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学佛三书(套装共4册) |
 |
|
 |
学佛三书(套装共4册) |
 |

基本信息·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61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bkbk970025
·条形码:bkbk97002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套装数量:4
·图书品牌:北京博集天卷
内容简介 《学佛三书(套装共4册)》主要包括:《智慧100——消除烦恼的方法》、《学佛群疑》、《正信的佛教》和《佛学入门》。《智慧100——消除烦恼的方法》:圣严法师从佛经中辑出100则偈语,用通俗的语言,结合现代人的生活做了简明扼要的阐释,用以指导现代人的生活,帮他们树立正确的目标,正确地对待生活,破除烦恼,获得内心的宁静。 《学佛群疑》:佛教相信神通和异能吗?相信风水算命吗?人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吗?街宗是什么?念怫能消灾延寿吗?持咒有用吗?魔考是真的吗?如何修行?如何禅修?个人自修和群体共修有什么不同?佛教徒能赚钱吗?能有感情生活吗?佛教的生命观合平科学吗?佛教的世界观合乎现代科学吗?佛教相信世界末日吗?
本书是《正信的佛教》的续篇,文字浅显流畅,解答精辟详细,是学佛入门的必读经典
《佛学入门》:圣严法师根据当代佛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入浅出地勾勒出了佛教发展的基本脉络,还原了佛教的本来面貌,揭示了佛教的基本教义
释迦牟尼的成佛之道,佛陀的教义及教化,佛教在印度的起源及教团发展
何谓四圣谛、五蕴、十二因缘,因果与因缘,唯心与唯名,活佛与活菩萨
学佛的基础,在家居士如何学佛,修行的次第和方法
内容简明扼要,准确权威,是你了解佛教,修行入门的最佳参考书
《正信的佛教》:
佛陀是救世主吗?宇宙和生命从哪里来?佛教徒相信上帝吗?相信灵魂吗?相信转世吗?崇拜鬼神吗?反对自杀吗?反对节育避孕吗?佛教徒有国家观念吗?能参加军政工作吗
佛教在两千多年的流传过程中,其根本精神在流布的同时,掺杂了很多异质的成分,有了很多曲解。圣严法师以真修实证的智慧,扎实严谨的学术素养,透过平实流畅的语言,领你进入佛陀的世界,契悟佛教的奥秘。
作者简介 圣严法师,1930年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1943年出家修行,2009年2月3日圆寂。
著名佛教道场法鼓山的创办人,分支道场遍及欧、亚、美、澳各洲,门人弟子遍天下。
佛教界第一个博士学位获得者,1975年获日本立正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历任中国文化大学教授,美国佛教会副会长及译经院院长,创办中华佛学研究所,为辅仁大学、政治大学、文化大学博士生导师。
举办多种杂志,在亚、美、欧各洲出版中、日、英文著作上百种。其中《正信的佛教》发行近四百万册,《信心铭》被译成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世界著名的佛教大师、宗教界精神领袖、教育家、慈善家、学者,长年在国内外为推动心灵环保、种族和谐及世界和平等工作不遗余力。
1998年被《天下杂志》评选为四百年来对台湾最具影响力的五十位人物之一,被誉为定台湾人心的力量。
媒体推荐 我皈依圣严法师多年,受益匪浅。法师的心语,犹如智慧的明灯,清心的甘泉,点点滴滴滋润着我的心灵。
——张国立
“老师”对佛教徒而言,非常、非常地重要,但名师只是一种世俗的尊称。佛教并没有什么名师、大德这种名相,讲求的只是师徒间彼此的心心相印。所以不要执著名师,因为再有名的师父也不能把你变成佛,他们只能为我们指出心灵的路,但还是得靠自己的力量修行。
像我来见圣严师父,就是因为我修行了五年,我必须向一位有智慧的老师请益,看看我走的方向对不对,路对不对。师父能够为我指引,哪里要注意、哪里要改变、哪里要做。
——李连杰
圣严法师是一位伟大的禅师,我对他的学问与智慧极具信心。我很庆幸能身为他的友人,我也尊崇他在东西方为佛教所做出的贡献。
——一行禅师
圣严师父的德行让我感佩,阅读师父的著作,我得到很多启发。对我而言,佛法愈来愈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与方式,我看待人事物的角度也因此宽广许多,在创作上如此,生活上如此,婚姻、家庭、亲子关系莫不如此。
——朱德庸
编辑推荐 《学佛三书(套装共4册)》:
