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反通胀战争 |
 |
|
 |
反通胀战争 |
 |

基本信息·出版社: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海天出版社
·页码:267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ISBN:7807473843/9787807473848
·条形码:978780747384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北京中图弘晔
内容简介 《反通胀战争》采用专业的视角和通俗的语言,全景般描述了全球正在面临的通胀形势及美国、日本、越南等国家高通胀的成因,详尽分析了全球物价、油价、房价、粮价等飙涨的原因,深层解读了究竟是谁制造了全球通货膨胀,并总结了世界各国政府以往治理通胀的成功经验,最后就中国的通胀现状、应对与治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时告诉读者如何应对正在面临的通货膨胀、有效防范财富缩水的风险、从而保护自己的财富不被通货膨胀掠夺。
作者简介 倪金节,财经评论员,专栏作家。现供职于《环球财经》杂志社。长期为《上海证券报》、《第一财经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每日经济新闻》等财经媒体撰稿,并深入跟踪观察研究全球通货膨胀的发展趋势,为国内系统专注研究全球通胀的权威人士之一。
媒体推荐 一场全球与通货膨胀的战争,中国如何应对与治理通胀?
一场个人与CPI赛跑的战争,我们如何打赢财富保卫战?
全球192个国家里面有大约50个国家通胀率达到两位数,而其中大多数是新兴市场国家,而且仍有许多国家的通胀率可能马上就会达到两位数。在设定了通货膨胀目标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80%的国家消费价格指数超过了目标值。
——摩根士丹利
2008年全年,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面临两位数通胀。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
做好(2008年)下半年经济工作,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的位置。
——温家宝国务院总理
本书作者是一名优秀的财经评论员,他用自身敏锐的视觉、历史的脉络、灵动的字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全球通胀的“前世后生”。
——周春生长江商学院教授、著名经济学家
本书作者不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经济和金融全球化时代的全球通涨图景,重要的是,也为我们抵御通货膨胀风险提供了很好的建议。
——管清友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能源项目主任
编辑推荐 美元贬值是全球通胀的罪魁祸首吗?谁是推高油价、房价、粮价和金价的幕后黑手?通货膨胀能否取代次贷危机成为全球经济最大威胁?格林斯潘与伯克南,谁该为美国的通货膨胀负责?面对通胀化生存,中国人应如何配置资产,找到财富“避风港”?什么是通货膨胀下的企业生存与经营之道?……纵览全球通胀风云,揭密物价飙涨玄机,解读油价金价真相,探讨财富保卫方略。
谁制造了全球通货膨胀?谁在为通货膨胀买单?如何保卫我们的财富不被通胀掠夺?纵览全球通胀风云,揭秘物价飙涨玄机,解读油价金价真相,探讨财富保卫方略。
目录 序言一 全球通胀与次贷危机——世界经济的双重威胁
序言二 救市或推高新一轮通胀
前言 最美好的时代,最糟糕的时代
第一篇 通货膨胀席卷全球/1
第一章 全球通胀“奔马”图/2
通胀威胁甚于次贷危机/3
资产泡沫推高通胀/4
美国:“三昧真火”烧旺通胀/5
十年欧元遭遇通胀/8
日本:十年通货紧缩能否结束?/10
越南:领跑亚洲通胀/11
印度:高通胀致央行行长易人/13
津巴布韦:“N”位数通胀/14
新兴市场:未雨绸缪/17
第二章 通货膨胀是历史总趋势/18
最早的通货膨胀/19
20世纪:通胀严重困扰/20
20世纪美国的后50年通胀/21
难以逾越的德国通胀/22
前车之鉴/24
通胀小故事/25
通胀的理论基础/27
第二篇 物价飙涨:世界经济的高成本时代/31
第三章 痛苦的“欧美日”/32
