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金性尧全集(第7卷):唐诗三百首新注(精) |
 |
|
 |
金性尧全集(第7卷):唐诗三百首新注(精)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上海百家出版社
·页码:37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807039817/9787807039815
·条形码:9787807039815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出版博物馆专集
内容简介 《金性尧全集(第7卷):唐诗三百首新注(精)》所选作品从古风到近体,既很完备,又分体裁。和《朗读别裁集》比,删除了长律,另立了乐府(说详下)。同时《金性尧全集(第7卷):唐诗三百首新注(精)》还注重艺术性,而这些艺术性又多是通过抒情手段来表现。诗歌是感情的果子,又是智慧的语言。没有诗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不可能像草木发芽那样自然,更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
作者简介 金性尧(1916-2007),笔名文载道、星屋等,浙江定海人。
金性尧幼年时代就读于私塾。青年时代参加校勘《鲁迅全集》,编辑《鲁迅风》周刊,后又主编《萧萧》、《文史》杂志.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春明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编审,参与编辑出版了《中国古典文学基本知识》、《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中华活叶文选》、《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著)等。
编辑推荐 《金性尧全集(第7卷):唐诗三百首新注(精)》的可接受性强,大部分作品比较浅近明白。从整体看来,以平易近人之作占大多数。
目录 前言
蘅塘退士原序
卷一 五言古诗
感遇二首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月下独酌
春思
望岳
赠卫八处士
佳人
梦李白二首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送别
青溪
渭川田家
西施咏
秋登兰山寄张五
夏日南亭怀辛大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寻西山隐者不遇
春泛若耶溪
宿王昌龄隐居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贼退示官吏有序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寄全椒山中道士
长安遇冯著
夕次盱眙县
东郊
送杨氏女
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溪居
乐府
塞上曲
塞下曲
关山月
子夜吴歌
长干行
列女操
游子吟
卷二 七言古诗
登幽州台歌
古意
送陈章甫
琴歌
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
听安万善吹蹙篥歌
夜归鹿门歌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梦游天姥吟留别
金陵酒肆留别
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寄韩谏议注
古柏行
卷三 七言古诗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山石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石鼓歌
渔翁
长恨歌
附:陈鸿《长恨歌传》
琵琶行并序
韩碑
卷四 七言乐府
燕歌行有序
古从军行
洛阳女儿行
老将行
桃源行
蜀道难
长相思二首
行路难
将进酒
兵车行
丽人行
哀江头
哀王孙
卷五 五言律诗
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望月怀远
杜少府之任蜀州
在狱咏蝉并序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杂诗
题大庾岭北驿
次北固山下
破山寺后禅院
寄左省杜拾遗
赠孟浩然
渡荆门送别
送友人
听蜀僧濬弹琴
夜泊牛渚怀古
春望
月夜
春宿左省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风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
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月夜忆舍弟
天末怀李白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别房太尉墓
……
卷六 七言律诗
乐府
卷七 五言绝句
乐府
卷八 七言绝句
乐府
附录 蘅塘退士孙洙简史(两则)
重版附记
序
……
序言 老一辈的读者中,不少人在儿童时代,就在吟诵“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以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黄河之水天上来”等名句;还知道苏州有一座寒山寺,武汉有一座黄鹤楼。我们的祖国到处有名胜古迹,一经诗人得之于手,遂使广土众民,无不可亲,无不可爱。这些名句,这些知识以至感情,多半是从《唐诗三百首》上得来的。
但是这书却为藏书家所不屑一顾。人们只知道这书的编选者叫蘅塘退士.至于他的真姓名究竟叫什么,知道的人就不多,更不必说他的生平了。
然而自出版以来,这书却持久而广泛地流传着。从唐人选唐诗的元结《箧中集》算起,历来编选的唐人诗集,共有一百多种,但最有影响、最有生命力的却要推这本《唐诗三百首》。就人选作品的内容看,也并没有什么特别奇异之作;蘅塘退士的名声,更不像《唐百家诗选》的编者王安石、《唐贤三昧集》的编者王士稹等人那样有名,如上所说,许多人连他的名字也不知道。
据蘅塘退士的原序说,他编这书的动机,是想以此代替“工拙莫辨”、体例不严的《千家诗》,作为给就学的儿童读的所谓“训蒙”读物,后来却成为带有社会性的选本,恐怕是他本人始料所不及。不过,从这书的绝大多数作品看,即使在古代,读者对象主要也应当是成人,故而他又补了一句“白首亦莫能废”的话。
粗粗地想了一想,这书的特点约有下列几点,其中有几点,还可以供今天选本编者的参考。
文摘 (说明)前人曾经怀疑诗中的故事是否真实,但在《琵琶行》之前,作者还写过五言的《夜闻歌者》一诗,也是写他在秋江月夜,听到邻船有一歌女在悲歌,因而寻声相见的经过,可见并非完全出于虚构。
这一类流落天涯的卖艺妇女,在旧社会本是常见,身世大多是凄凉畸零,作者这时正宫贬闲职,为人又较通脱,这类歌女的故事,心中或许已有积累,成为他诗歌的素材,贬官江州则是触发他创作的一个契机,“同是天涯沦落人”是全诗的主题。也就是说,大家都是被丢弃的。在写法上,可能脱胎于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这首诗同时也是古代诗歌中描写音乐的代表作品。李商隐
作者介绍
李商隐(八一三——八五八),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年轻时曾受知于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聘为幕僚,并亲自教以骈文。文宗开成二年,以令狐绚延誉,登进士第。同年冬,令狐楚死,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茂元爱其才,以女嫁之。这时牛(僧孺)、李(德裕)党争已很尖锐,令狐是牛党,茂元是李党,而商隐是令狐提拔的,于是遂被牛党责难。后来李德裕被排挤,今狐楚之子令狐绚为相,他又屡上书陈情,希望引荐,却受到冷遇。自此奔走四川、岭表、湘中、徐州等地,仍以幕僚寄人篱下,又身多疾病,益自抑郁。后还郑州闲居,卒。“急景倏云暮,颓年寝已衰。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这是他逝世那一年《幽居冬暮》诗中的下截,其实还只四十六岁,但颓丧寂寞和有志未申的心情,却也情现于词。
他是个早熟的人,十七岁时即写出“军令未闻斩马谡,捷书惟是报孙歆”(《隋师东》)那样的诗。他与王氏结婚,本来也很美满,不想由此牵人牛李党争的旋涡,成为他纠缠终身的葛藤,然而后来又想和令狐绚修好了。
在唐代诗人中,能够善于织绘、表现语言艺术的魅力的,李商隐是其中之一。就是那些咏史、吊古之作,也往往语言有味,发挥出讽刺诗的极大效果.如果说,李诗直接反映现实,诉述疾苦的比较少,那末,那些咏史诗却具有以古为鉴的作用,并且体现了他的倾向性。
他的爱情诗,好多都隐晦迷离,真真假假,历来又众说纷纭,也真有“只苦无人作郑笺”之感。其中有些可能有政治上的寄托,我们只好“以不解为解”。这些诗,如果单纯作为爱情诗看,固然也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礼教束缚下男女相爱的不自由,但有些诗的情调却是不健康的。韩 碑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