圣严法师台湾第一高僧稳定人心的力量,于2009年2月3日16时圆寂。佛学界公认的最权威、最平易的学佛入门书。
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心量要大,自我要小。
虽然为了现实的生活,为了本能的需求,人是不能不争取生存空间的。但如果能在生存的过程中,多一些为他人设想的心,少一些为私利打算的心;多一些慈悲心,少一些怨恨心,自己的生存空间会更大一些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一切境界,出于心造,源于心受。心境烦恼,便处于火宅之中;心境清凉,便生于佛国净土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如果迷恋生命,就会贪生怕死;如果厌倦生命,就会逃避责任。生命的可贵,不在于贪求一时的享受;死亡的价值是在于完成了奉献的任务。
目录 《智慧100——消除烦恼的方法》
智者多闻
三无漏学
智慧之眼
面对现实
现在主义
求学要诀
不如无知
战胜自己
用佛智慧
提起放下
知识智慧
如法实践
剑及履及
禅的力量
禅能离欲
摄心入定
事实如此
无私无我
不用议论
智慧无痕
原来如此
没有异端
不喜不忧
最高智慧
永不疲倦
……
《学佛群疑》
禅证——从恐惧到轻松(朱德庸)
新序
自序
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宝吗
一定要看破红尘之后才能学佛吗
学佛也需要知识和学问吗
在家信佛有禁忌吗
学佛是否必须放弃现有生活的享受
什么是佛教徒的饮食观
杀生的定义和范围是什么
为何放生?如何放生
佛教徒应以怎样的态度来赚钱
佛教徒可以有感情生活吗
佛教徒应该如何举行丧葬仪式
如何做佛事
居士可接受寺院的馈赠吗
在家居士如何设佛坛
在家学佛如何课诵
消灾、延生是可能的吗
加持的功用是真的吗
……
《佛学入门》
新序
上篇佛陀示现
如何理解佛教
佛教为何出现在印度
由人成道的佛陀
佛陀的教化工作
佛陀的根本教义
佛陀的教团
佛陀的晚年
中篇基本教义
佛教的信仰与教义
因果与因缘
唯心与唯名
活佛与活菩萨
下篇修持方法
学佛与日常生活
佛教的修行方法
在家居士如何学佛
小乘当真不好吗
佛子能拜鬼神吗
观世音菩萨
念佛与助念
学佛的基础
《正信的佛教》
无名问无明——李连杰与圣严法师座谈纪实
新序
自序
再序
正信的佛教是什么
佛陀是创世主吗
佛陀是什么
宇宙和生命是从哪里来的
菩萨怎么讲
什么叫做大乘和小乘
佛教是世界性的宗教吗
佛教的基本教理是什么
佛教的根本教条是什么
信仰佛教必须吃素吗
佛教对于烟酒赌博的看法怎样
信仰佛教必须出家吗
佛教的信徒共有多少等级
怎样成为一个佛教徒呢
佛教为什么要信仰三宝
……
……
序言 佛说的法都是智慧的语言,
是从佛的大觉智海中流出;
是从佛的大悲愿海中流出。
智慧的语言,清凉自在;
慈悲的语言,温馨可爱。
为我们从烦恼中解除困扰,
为我们从迷茫中指点出路。
在我们忧愁时给予希望,
在我们彷徨时给予引导,
在我们恐惧时给予鼓励,
在我们得意忘形时给予当头棒喝。
这本书的缘起,在《圣严说禅》一百则出书后,交待叶翠苹女士从《法句经》、《华严经》、《法华经》等诸经及《大智度论》中,摘出短偈一百则,由我逐则以现代人的角度用口语解说其含义。完成后发现内容不够扎实,文章结构也不够精练,所以带到美国重新写过。这些诗偈具有文学性,也有一些思想性的味道,读的时候,不妨多咀嚼咀嚼。
本书的大部分内容曾在《联合报》副刊连载,从一九九六年元月起,直到一九九七年七月止,也在《联合报》系海外版的各报副刊同步刊出,深获国内外读者们的喜好与佳评。
此书一九九七年曾由法鼓文化及联经同时出版,现在在中国内地能够与读者见面,谨以数语,报告成书的经过,就算是序吧!
文摘 插图:

有的佛国脏乱污秽、高低不平,这是因为该佛国的众生烦恼多,才形成这样的国土。这个偈子是来形容我们这个世界。
佛刹就是诸佛所居的国土、诸佛用来度众生的舞台。佛国应该是无染清净的,是平平整整的,那是以佛的功德福报所完成的世界。我们众生虽与诸佛住在同一个世界,由于心中有烦恼,所感受的环境便是脏乱不清净的,也是崎岖不平,参差不整的,故叫“垢秽世界”。释迦牟尼佛说这个世界对于众生而言是五浊恶世,但他不论在《法华经》或《华严经))都说,他的佛国净土,就是这个世界;在他心目中的众生,也是跟他一样,具有佛的智慧、功德、福报。所不同的是,佛已体验到众生跟他无差别,但众生不知道自己也能跟佛一样,不能体会净土就在面前,不晓得福报也无量。只因众生在醉生梦死中自我作茧,受苦受难,并且继续为自己制造更多苦难的原因,也为他人带来许多苦难的事实。这样一来,越来越觉得所处的环境不安定、不安全、不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