美国:SUV遭遇寒流/33
美国人开始节衣缩食/34
欧元区:经济疲软/36
“郁闷”的英国/38
意大利:黑暗时代/39
日本:无法转移高成本/40
第四章 新兴市场国家何去何从/43
印度:“中国式通胀”/44
巴西:升息“有恃无恐”/46
俄罗斯:通胀承受能力最弱/48
越南:未重蹈覆辙的教训/49
延伸阅读金砖四国和远眺五国/52
第三篇 通胀溯源:谁制造了全球通货膨胀/55
第五章 罗氏“魔咒”:商品大牛市/56
“多”者罗杰斯/57
罗杰斯:一语成谶/58
罗杰斯与罗奇的赌局/59
“空”者罗奇/61
别被洋人的预测忽悠了/64
第六章 货币之战:美元大泛滥/66
格林斯潘VS伯南克/67
美联储的博弈/69
伯南克制造全球通胀?/71
流动性泛滥的后果/74
流动性泛滥治本之策/76
债务货币化与资产证券化/78
美元“跌跌不休”折断世界经济翅膀/82
美元贬值:何时见底?/84
强势美元PK弱势美元/90
“美元-华尔街”体系崩溃?/92
加息周期还是减息周期?/98
发展中国家利益更攸关/102
延伸阅读谢国忠谈美元贬值/103
第七章 石油演义:油价的迷局/105
石油之战/106
石油危机引爆通胀/110
暴涨暴跌的油价/112
供求推高油价?/115
石油“期祸”/117
油价“魔宫”/119
石油盛宴何时结束?/120
油价高涨:中国如何应对?/121
第八章 黄金为王:金价复活/124
黄金的“灵性”/125
重温马克思“黄金论”/126
黄金的历史光芒/127
金本位制的崩溃/128
“千元黄金”的故事/129
黄金价格:远未见顶/133
黄金本位:难再回头/135
延伸阅读名词解释/143
第九章 粮食政治:粮价高涨/146
粮食政治:“阴谋论”?/147
粮食阴谋的大国策/151
补贴的粮食政治/155
美国的“安内”与“攘外”/156
新地缘王牌之粮食霸权/158
历史上的粮食政治/160
第十章 房价迷局/164
楼市与通胀的相互交错/165
疯狂的房价/166
楼市的熊市/170
楼市泡沫之鉴/172
香江泡沫的教训/175
楼市泡沫引爆次贷危机/178
第十一章 全球通胀无牛市/186
美股熊市短期难结束/187
港股命连A股/189
CRB指数:上行遇阻/191
股市:遭遇“双重压制”/193
谨防股市泡沫破裂/193
第四篇 反通货膨胀——打赢财富保卫战/195
第十二章 反通胀的国际经验/196
理论上如何反通胀/197
美联储:反通胀斗士/198
日本:20年无通胀/201
俄罗斯:通胀治理有经验/205
反通胀的几点经验/209
第十三章 谨防中国全面通胀/211
通胀势头之源/212
人民币“6.0时代”:通胀难以应声而落/216
如何防止新一轮大宗商品暴涨/219
加息难遏制“中国式通胀”/221
谨防物价上涨导致全面通货膨胀/223
中国:多管齐下反通胀/225
延伸阅读许小年驳斥“结构性通胀”、“输入型通胀”/227
第十四章 中国通胀的“前世后生”/230
30年5次通胀/230
热钱拉高中国通胀/235
中国流动性的泛滥/238
中国:通胀见顶了吗?/240
第十五章 如何应对通货膨胀/242
通胀年代的理财困惑/243
理财的基本原则/244
个人投资之道/245
企业应对之道/249
第十六章 全球通胀的未来/251
全球市场多翻空/251
美元中期反弹?/253
全球化红利濒临终结/254
全球通胀并未结束/257
全球央行需齐心协力/259
附录 通货膨胀相关术语一览/263
后记/267
……
序言 当前,除了次债危机困扰全球经济以外,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也是影响各国经济发展与稳定的最大威胁。而本轮的次债危机和通货膨胀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首先,美国的次债危机本身源于通货膨胀背景下的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资产价格泡沫破裂;其次,在本轮次级债危机下,全球信贷市场的信用急剧收缩,促使融资成本提高,加剧通货膨胀压力;再次,次贷危机导致美国经济步入衰退,国内总需求下降,经济放缓。
