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
 |
|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
 |

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588 页
·出版日期:2002年08月
·ISBN:7040108194
·条形码:9787040108194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国家“十五”规划教材。《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根据教育部环境工程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基本教学要求,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全书框架基本保持了第一版的结构,但根据近年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在理论、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经验与要求,对相关内容作了调整和补充,增加了机动车污染控制、大气污染与全球气候等章节。全书共14章组成,包括概论、燃烧与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气象学、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除尖装置、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硫氧化物污染控制、固定源氮氧化物污染控制、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大气污染和全球气候、集气罩、管道系统的设计。为便于使用,每章后附有思考题和习题。
编辑推荐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课教材,也可供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大气与大气污染
一、大气的组成
二、大气污染
三、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
第二节 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
一、大气污染物
二、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发生量
三、中国城市的大气污染概况
第三节 大气污染的影响
一、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对植物的伤害
三、对器物和材料的影响
四、对大气能见度和气候的影响
第四节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
一、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含义
二、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
第五节 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
一、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的种类和作用
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三、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四、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五、空气污染指数及报告
习题
第二章 燃烧与大气污染
第一节 燃料的性质
一、煤
二、石油
三、天然气
四、非常规燃料
第二节 燃料燃烧过程
一、影响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
二、燃料燃烧的理论空气量
三、燃烧产生的污染物
四、热化学关系式
第三节 烟气体积及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一、烟气体积计算
二、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
第四节 燃烧过程硫氧化物的形成
一、燃料中硫的氧化机理
二、S02和S03之间的转化
第五节 燃烧过程中颗粒污染物的形成
一、碳粒子的生成
二、燃煤烟尘的形成
第六节 燃烧过程中其他污染物的形成
一、有机污染物的形成
二、一氧化碳的形成
三、汞的形成与排放
习题
第三章 大气污染气象学
第一节 大气圈结构及气象要素
一、大气圈垂直结构
二、主要气象要素
第二节 大气的热力过程
一、太阳、大气和地面的热交换
二、气温的垂直变化
三、大气稳定度
四、逆温
五、烟流形状与大气稳定度的关系
第三节 大气的运动和风
一、引起大气运动的作用力
二、大气边界层中风随高度的变化
三、近地层中的风速廓线模式
四、地方性风场
习题
第四章 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
第一节 湍流扩散的基本理论
一、湍流概念简介
二、湍流扩散理论简介
第二节 高斯扩散模式
一、高斯模式的有关假定
二、无界空间连续点源扩散模式
三、高架连续点源扩散模式
四、地面连续点源扩散模式
五、颗粒物扩散模式
第三节 污染物浓度的估算
一、烟气抬升高度的计算
二、扩散参数的确定
第四节 特殊气象条件下的扩散模式
一、封闭型扩散模式
二、熏烟型扩散模式
第五节 城市及山区的扩散模式
一、城市大气扩散模式
二、山区扩散模式
第六节 烟囱高度的设计
一、烟囱高度的计算
二、烟囱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第七节 厂址选择
一、厂址选择中所需的气候资料
二、长期平均浓度的估算
三、厂址选择
习题
第五章 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第一节 颗粒的粒径及粒径分布
一、颗粒的粒径
二、粒径分布
三、平均粒径
四、粒径分布函数
第二节 粉尘的物理性质
一、粉尘的密度
二、粉尘的安息角与滑动角
三、粉尘的比表面积
四、粉尘的含水率
五、粉尘的润湿性
六、粉尘的荷电性和导电性
七、粉尘的粘附性
八、粉尘的自燃性和爆炸性
第三节 净化装置的性能
一、净化装置技术性能的表示方法
二、净化效率的表示方法
第四节 颗粒捕集的理论基础
一、流体阻力
二、阻力导致的减速运动
三、重力沉降
四、离心沉降
五、静电沉降
六、惯性沉降
七、扩散沉降
习题
第六章 除尘装置
第一节 机械除尘器
一、重力沉降室
二、惯性除尘器
三、旋风除尘器
第二节 电除尘器
一、电除尘器的工作原理
二、电晕放电
三、粒子荷电
四、荷电粒子的运动和捕集
五、被捕集粉尘的清除
六、电除尘器结构
七、粉尘比电阻
八、电除尘器的选择和设计
第三节 湿式除尘器
一、概述
二、湿式除尘器的除尘机理
三、喷雾塔洗涤器
四、旋风洗涤器
五、文丘里洗涤器
第四节 过滤式除尘器
一、袋式除尘器工作原理
二、袋式除尘器的压力损失
三、袋式除尘器的滤料
四、袋式除尘器的清灰
五、袋式除尘器的选择、设计和应用
六、颗粒层除尘器
第五节 除尘器的选择与发展
……
第七章 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
第八章 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
第九章 固定源氮氧化物污染控制
第十章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
第十一章 城市机动车污染控制
第十二章 大气污染和全球气候
第十三章 集气罩
第十四章 管道系统的设计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
序言 本书第一版自1989年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先后印出6万册,为推动我国的环境工程教育起到一定作用,本书于1992年获国家级优秀教材称号。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问世已逾13年。目前,人们对大气污染的关注已由局地.的或区域的污染扩展至全球气候变化;关注的污染物也不仅只是常规的一次污染物,人们越来越关注二次污染物和一些微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大气污染控制技术自身也由末端控制为主发展为以清洁生产为中心的全过程控制。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大气污染控制的重点逐渐由控制燃煤污染扩展至机
文摘 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