果树的越冬防寒
第五章 园艺作物的杂交技术和育种途径
实验一 有性杂交技术
实验二 远缘杂交技术
实验三 杂交后代遗传规律和杂种优势的观察分析
实验四 有性杂交育种计划的制定
实验五 化学诱变多倍体及其观察鉴定
实验六 园艺作物对辐射的感应性及其变异规律的观察
实验七 自交不亲和性的观察
实验八 雄性不育材料的鉴定和选择
第六章 园艺产品品质性状鉴定
实验一 蔬菜作物食用器官的识别
实验二 果树作物果实的分类和构造
实验三 仁果类(以苹果为例)果实构造的识别和品尝
实验四 真四核果类(以桃为例)果实构造的识别和品尝
实验五 浆果类(以葡萄为例)果实构造的识别和品尝
实验六 坚果类(以板栗为例)果实构造和识别
实验七 柑橘类果实构造的识别和品尝
实验八 荔枝、枇杷、杨梅果实构造的识别和品尝
实验九 香蕉、菠萝果实构造的识别和品尝
第七章 种子检验
实验一 扦样实验
实验二 种子净度分析
实验三 种子发芽实验
实验四 种子水分测定
实验五 品种真实性和纯度鉴定
第八章 园艺学的其他实验
实验一 抗病性的鉴定
实验二 抗寒性的鉴定
实验三 资源调查
实验四 园艺作物引种
实验五 原色浸渍标本的制作和保存
实验六 园艺保护设施类型观察
实验七 无土栽培基质特性的测定
实验八 营养液的配制
第九章 园艺作物种类和品种的识别
实验一 主要果树树种的识别
实验二 仁果类(以苹果为例)果树品种的观察识别
实验三 核果类(以桃为例)果树品种的观察识别
实验四 浆果类(以葡萄为例)果树品种的观察识别
实验五 坚果类(以板栗为例)果树品种的观察识别
实验六 柑橘种类和品种的观察识别
实验七 果菜类蔬菜(以番茄为例)品种田间鉴定和果实的室内鉴定
实验八 叶菜类蔬菜(以大白菜为例)品种田间鉴定和叶球性状的室内鉴定
中篇
第十章 园艺作物的形态和发育
第十一章 园艺作物的生理生化研究
第十二章 园艺作物的环境生态学研究
第十三章 园艺作物的繁殖技术研究
第十四章 园艺作物资源和种质创新技术
第十五章 环境胁迫和园艺作物关系的研究
第十六章 果实成熟衰老分子生理学
第十七章 园艺作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下篇
第十八章 园艺试验设计基础
实验一 试验计划的拟订
实验二 试验设计技术
实验三 试验结果的整理和分析
第十九章 园艺作物形态观察和组织解剖学实验
实验一 显微镜观察实验
实验二 器官的形态和发育实验
第二十章 园艺作物生理生化实验
实验一 植物组织含水量的测定
实验二 植物组织自由水和束缚水含量的测定
实验三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
实验四 植物叶片水势和渗透势的测定露点法
实验五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
实验六 叶绿体色素的分离和吸收光谱曲线
实验七 叶绿索的定量测定。
实验八 植物光合强度的测定
实验九 离体叶绿体光还原反应(希尔反应)
实验十 蒸腾强度的测定
实验十一 植物叶气孔密度和面积的测定
实验十二 钾离子对气孔开度的影响
实验十三 小孔的扩散(示范)
实验十四 植物呼吸速率的测定——小篮子法
实验十五 呼吸商的测定
实验十六 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纸片上浮法)
实验十七 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氧电极法)
实验十八 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氧电极法)
实验十九 植物组织N,P,K速测
实验二十 培养液中N,P,K的定量测定
实验二十一 硝酸还原酶活力的测定
实验二十二 植物对离子的选择性吸收
实验二十三 植物对磷的吸收和运输
实验二十四 植株中总铁量的测定
实验二十五 植物组织中总氮、蛋白氮含量的测定(微量凯氏法)
实验二十六 植物组织中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茚三酮溶液显色法)
实验二十七 植物中粗脂肪的测定
实验二十八 糖类含量的测定
实验二十九 粗纤维含量的测定
实验三十 植物激素的测定
实验三十一 花青苷含量的测定
实验三十二 水杨酸(SA)含量的测定
实验三十三 ACC含量的测定
实验三十四 ACC合成酶活性的测定
实验三十五 AcC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实验三十六 脂氧合酶活性的测定
实验三十七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测定
实验三十八 外切纤维素酶和PG活性的测定
第二十一章 园艺作物环境生态学实验
实验一 不同园艺设施小气候观测
实验二 日光温室热环境研究实验
实验三 日光温室设计和规划
实验四 电热温床的设置
第二十二章 园艺作物营养诊断实验
实验一 组织分析
实验二 土壤分析
实验三 叶分析及其诊断技术
第二十三章 园艺作物产品的采后保鲜和加工实验
实验一 苹果冷藏
实验二 柑橘薄膜包装贮藏
实验三 香蕉的催熟
实验四 采后果实乙烯释放速率的测定
实验五 采后果实呼吸速率的测定
实验六 果实硬度的测定
实验七 可滴定酸含量的测定
实验八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可溶性糖
实验九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有机酸
实验十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抗坏血酸
实验十一 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实验十二 柠檬苦素类化合物的检测和含量的测定
实验十三 生物活性物质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实验十四 果胶的提取和含量的测定
实验十五 类黄酮的提取和分光光度法测定
实验十六 东方自然式插花
实验十七 西方规则式插花
实验十八 现代自由式插花
第二十四章 园艺作物分子生物学实验
实验一 DNA的提取
实验二 DNA的PCR
