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军事 >

三十六计(配光盘)

2011-04-07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三十六计(配光盘) 去商家看看
三十六计(配光盘) 去商家看看

 三十六计(配光盘)


基本信息·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ISBN:7801455908
·条形码:978780145590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0开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光明日报出版社重点图书工程——光明彩图书系中华传世经典系列中的一种。《三十六计》将我国古代军事、谋略思想,提纲挈领概括为三十六计,且计名多用成语,生动形象,从古至今传习久远,其用途广达于社会、军事、人生等各方面。全书每计由《计名探源》、《原书解语》、《用计例说》、《原书按语》四部分组成,力图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精美的图片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将这部集历代“韬略”、“诡道”之大成的兵法、谋略奇书全方位、立体地展现出来。使读者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为其提供更广泛的文化视野、审美感受、想像空间和愉快体验。
媒体推荐 前言
《三十六计》集历代“韬略”、“诡道”之大成,被兵家广为援用,素有兵法、谋加略奇书之称。不少计名、语汇妇孺皆知,吟诵如流,可见此书生命力的雄勃,是我国乃至世界文化的瑰宝。
自《孙子兵法》以来,兵书迭出,蔚出大观,见于记载者多达三千余种,保存至今者也在千种以上,而《三十六计》雄踞榜首。其用途之广涉及社会、军事、人生的各个层面,即使《孙子兵法》在这一点上也难以企及。
原书广引《易经》语辞,或以《易经》为依据。《易经》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占卜书,实际上是一部充满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哲学著作,对古代军事家孙武、韩信等都有深刻的影响。《三十六计》正是在前人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易经》中的阴阳变化,推演出兵法的刚柔、奇下、攻防、彼己、主客、劳逸等对立关系的互相转化,使每一计都体现出极强的辩证哲理。全书三十六计,引用《易经》二十七处,涉及六十四卦中的二十二个卦。这是薄薄一本《三十六计》含纳天下万般变化,启迪世人无穷智慧而绵延深长的原因。
古代兵书大多文辞深奥,难于晓读运用,《三十六计》则含英咀华,将我国古代的军事、谋略思想,提纲挈领概括为三十六计,且计名多用成语,形象生动,为世人所喜闻乐见。它并不重在理论阐述,而将古代军事理论精华化为克敌制胜的计谋,每计均有明确的目的和实用价值,堪称中国古代智谋书中令人叹为观止的普及本。
该书成书在明、清之际,作者很可能是一位深谙兵法,悉通《易经》、满腹经纶的失意文人,其姓名尚无确考,但其独特贡献功不可没。
此次光明日报出版社精心出版这套彩图版《三十六计》,一方面保持原书内容,另一方面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创新体例,重新诠释了三十六计的现代含义,不仅满足了当代社会的精神需求,而且注重实际运用。
全书每计由《计名探源》、《原书解语》、《用计例说》、《原书按语》四部分组成。《计名探源》以精炼的笔法、精美的图片、精确的诠释,明确该计的历史渊源;《原书解语》则深入剖析该计的高妙策略;《用计例说》精选千百年来精彩的案例洞悉战场取胜的心廖;《原书按语》则引申并揭示克敌制胜的不二法门。
全书不但深刻地传达了“三十六计”的精妙之处,而且形成多有创新,并精选了一千余幅精美图片,让读者在凝炼通俗的文字和准确生动的图片中品味“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的精彩表演,仿佛身临其境。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常在,请有关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多多批评指正。
目录
胜战计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
文摘 书摘
事见《永乐大典·薛仁贵征辽事略》。唐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御驾亲征,领三十万大军以平定东土。一日,大军浩浩荡荡来到大海边上,唐太宗见眼前白浪排空,茫茫无穷,即向众将询问过海之计,众将面面相觑。忽然一个近居海.上之人请求见驾,并声称其家已经独备三十万过海军粮。帝大喜,便率百官随此人来到海边。只见家家户户皆用一彩幕遮围,分外严密。此人东向倒步引帝入室。室内皆是绣幔锦彩,茵褥铺地。百官入座,宴饮乐甚。不久,风声四起,波响如雷,杯盏倾侧,人身动摇,良久不止。太宗惊警,忙令近臣揭开彩幕察看,不看则已,一看愕然,满目一片苍茫海水,横无涯际,哪里是在百姓家里作客,大军竟然已航行于大海之上了!原来此人由新招壮土薛仁贵扮成,这“瞒天过海”的计策就是他策划的。
“瞒天过海”用在兵法上,实属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通过战略伪装,以期达到出其不意的战斗效果。

公元589年,隋朝将大举攻打陈国。这车国是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新建,定国号为陈,建都城于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或前,隋朝将领贺若弼因奉隋文帝之命统领江防,经常组织沿江守备部队调防。每次调防都命令部队于历阳(也就是今天安徽省和县一带)集中,还特令三军集中时,必须大列旗帜,遍支营帐,张扬声势,以迷惑冻国。果真,陈国不辨虚实,起初以为大军将至,尽发国中士卒兵马,准备迎敌而战。可是不久,又发现是隋军守备人马调防,并
非出击,陈国便撤回集结的迎战部队。如此五次三番,隋军调防频繁,蛛丝马迹一点不露,陈国也竟然司空见惯,戒备松懈。直到隋将贺若弼大军渡江而来,陈国居然没有觉察。隋军如同天兵压顶,令陈兵猝不及防,隋军遂一举拔取陈国的南徐州。
战国时期,群雄割据,孙膑曾经和庞涓同学兵法。庞涓后来做了魏惠王的将军,知道自己本领不及孙膑,便秘密派人将孙膑叫到魏国。孙膑到魏国后,庞涓怕他的才能胜过自己,既嫉妒他又仇恨他,就私自用刑割去了 他的膝盖骨,并且刺面涂墨,之后又将他藏起来,不让别人知道。孙膑为了逃脱,便生一计他披头散发,满面污垢,装疯卖傻。庞泪对此有疑,便让人送去酒饭,孙膑将其四处泼洒;庞涓又让人拿来粪便,孙膑却食之不拒。就这样,庞涓确信孙膑是疯了,因而对他的监视也放松了。齐国的使者来到魏国,孙膑设法暗地里见到了齐国的使者,劝说使者,齐使认为孙膑是奇才,便偷偷地用车把他运到齐国去了。

明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