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冶金化工过程原理及设备(第2版)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有色冶金化工过程原理及设备(第2版) |
 |
|
 |
有色冶金化工过程原理及设备(第2版)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
·页码:44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ISBN:7502447490/9787502447496
·条形码:9787502447496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有色冶金化工过程原理及设备(第2版)》力求突出化工和有色冶金单元过程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结构及其工艺计算或选型等特点,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全面性、准确性和新颖性,编入了一些对工程设计和生产操作有用的内容。
全书内容包括流体(含气体、液体)力学基本原理、流体输送装置、非均相混合物的分离、传热、蒸发、吸收、蒸馏、萃取、干燥、工业燃料及燃烧、工业设备材料及附录。各章(除第11章外)均附有习题。
《有色冶金化工过程原理及设备(第2版)》为高等院校本科冶金工程和化学工程专业的教材,亦可供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0 绪论
0.1 有色冶金化工过程原理及设备的内容、性质及任务
0.2 有色冶金化工过程原理及设备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1 流体力学基本原理
1.1 流体的基本性质
1.1.1 密度
1.1.2 黏度
1.2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
1.2.1 流体的压强
1.2.2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
1.2.3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的应用
1.3 流体在管内流动
1.3.1 流动的基本概念
l.3.2 流动现象
1.3.3 流动的基本方程
1.3.4 流体在圆管内流动的速度分布规律
1.4 流体流动阻力
1.4.1 阻力类型
1.4.2 等截面直管阻力计算
1.4.3 局部阻力计算
1.5 管路计算
1.5.1 管路类型及其特点
1.5.2 管路阻力对管内流动的影响
1.5.3 管路计算中的几类问题
1.6 流量测量
1.6.1 测速管
1.6.2 孔板流量计
1.6.3 文丘里流量计
1.6.4 转子流量计
习题
参考文献
2 流体输送装置
2.1 离心泵
2.1.1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
2.1.2 离心泵的基本方程
2.1.3 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和特性曲线
2.1.4 离心泵的汽蚀现象与安装高度
2.1.5 离心泵的工作点与流量调节
2.1.6 离心泵的类型与选用
2.2 其他类型泵及常用泵的比较
2.2.1 往复泵
2.2.2 旋转泵
2.2.3 旋涡泵
2.2.4 常用泵的比较
2.3 离心式风机
2.3.1 离心式通风机
2.3.2 离心鼓风机
2.4 真空泵
2.4.1 真空泵的性能指标
2.4.2 真空泵的常见类型
2.4.3 真空泵的选用
2.5 烟囱
2.5.1 烟囱工作原理
2.5.2 烟囱主要尺寸计算
习题
参考文献
3 非均相混合物的分离
3.1 重力沉降
3.1.1 重力沉降速度
3.1.2 重力沉降设备
3.2 离心沉降
3.2.1 离心沉降速度
3.2.2 离心沉降设备
3.3 电力沉降
3.3.1 电力沉降速度
3.3.2 电力沉降设备
3.4 过滤
3.4.1 悬浮液的过滤
3.4.2 含尘气体的过滤
习题
参考文献
4 传热
4.1 概述
4.1.1 传热过程的基本概念
4.1.2 传热过程中冷热流体的接触方式
4.2 热传导
4.2.1 傅里叶定律
4.2.2 热导率
4.2.3 平壁的一维稳态导热
4.2.4 圆筒壁的一维稳态导热
4.3 对流传热
4.3.1 对流传热过程机理
4.3.2 牛顿冷却定律
4.3.3 影响对流传热的因素
4.3.4 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
4.4 辐射换热
4.4.1 辐射换热的基本概念
4.4.2 物体辐射力的计算
4.4.3 物体表面间辐射换热量的计算
4.4.4 气体辐射
4.5 稳态综合换热
4.5.1 对流与辐射同时存在的综合换热
4.5.2 火焰炉内的综合换热
4.5.3 通过间壁的换热
4.6 传热过程计算
4.6.1 传热量的计算
4.6.2 传热平均温差计算
4.6.3 总传热系数的确定及其影响因素
4.6.4 壁温的估算
4.6.5 传热面积计算
4.7 换热设备
4.7.1 换热器的结构形式
4.7.2 换热器的选型
4.7.3 换热器传热过程的强化
习题
参考文献
5 蒸发
5.1 概述
5.2 单效蒸发计算
5.2.1 物料衡算
5.2.2 热量衡算
5.2.3 传热面积计算
5.2.4 蒸发器的生产能力和生产强度
5.3 多效蒸发
5.3.1 多效蒸发流程
5.3.2 多效蒸发计算
5.3.3 多效和单效的比较
5.4 蒸发设备及其辅助装置
5.4.1 蒸发器的结构形式和特点
5.4.2 蒸发的辅助设备
5.4.3 蒸发器的选型
习题
参考文献
6 吸收
6.1 概述
6.2 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
6.2.1 吸收中气、液相组成的表示方法
6.2.2 气液相平衡关系
6.2.3 吸收推动力
6.3 吸收过程中的传质理论基础
6.3.1 气体吸收过程
6.3.2 相内传质
6.3.3 相际传质
6.4 吸收塔的计算
6.4.1 吸收剂用量的确定
6.4.2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6.5 吸收系数
6.5.1 吸收系数的实验测定法
6.5.2 吸收系数计算的经验公式
6.5.3 吸收系数的特征数关联式
6.6 填料塔
6.6.1 填料塔与填料
6.6.2 填料塔的流体力学特性
……
7 蒸馏
8 萃取
9 干燥
10 工业燃料及燃烧
11 工业设备材料
……
序言 本书是2003年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化工过程及设备》一书的修订版,基本上保留了原书的章节体系,并按照初版的编写原则,作了一些充实、修改与变动。
与初版相比,本书主要做了以下修改和变动:对个别概念,在文字上作了更加准确的阐述;对大部分章节内容进行了充实;对第l章第4节的结构进行了调整,对部分内容做了修改;删除了第2章中有关用允许吸上真空高度法来计算离心泵安装高度的内容,引进了临界汽蚀裕量、必需汽蚀裕量和装置汽蚀裕量的概念,介绍了一些新型泵,增加了真空泵的性能参数和选用方法的内容;第3章过滤一节增加了现代膜过滤分离技术、一些设备过滤的经验数据和改善过滤措施的内容;对第4章第4节的结构进行了调整,更加突出了本节的重点;第6章增加了亨利系数和吸收系数的一些经验计算式,补充了对各种填料性能的介绍;第7章增加了反应精馏内容和有色冶金中的精馏例题和习题;第8章增加了新型萃取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液膜萃取和固体膜萃取的内容;对第10章的第1节至第4节内容进行了重新编写和充实,使结构更加合理,补充了一些新型燃料的介绍;对第11章第4节的内容和结构进行了较大的改动,增加了较多的内容,并补充了一些新的耐火和防腐材料的介绍;对附录中部分物性数据进行了更新,增加了一些气体的物性数据、冶金热工中常见管件的局部阻力系数和煤气在不同温度的饱和水蒸气含量数据;全书章节的编号改用了通用的方式,并增补了各章的参考文献。
考虑到本书原来是有色冶金专业的“化工原理”和“有色冶金炉”两门课整合后的课程的教材,主要是针对有色冶金和化工专业编写而成,故再版时将其更名为《有色冶金化工过程原理及设备》。
参加修订工作的人员主要有郭年祥等,万平平参加了部分外文资料翻译和整理工作。
文摘 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