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供电(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工厂供电(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 |
 |
|
 |
工厂供电(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 |
 |

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199 页
·出版日期:2002年08月
·ISBN:7040109360
·条形码:978704010936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工厂供电(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是根据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中主干课程《工厂供电教学基本要求》,并参照有关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及中级技术工人等级标准编写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工厂供电(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主要介绍工厂供配电系统及其控制与保护的基本理论,掌握其运行维护、安装、检修以及设计计算方面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综合职业能力。内容包括工厂供电概述,供电系统的主要电气设备,供电系统的接线和结构,负荷计算和短路计算,电器和导线的选择及校验,继电保护装置及二次系统,防雷、接地及电气安全,电气照明技术,工厂供电系统的经济运行,工厂供电系统的运行维护与检修,实验与实践等。《工厂供电(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教材,也可作为相关行业岗位培训教材或自学用书。
编辑推荐 《工厂供电》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之一。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电力系统概述
第二节 工厂供电系统
第三节 供电电压的选择和调整
第四节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
思考与习题
第二章 供电系统的主要电气设备
第一节 电弧的产生及灭弧方法
第二节 熔断器
第三节 高压开关设备
第四节 低压开关设备
第五节 电力变压器
第六节 互感器
第七节 母线、绝缘套管和电抗器
第八节 成套配电设备
思考与习题
第三章 供电系统的接线和结构
第一节 变配电所的主接线
第二节 配电系统的接线方式
第三节 工厂变配电气位置的选择和布置
第四节 电力线路
思考与习题
第四章 负荷计算和短路计算
第一节 负荷率和负荷曲线
第二节 计算负荷的确定
第三节 短路电流及其危害
第四节 短路电流的计算
第五节 短路电流的电动效应和热效应
思考与习题
第五章 电器的导线的选择及校验
第一节 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原则
第二节 导线和电缆截面的选择及校验
第三节 高低压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
思考与习题
第六章 继电保护装置及二次系统
第一节 继电保护装置
第二节 常用继电器
第三节 供电线路的继电保护
第四节 电力变压器的继电保护装置
第五节 供电系统的自动装置
第六节 断路器的控制回路和绝缘监测装置
第七节 供电系统的二次回路电路图
思考与习题
第七章 防雷、接地及电气安全
第一节 过电压的产生及危害
第二节 防雷装置
第三节 接地装置和保护接零
第四节 虚电压、静电和电气防火
第五节 电气安全
思考与习题
第八章 电气照明技术
第一节 电光源和电照明
第二节 常用照明灯具和新电光源
第三节 电气照明的照度计算
思考与习题
第九章 工厂供电系统的经济运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功率因数的人工补偿
第三节 自备内燃机电站的并车供电
思考与习题
第十章 工厂供电系统的运行维护与检修
第一节 变配电所的运行管理
第二节 变配电设备的运行维护
第三节 供电线路的运行维护
第四节 供电系统主要电气设备的检修试验
思考与习题
第十一章 实验与实践
第一节 实验
第二节 参观工厂变配电气
第三节 工厂供电系统的设计
附录1 本书主要电工名词、计量单位及符号
附录2 一次接线图中常用电气设备的图形、文字符号
附录3 二次接线图中常用电气设备的图形、文字符号
……
序言 本书是根据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中主干课程“工厂供电教学基本要求”,并参照有关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规范及中级技术工人等级标准编写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本书的编写原则是保证基础、实用为主、深入浅出、简明易懂。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线,把理论教学和工作岗位的实际有机地联系起来,增加了实验、实践、实训的时间,使学生懂理论、会分析、能实操,增强岗位适应能力。
在内容上增加了新知识,介绍了一些新工艺,可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本书内容共分十一章,其中前十章为讲授内容,安排授课时间为72课时。第十一章为实验与实践,其中第一节的三个实验8课时分别安排在第二章(实验一、实验二)、第六章(实验三)进行。参观一天,设计练习时间1.5周,实习时间1周。
文摘 插图:

第二节 工厂供电系统
一、工厂供电的基本要求
为了使工厂供电工作很好地为生产服务,切实保证工厂生产和群众生活用电的需要并节约能源,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基本要求:
1.安全
在电能的供应、分配和使用过程中,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可靠
应满足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负荷等级不同的工厂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有所差别。
衡量供电可靠性的指标一般以全部平均供电时间占全年时间的百分数来表示。例如全年时间为8 760 h,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为8.76h,停电时间占全年时间的0.1%,即供电可靠性为99.9%。
安全、可靠不仅是对工厂供电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电力系统中的各种动力设备以及发电厂、电网和用户的电气设备都有发生故障或遇到异常情况(飓风、暴风雪等)的可能,从而影响电力系统或工厂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用户供电中断,甚至造成重大或无法挽回的损失。例如1977年7月13日,美国纽约市的电力系统由于遭受雷击,保护装置动作不正确,致使全系统瓦解,至少造成3.5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又如1972年7月27日,我国湖北电力系统由于继电保护的错误动作,造成武汉和黄石地区电压崩溃,使受端系统全部瓦解,经济损失达2 700万元。
由此可见,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极为重要的。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绝对安全、可靠的电力系统又是不存在的。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后,应能借助保护装置把故障隔离,使事故停止扩大并尽快恢复供电。
3.优质
应满足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电压和频率是衡量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电压和频率的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对用电设备造成危害。
(1)电压不正常运行的危害 电流通过线路和变压器时,都要产生电压降,使用户的受端电压低于送端电压。在一般情况下,离电源越远,负荷越大,则用户电压就越低。如果加在用电设备上的电压与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差值较大时,用电设备将不能正常工作,甚至造成危害。例如,加在白炽灯两端的电压低于额定电压5%时,发光效率约降低18%;低于额定电压10%时,发光效率则降低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