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CAM应用软件:UG训练教程(附1张光盘)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CAD/CAM应用软件:UG训练教程(附1张光盘) |
 |
|
 |
CAD/CAM应用软件:UG训练教程(附1张光盘) |
 |

基本信息·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码:285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8月
·ISBN:7040126311
·条形码:978704012631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高职高职师生,工程技术人员。
·丛书名: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
内容简介 《CAD\CAM应用软件(UG训练教程)》介绍了UG Nx 1.0中文版软件的应用知识及使用技巧。其中主要包含UG的CAD(零件建模、装配建模、工程制图、曲面建模)、CAM、塑胶模具设计、钣金产品设计等方面的应用知识。为了使读者尽快熟练掌握软件操作,《CAD\CAM应用软件(UG训练教程)》不仅有CAD/CAM的基础理论介绍、软件操作的图示讲解和实训指导,而且在配套光盘中将所有 “实训指导”的操作以动画方式进行演示。《CAD\CAM应用软件(UG训练教程)》可作为高职、高专机械类有关专业的“CAD/CAM应用软件”教材,学时有伸缩性,建议为60~80学时 (包括实训时间)。《CAD\CAM应用软件(UG训练教程)》也可以作为本科院校机械类专业的教材或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
编辑推荐 《CAD\CAM应用软件(UG训练教程)》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1章 CAD/CAM基础
1.1 CAD/CAM概述
1.1.1 CAD/CAM基本概念
1.1.2 CAD/CAM发展过程
1.1.3 CAD/CAM系统支撑环境
1.1.4 CAD/CAM发展趋势
1.2 CAD/CAM应用软件-UGNX简介
1.2.1 UGNX软件的技术特性
1.2.2 UG的工作环境
1.2.3 UGNX功能模块及学习方法
1.3 UGNX入门
1.3.1 启动UG
1.3.2 UG用户界面
1.3.3 文件管理
1.4 UGNX基本操作
1.4.1 视图与布局操作
1.4.2 层的操作
1.4.3 对象操作
1.5 UGNX通用工具
1.5.1 导航器
1.5.2 表达式
1.5.3 分类选择器
1.5.4 点构造器
1.5.5 矢量构造器
第2章 机械CAD-零件建模
2.1 建模综述
2.1.1 建模的概念及意义
2.1.2 几何建模
2.1.3 参数化特征建模
2.1.4 知识驱动的智能化建模
2.1.5 基于相关参数化的特征建模过程
2.2 基准特征
2.2.1 坐标系
2.2.2 基准平面
2.2.3 基准轴
2.3 基本形状特征
2.3.1 基本体素
2.3.2 二维平面轮廓――草图
2.3.3 扫掠体
2.3.4 布尔运算
2.4 辅助形状特征
2.4.1 成型特征
2.4.2 特征操作
2.5 编辑特征
2.5.1 模型导航器
2.5.2 编辑参数
2.5.3 重排特征时序
2.5.4 插入特征
2.5.5 用表达式抑制特征
2.5.6 【实训指导】
2.6 电子表格的应用
2.6.1 通用的电子表格
2.6.2 基础环境的电子表格
2.6.3 表达式的电子表格
2.6.4 建模的电子表格
2.6.5 标准件的建立
2.6.6 【实训指导】
第3章 机械CAD-装配建模
3.1 装配建模综述
3.1.1 “UG/装配”模块
3.1.2 装配导航器
3.1.3 虚拟装配技术
3.1.4 主模型技术
3.2 装配操作
3.2.1 装配组件
3.2.2 创建新组件
3.2.3 编辑组件
3.2.4 装配选项
3.2.5 爆炸视图
3.3 从底向上建模
3.3.1 从底向上装配建模
3.3.2 【实训指导】
3.4 WAVE技术
3.4.1 WAVE技术概念
3.4.2 WAVE几何连接器
3.4.3 装配导航器的WAVE方式
3.5 自顶向下建模
3.5.1 自顶向下建模
3.5.2 【实训指导】
3.6 克隆装配
第4章 机械CAD-工程制图
4.1 制图应用综述
4.1.1 “UG/制图”模块
4.1.2 主模型方法
4.1.3 图纸幅面和格式
4.1.4 字体
4.1.5 标题栏
4.1.6 制图参数预置(GB选项)
4.2 图样画法
4.2.1 视图
4.2.2 剖视
4.2.3 剖面
4.2.4 局部放大图
4.2.5 折断画法
4.2.6 中心线――实用符号
4.3 尺寸标注