实验三 PCR产物连接和转化
实验四 重组质粒提取和鉴定
实验五 DNA的AFLP
实验六 Southem杂交
实验七 RNA的提取
实验八 RT-PCR
实验九 Northern杂交
实验十 基因的原核表达和检测
……
序言 园艺学是实验性很强,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而又最终服务于园艺产业的一门学科。古今中外的园艺学理论来源于实践,园艺学创立后的教育教学中,实验实践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以果树、蔬菜、观赏园艺等二级学科为基础的实验指导为培养合格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园艺学理论和实践技术也得到了明显的扩展、更新和发展。1998年教育部对专业进行新的调整,1999年起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明显扩大。这些新变化和新情况,都要求尽快出版《实验园艺学》,以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满足高等院校园艺学教学和研究的需要。
《实验园艺学》以国内外已有相关教材和实验指导为基础,吸收园艺学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理论和技术进展,汇集传统经典园艺学实验和现代园艺学新方法于一书。鉴于我国高等教育已建立从专科生到博士生的人才培养体系,本书分上、中、下三篇,共24章。上篇9章主要介绍了园艺学的基本实验内容和方法,注重于传统基础实验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可用于园艺学本科生的实验指导;中篇8章主要介绍了园艺作物种质资源、栽培、育种、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重点展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进展;下篇7章主要介绍了以园艺作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为主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可作为研究生的实验指导或研究参考书。
本书由中国农业大学和浙江大学等十余所高等学校的数十名在相关领域卓有成绩且实验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而成。河北农业大学刘孟军教授负责审稿。本书编写前,承蒙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束怀瑞教授对编写内容和整体风格给予指导,谨致谢意。
本教材从2002年开始编写,参编者本着精益求精的要求,数易其稿。今天我们终于可以向广大莘莘学子和教师、科研工作者奉上一本我们自己的园艺学“实验大全”。忐忑不安、但又渴望的是,以实验园艺学方式成书是初次尝试,因此,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望广大读者不吝赐教,对此“抛砖”之作多提宝贵意见。
文摘 插图:

上篇
第一章 园田调查和规划设计
实验一园田调查
一、目的和要求
对现有园田的环境条件、栽培管理、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进行调查,了解环境条件对果树生长发育、栽培管理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园田的建设、栽培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所掌握的园艺作物栽培学知识,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改善果园栽培管理、提高果品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建议,为今后的果园管理工作积累实践经验。
要求熟练掌握园田的调查方法和结果分析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园艺作物栽培学知识解决园田栽培管理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二、材料和用具
1.调查地点的选择
原则上就近选择栽培管理和产量、品质正常的园田,避免选择管理水平过低或产量过高的园田,以免学生对栽培管理的理念产生误导。在时间和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园田进行对比调查,使学生可以更清楚和细致地了解和分析园田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2.调查用具及准备
量程为30m以上的皮尺和2m的钢卷尺,游标卡尺,土钻,计数器,铁锹等。
三、实验内容
(一)园田环境调查
1.气候条件
首先在图书馆查阅当地的气象资料,初步了解当地的总体情况。然后,收集和查阅园田附近的具体气象资料。收集和查阅资料的主要内容有年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气温,初霜期和晚霜期并计算年无霜期的天数,年均降水量和主要降水量的时间分布,不同季节的风向和风速以及主要的灾害性气候因素,如冰雹、大风、暴雨、极端低温或高温等出现的频率和时间等。
2.土壤条件
土壤条件包括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肥力、土壤酸碱度和地下水位的高低。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在园田附近寻找自然土壤剖面,观察和测量土层厚度和各层的土壤质地。如果无自然剖面,可人工挖掘深2m的土壤剖面进行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