为了摆脱经济衰退的困境,美联储采取激进的货币政策(不断向市场注资或降低名义利率),以救助财务状况恶化的金融机构。而美国的弱美元政策,导致国际期货市场上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如石油、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进而其他国家就必须承受因原材料价格上升,所造成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另一方面,生物能源的兴起,使得石油、煤炭、以及天然气等能源价格的上涨,传导至农产品中,粮食也出现了大幅上涨现象,从而加剧了通货膨胀压力。实际上,比通货膨胀更可怕的通货膨胀预期。一旦预期形成,通货膨胀将会自我放大,甚至形成全面通货膨胀。人们将会购买具有保值功能的“硬资产”,以及会突破“货币幻觉”要求提高工资。在此“价格工资螺旋”下形成全面通货膨胀。
展望未来,全球的通货膨胀仍将持续。首先,中国、印度等国家经济保持着高速增长对石油、钢铁等大宗商品的需求仍十分旺盛,从而强劲的支撑全球能源价格的高位运行;其次,美元持续贬值预期也导致投机部位转移至大宗商品,推高大宗商品价格;再次,资源短缺性本身决定了其价格仍将不断上涨。虽然,国际油价近期跌了30%左右,每桶大约106美元左右,但是比2002年仍增长7倍左右。未来,石油供给的紧张状态也促使全球通货膨胀仍将持续。总之,本轮次债危机引起的金融体系的崩溃,所导致的全球通货膨胀仍将延续,中国也不例外。中国经济增长长期依赖于廉价的生产要素资源。而如今能源价格提升、土地价格以及劳动力价格上涨都是经济纠偏的自然趋势。虽然说在过程中,必须要经历阵痛,但有利于中国经济转型以及产业升级。
当前,次贷危机的风暴肆虐全球。实际上,历史上任何一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总是不可准确预期的,其危害及影响力也是逐渐显现的。本轮次级债危机也不例外。从2007年4月第一家美国次级抵押贷款服务商申请破产保护开始,直至以美国为首的各国央行纷纷向金融市场注资的时候,许多金融专业人士才如梦初醒,意识到次级债危机的严重性。套用巴菲特的一句名言来说,就是“只有在潮水退掉的时候,才能发现谁没有穿裤子”。在此“多米诺骨牌”效应下,一场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爆发。华尔街“五大投行”的相继倒闭、出售或改制,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家企业被政府接管,次级债危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可以说,次级债危机已经给美国人民以及全世界人民带来了一次深刻的血的教训,其所带来的流动性冲击和宏观经济风险预警发人深省。次级债是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而房地产次级抵’押贷款则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原本BBB级以下的次级债券,经过投资银行的包装,摇身一变就成为了AAA级的投资产品,再通过金融衍生工具的放大,次级债的风险也被成倍的放大。但由于美国2007年之前的房地产市场一直处于繁荣景象,次级债风险被掩盖了。
21世纪初,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一直采取降低利率的方式来促进经济的增长,大量的流动性资金涌入金融市场,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化。但是随着美国经济的全面复苏,通货膨胀压力重新显现。在2004年6月以后美国变更了利率政策,将宏观调控方向转到缩小流动性上,此后17个月连续加息,至2007年1月利率达到5.25%。由于高利率的次级抵押贷款用户因无法承受不断增长的利息,同时美国房价也出现下跌,导致次级抵押贷款用户即使他们出售房地产也偿还不了本息,因此,违约率开始上升,成为此次次级债危机的起源。
但从根源来说,主要还是由于穆迪等信用评级机构违反职业操守、政府监管不力、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效应、产品设计缺陷等因素导致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次贷危机开始出现向更广、更深、更持久的方向演变趋势,即从次贷领域向优质房贷、消费信贷、公司信贷等领域蔓延,威胁全球经济。
“一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次债危机亦是如此:美国经济衰退将拖累全球。次债危机引起的经济衰退,将带来美国国内需求下降,导致全球贸易出现萎缩,预计日本、欧盟和一些亚洲经济体的出口,特别是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受影响程度大。此外,随着次债危机的更广更深的扩散和蔓延,许多国家也将可能出现金融危机,在此影响下,全球经济面临下滑趋势,滞胀风险加大。在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胀压力的双重压力下,各国应当加强交流合作,共同应对次债危机带来的危害。否则,全球滞胀时代将到来。
