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劳动卫生学(第2版)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军事劳动卫生学(第2版) |
 |
|
 |
军事劳动卫生学(第2版)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页码:49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9787802452657
·条形码:9787802452657
·版本:第2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军事医学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军事劳动卫生学(第2版)》主要介绍军人在执行军事任务的职业工作时,特殊的职业环境对军人的工作效率与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而提出卫生学防护对策与评价,预防职业危害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提高军人对人-机-环境的适应性、保障工作效率、增强身体素质。
军事劳动卫生学是军事预防医学的骨干学科,是军人的职业卫生学。军人在其职业活动中,可能接触到特有的严寒、酷热、高原、沙漠等地域、气候大环境和武器装备如坦克、雷达、坑道、数据处理室等具体作业小环境,大小环境中的物理与化学因素对人员精神、心理状态及智力、体力均产生影响。
《军事劳动卫生学(第2版)》适用于作为军医与预防医学本科学员专业教材,并可作为教员教学和部队卫生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编辑推荐 《军事劳动卫生学(第2版)》:军事医学系列教材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军事劳动卫生学概述
一、军事劳动卫生学
二、军事劳动卫生学的几个关键问题
第二节 职业卫生学概述
一、职业卫生学的定义
二、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来源
三、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健康危害
第二章 军事劳动卫生学基础
第一节 军事体力作业的生理调节与适应
一、军事体力作业时的能量代谢
二、军事体力作业时机体的生理调节
三、动力作业和静力作业
四、影响军事体力作业能力的因素
五、军事劳动强度分级
六、军事体力作业疲劳与预防
第二节 军事脑力作业的调节与适应
一、脑力作业过程及代谢特点
二、影响脑力作业能力的因素
三、脑力疲劳的评价
四、脑力疲劳的预防
第三节 军事作业心理的调节与适应
一、社会心理因素
二、军事作业环境因素
三、军事作业性质因素
第三章 军事作业环境的有害因素
第一节 军事作业环境有害因素概述
一、军队职业性有害因素
二、与职业有害因素有关的其他因素
第二节 作业有害因素进入机体的途径与代谢
一、作业有害因素进入机体的途径
二、化学性有害因素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及影响因素
第三节 军事作业环境有害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一、对神经、精神系统的影响
二、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
三、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四、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五、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六、对肌肉骨骼系统的影响
七、对皮肤的影响
八、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九、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十、职业性肿瘤
十一、职业性传染病
十二、职业性口腔疾病
第四节 军事作业环境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控制
一、作业有害因素接触评定与危险度评定
二、作业有害因素监测
三、作业场所卫生安全评价
四、作业场所有害因素控制
第四章 军事作业环境物理性有害因素与健康
第一节 军事作业中的噪声
一、军事噪声作业环境
二、声的物理特性
三、噪声对机体的影响
四、噪声的评价指标与标准
五、噪声的防护原则
第二节 军事作业中的振动
一、军事振动作业环境
二、振动的物理特性
三、全身振动对机体的影响与防护
四、局部振动对机体的影响与防护
第三节 军事作业中的微波辐射
一、微波环境中的军事作业
二、微波的物理特征
三、微波的生物学作用
四、微波辐射的卫生标准
五、微波辐射的防护
第四节 军事作业中的激光
一、激光的物理特性
二、激光的生物学作用
三、激光的防护
第五章 军事作业环境化学性有害因素与健康
第一节 金属与类金属中毒
一、铅和四乙基铅
二、汞
三、锰
四、镉
五、铬
六、防护措施
第二节 有机溶剂中毒
一、苯
二、甲苯、二甲苯
三、二氯乙烷
四、二硫化碳
五、正己烷
六、防护措施
第三节 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中毒
一、苯胺
二、三硝基甲苯
三、防护措施
第四节 农药中毒
一、有机磷农药
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三、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四、防护措施
第五节 粉尘的职业危害
一、粉尘的来源、理化性质与卫生学意义
二、粉尘对健康的影响
三、肺尘埃沉着病与矽肺
四、防护措施
第六节 有害气体
一、军事作业环境有害气体的来源
二、刺激性气体与健康
三、窒息性气体与健康
四、有害气体的防护
第六章 特殊环境军事作业卫生
第一节 热环境军事作业卫生
一、热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二、热环境常见病与救治
三、部队进驻热区的卫生防护
第二节 寒冷环境军事作业卫生
一、寒冷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二、寒冷损伤与救治
三、寒区作业寒冷损伤的防护
第三节 高原环境军事作业卫生
