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概论(中文版)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日本文化概论(中文版) |
 |
|
 |
日本文化概论(中文版)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南开大学
·页码:250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5月
·ISBN:731002916X
·条形码:978731002916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日语专业文化方向考研辅导
内容简介 本书日文版第一版于2003年底出版后,即受到高校日语专业师生的欢迎,短短2年内重印3次,成为多所大专院校日本文化专业考研指定参考书。后作者根据读者使用情况的反馈,删改了部分章节,增添了有关现代日本文化的内容,于2006年推出日语版第二版。本书中文版是应很多师生建议和实际学习需要设计、编写的,一则可为学习日语及专业考研的学生提供对照学习的便利,二则可服务于更广大的读者群,如非日语专业学生、在涉日企业或对日交流机构的从业人员、日语爱好者等,殾有在没有语言障碍的条件下,通过此书尝试了解日本人与日本文化。愿本书的问世,能为更多关心中日关系的读者打开文化沟通的大门!
作者简介 韩立红,1964年生,山东省日照市人。1987年获南开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90年获南开大学生文学硕士学位,1993年专攻日本文化史博士方向,1997年获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开大学生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副教授,南开大学日本历史研究院兼职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日本思想史、日本文化史、中日文化比较研究。学术专著有《石田梅岩与陆象山思想比较研究》,学术论文20余篇。
编辑推荐 ?
目录 序一 (日文版原序)
序二 (日文版原序)
序三 (中文版序)
第一章 日本文化的基本特征——开放性与主体性
一、日本文化的开放性与主体性
二、基本特征形成的原因
三、大化改新与隋唐文化的吸收
四、明治维新与西洋文化的吸收
五、战败和美国文化的吸收
相关知识一:1朝鲜文化的吸收——2印度文化的吸收
——3南蛮文化的吸收——4兰学的吸收
第二章 稻作文化的特质
一、稻作文化的出现
二、集团主义的形成
三、亲植物性
四、纤细性
五、勤劳性
六、顺应自然和多神信仰
相关知识二:1水稻栽培与相扑——2稻米与日本人的饮食生活
——3日本的房屋——4日本人的服装生活
——5日本人喜欢的植物
第三章 以“家”制度为基础的“纵式”社会结构
一、“纵式”社会结构
二、日本的“家”制度
三、中日“家”制度之比较
四、日本的“家元”制度
相关知识三:1日本企业的三大特色——2日本人的社会生活
——3日本人的人际关系——4日本人的生活
——5上班族的世界
第四章 重实用的文化心理
一、日本人的“即物主义”性格
二、日本人的“实用主义”宗教观
三、对中国儒学的吸收
四、日本的儒学
相关知识四:1日本的新宗教——2神道与日本人的生活——
3佛教与日本人的生活_4多元化的日常生活一
第五章 日本人的“无常”观:
一、“无常”与日本文学。
二、“无常”与日本人的危机意识
三、“无常”与日本人的生死观
四、“无常”与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相关知识五:1“物之哀”——2“幽玄”与“佗”、“寂”
——3“粹”叫“盒饭式审美意识”
第六章 天皇崇拜的传统
一、天孙降临与国体思想
二、天皇崇拜与儒家“忠孝”思想的结合
三、天皇成为象征
四、日本的历史
相关知识六:1天皇的国事行为——2皇室的历史——3天皇、
皇后、皇太子、皇太子妃——4年号——5“君之代”
和“日之丸”——6国学——7尊王论——8日本列
岛——9日本古代行政区划
第七章 日本人的“娇宠”
一、“娇宠”与日本人的文化心理
二、“娇宠”与日本人的人际关系
三、“娇宠”与日本社会体制
四、“娇宠”与日本人的病理表现
相关知识七:1“感谢”和“谢罪”时都可使用的“对不起”
——2和“娇宠”相关的词语——3失去自我
——4懊悔和“娇宠”
第八章 “耻”与“义理人情”
一、日本人的“耻”
二、义理人情
相关知识八:1相克的“义理”与“人情”——_2近松作品中的
“义理”“人隋”——3赤穗事件——4《菊与刀》版
本中的《忠臣藏》—5现代的“义理”“人情”
第九章 日本人关于“道”的思想
一、武士道
二、茶道
三、花道
四、书道
第十章 现代日本文化知识
一、诺贝尔奖获得者
二、报纸和电视
三、杂志和书籍
四、漫画和动画片
五、音乐家和美术家
第十一章 外国人笔下的日本论名著
一、戴季陶的《日本论》
二、周作人的“日本管窥”
三、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
四、埃德温·赖肖尔的《日本人》
五、李御宁的《日本人的缩小意识》
参考文献
后记
日本文化史年表
人名索引
书名·文献名索引
……
文摘 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