本书的作者是一名优秀的财经评论员,他用自身敏锐的视觉、历史的脉络、灵动的字符,深入浅出的介绍了全球通胀的“前世后生”。相信对读者了解全球经济运行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本书的作者能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写作此书,体现其积极进取的职业态度。应其要求,我欣然为其作序,希望他能继续追求卓越,再创佳文。
是为序。
文摘 而罗杰斯却说:这只不过是商品长期牛市中的一个短暂现象,是投资商品的一个良机。商品牛市将再持续10年,过去三年里,铜、锌和原油价格至少翻了一倍,预计还会看到更多的商品的价格翻倍。
看来,罗杰斯也有被同行“挤兑”的时候。那段时间,商品市场的种种表现,的确让这位曾经四处宣扬商品牛市将持续18年以上的罗杰斯有点难堪,甚至有人用“托”这个词来形容大师的曾经宣讲行为。但是大师终归是大师,对自己信念的坚定还是非常人所能及也。而摩根士丹利的罗奇当时也是说话很多,虽然谢国忠那时候已经离开,当年的“大摩双雄”不复存在,但罗奇单独地唱空头戏,老人家似乎很是觉得快乐,而且尽管没了谢国忠的参与,大家更愿意聆听这位老人的精辟分析。
其实,前面“双罗”观点的交锋和对立,其实质是关于这场始于世纪初的商品牛市能否持续以及将持续多久的问题。他们各自的观点的确也是和他们一贯的思路是合拍的,罗奇是著名的悲观主义者,而罗杰斯唱多牛市已有8年之久。对于他们的观点孰对孰错,他们的交锋谁将最终胜出,目前的确很难判断,影响未来10年商品市场走势的因素是如此的错综复杂,太多的不确定性决定着牛市的消亡或者继续。
如果仅仅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分析,未来10年持续商品牛市是完全可能的。目前这方面的分析主要从美日欧和“金砖四国”的角度来论证的,这7个区域经济体有支撑经济稳健向上的基本面。目前的全球经济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而且是一个小周期的上升阶段。
当然从当前美国的经济数据来看,美国经济有面临衰退的风险,但只要有灵活的美元政策和其他经济体相关政策的配合,世界经济的有序调整格局或可出现,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目前面临的风险,都有可能得到化解。
后记 敲完正文的最后一个字,不知不觉间距从最初定提纲,打算撰写本书已经8个月有余,眼睛疼得厉害,但同时我也深深地为本书写作的完成感到无比的欣慰。
我在这里要感谢的是,在本书写作的过程中,给我大力支持和热情鼓励的工行的程实博士、国开行的吴志峰博士、资深编辑鲍迪克先生。程实博士对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形势的分析和判断,总是能让我耳目一新,其优美的写作文笔和扎实的理论功底,让我望尘莫及。吴志峰博士严谨的治学态度,看问题与众不同的独特视角,都是我在今后的写作中必须认真学习的。鲍迪克先生对新闻的敏感性,对素材的把握能力,也是我目前所欠缺的。
此外,我的朋友徐滇庆教授、许小年教授、周春生教授、王东京教授、梅新育研究员、沈明高教授、孙立坚教授、叶檀博士、曹建海研究员、管清友博士、张明博士、冯科博士、傅勇博士、陈宇锋教授、马红漫博士、吴景宇博士、白明研究员等对全球通胀、热钱、石油和房地产等问题的长期跟踪研究和著述,为我对全球通货膨胀形成系统性的思考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我还要感谢2006年以来,一直鼓励我撰写评论专栏的编辑,他们是《上海证券报》的沈飞吴先生、《第一财经日报》的杨小刚先生、《广州曰报》的吴宏林先生和谭敏女士、《21世纪经济报道》的张立伟先生和唐学鹏先生,你们对我的那些语句不够通顺、错别字不少的原始稿件的加工处理,让我见报的文章增色不少。我要感谢大学同学夏伟、薛丁、孔祥露,他们让我确信,结交在懵懂年代的友情,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最后,我还要感谢深圳出版发行集团海天出版社对本书稿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