一、高原低氧对人体的影响
二、高原病的分型与救治
三、高原作业的卫生防护
第四节 军事地下空间作业卫生
一、地下空间微小气候
二、通风与生命维持系统指导原则
三、地下空间的防潮除湿
四、地下空间生活设施卫生处理原则
第七章 军事训练卫生
第一节 军事训练伤
一、军事训练伤的调查与流行病学特征
二、军事训练伤的致伤因素
三、军事训练的原则与训练伤的防护
四、军事训练伤的救治
第二节 常见军事训练伤的防治
一、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
二、应力骨折
三、肌肉、韧带、关节伤
第八章 特殊军事作业卫生保障
第一节 部队移动卫生
一、徒步行军卫生
二、特殊条件下的徒步行军卫生
三、汽车运兵卫生
四、铁路运兵卫生
五、海上运兵卫生
六、空中运兵卫生
第二节 导弹作业卫生
一、导弹部队卫生学问题
二、推进剂作业卫生
三、导弹部队的卫生防护措施
第三节 海上作业卫生
一、海上作业卫生学问题概况
二、舰艇环境化学因素的危害与防护
三、舰艇环境物理因素的危害与防护
……
第九章 军队职业卫生服务与职业病防治
第十章 新概念武器损伤与医学防护
中英文对照表
……
序言 在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大背景下,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正加速推进,信息化条件下一体化联合作战对后勤保障提出了新的需求。为适应我军新时期后勤变革的需要,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医学人才,第三军医大学注重深化教学改革,着眼更新教学内容,定期修订出版军事医学教材。今年,由校长王登高教授担任总主编,组织校内外知名专家编写的第二轮军事医学系列教材即将出版。这是第三军医大学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和胡主席重要指示、推进军事理论创新、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具体体现,也是该校鲜明军事医学特色的反映。
该套教材体系完整,特色鲜明:一是在内容上体现了军事变革和科技发展对军事医学教育的需求。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军事科技、武器装备、战争形态、战场环境、作战样式和军事理论深刻变化、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使军事医学教育面临重大抉择,对军事医学人才群体结构和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二是在定位上适应了联合作战条件下卫生联勤保障对军事医学人才培养的要求。前瞻性地将培养目标定位在三军一体化保障需要的“综合性全职能型”军事医学人才上,加强了卫勤保障中应急反应能力、医疗后送能力、卫生防疫防护能力的培养。三是在编写体例上形成了25部组成的第二轮军事医学系列教材,注重创新与继承相结合,既体现了世界军事医学研究的最新动向,又体现了我军军事医学教育本土化特征。
我相信,这套系列教材能够较好地满足院校、部队需求,必将对我军军事医学学科建设,深化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我希望军事医学系列教材能在军队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完善,为推进我军军事医学教育事业、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文摘 插图:

一、军事劳动卫生学
军事劳动卫生学是军队卫生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实际上是军人的职业卫生学(occupationalhealth),而不是单纯强调体力劳动的卫生学。军人从事的职业活动多种多样,即使战士的日常训练活动也不单纯是体力劳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力型劳动愈益重要,尤其在高技术条件下,武器装备的现代化,要求军人付出更多的智力活动。当然体力活动也的确存在,只是在不同的职业岗位上,依据工作需要,脑.体劳动各有侧重,但智力型活动的比例将日益加大。由于建国以来一直沿用“劳动卫生学”这一名称,故称军事劳动卫生学,但其内涵和覆盖的领域已有了很大的拓展。
军事劳动卫生学是研究军人在执行脑.体劳动的职业工作时,特殊的职业环境对军人的工作效率与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而提出卫生学防护对策与评价,预防职业危害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提高军人对人一机一环境的适应性、保障工作效率、增强身体素质的一门学科。军人在其职业活动中,可能接触到特有的严寒、酷热、高原、沙漠等地域、气候大环境和武器装备如坦克、雷达、坑道、数据处理室等具体作业小环境,大小环境中的物理和(或)化学因素对人员精神、心理状态及智力、体力均产生影响。军事劳动卫生学既研究这类因素对军人的职业危害和卫生学评价,同时也研究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与武器装备怎样更有效的结合,以便充分发挥武器效能并避免危害因素和预防职业损伤,从而提高战斗力。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新生物技术的蓬勃发展,形成了多层次多领域的新技术挑战。当代局部战争更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要打赢一场现代技术,尤其是高技术下的局部战争,提前须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这对军事劳动卫生学的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二、军事劳动卫生学的几个关键问题
研究军事劳动卫生学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1.卫生学本身的目的是保障人群的健康,在军事领域中应考虑在满足军事作业需要的前提下权衡风险与安全。因为军人的职业特性决定了其在作业和战场中必然会冒一定的风险,在经济和技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高度重视军人的安全与健康,以便更好地发挥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