4.3.1 尺寸标注
4.3.2 标注样式
4.3.3 尺寸实例
4.4 技术要求
4.4.1 表面粗糙度
4.4.2 形位公差符号
4.4.3 文本标注
4.4.4 焊接符号
4.5 零件图
4.5.1 零件图概述
4.5.2 【实训指导】
4.6 装配图
4.6.1 装配图概述
4.6.2 装配爆炸图
4.6.3 明细栏及零件序号
4.6.4 【实训指导】
第5章 机械CAM
5.1 CAM概述
5.1.1 数控机床
5.1.2 数控加工工艺
5.1.3 坐标系
5.1.4 主模型技术
5.1.5 UGCAM过程
5.2 CAM过程
5.2.1 启动“UG/加工”模块
5.2.2 加工环境设置
5.2.3 刀具
5.2.4 几何体
5.2.5 加工方法
5.2.6 程序
5.2.7 操作
5.2.8 仿真和检查
5.2.9 机床控制操作
5.2.1 0刀轨输出及后处理
5.2.1 1加工导航器
5.3 平面铣
5.3.1 平面铣概述
5.3.2 常用工艺
5.3.3 切削方式
5.3.4 步进
5.3.5 控制点
5.3.6 进刀退刀
5.3.7 加工参数
5.3.8 【实训指导】
5.4 型腔铣
5.4.1 型腔铣概述
5.4.2 常用工艺
5.4.3 切削层
5.5 固定轴曲面轮廓铣
5.5.1 概述
5.5.2 常用工艺
5.5.3 驱动方式
5.5.4 非切削运动
5.5.5 【实训指导】
第6章 机械CAD-曲面建模
6.1 曲线
6.1.1 曲线概述
6.1.2 曲线的分类
6.1.3 曲线的建立
6.1.4 样条分析
6.1.5 编辑样条
6.1.6 曲线操作
6.2 曲面特征
6.2.1 曲面特征概述
6.2.2 曲面特征
6.2.3 表面分析
6.3 编辑曲面特征
6.4 【实训指导】
6.4.1 电脑机箱面板设计
第7章 塑胶模具设计
7.1 概述
7.2 电脑机箱面板模具设计
7.2.1 启动MoldWizard
7.2.2 加载产品和项目初始化
7.2.3 定义模具坐标系
7.2.4 计算缩水率
7.2.5 定义成型镶件
7.2.6 模腔布局
7.2.7 工具
7.2.8 分型
7.2.9 加入模架
7.2.1 0标准零件
7.2.1 1设定滑块斜销
7.2.1 2设定浇口
7.2.1 3设定分流道
7.2.1 4电极制作
7.2.1 5制作冷却管道
7.2.1 6建腔
7.2.1 7零件材料清单
第8章 钣金产品设计
8.1 概述
8.2 钣金设计预设置和标准
8.2.1 预设置
8.2.2 标准及其检查
8.3 钣金设计主要特征简介
8.4 钣金平面展开
8.4.1 平面展开
8.4.2 平面展开预设置
8.4.3 平面展开注释和注释预设置及图样信息
8.5 【实训指导】
8.5.1 电脑机箱磁架设计
8.5.2 建立电脑机箱磁架主体框架
8.5.3 创建电脑机箱磁架底部特征
8.5.4 创建电脑机箱磁架右部特征
8.5.5 创建电脑机箱磁架左部特征
8.5.6 创建电脑机箱磁架前部特征
8.5.7 整体尺寸检验和细部特征
8.5.8 增加全局加强筋
8.5.9 增加全局倒圆
8.5.1 0创建电脑机箱磁架平面展开
……
序言 Unigraphics NX是当今世界上先进的、高度集成的、面向制造业的CAD/CAE/CAM高端软件。作为一个适用于完整的产品工程的Unigraphies NX,可以快速解决产品生命周期中从初始的概念设计到产品设计、仿真和制造工程等问题,并完全在数字化的环境中建立并捕获其3D产品定义信息。此外,Unigraphics NX具有过程向导(Process Wizard)的功能,推进了知识驱动的自动化(KDA),这些过程向导融合了那些在日益加速的工程和制造过程中成效显著的工作流程和经验。
本书主要介绍机械CAD/CAM的应用软件——Unigraphies NX1.0中文版软件的应用知识及使用技巧。主要特点是第一,注重基本原理的系统性和实用性。在力求理论严密和方法先进的前提下,十分注重理论和方法的实用性。第二,理论以“够用”为度,强调实践。因为CAD/CAM是工程性很强的技术,要能用CAD/CAM技术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这也是编写本书的目的所在。第三,简化基础理论的要求。本书由基础部分:cAD(零件建模、装配建模、工程制图)、CAM,可选部分:CAD(曲面建模)、塑胶模具设计、钣金产品设计组成。不同的专业可以选择其中不同部分内容学习。本书共分8章。
第1章 CAD/CAM基础。介绍了CAD/CAM的基本概念、系统组成及发展趋势,重点讨论了UG的启动方法和界面、技术特性、基本操作和通用工具使用。
第2章 机械CAD——零件建模。介绍了建模的概念、几何建模的方法及其缺陷、相关参数化特征建模的特点。重点讨论了使用草图建立二维轮廓、各种特征的使用、利用正确的建模策略建立基于相关参数化的特征零件模型。
第3章 机械CAD——装配建模。介绍了虚拟装配技术和主模型技术。重点讨论了各种装配建模操作、使用wAVE技术进行部件问建模、“从底向上”和“自顶向下”策略进行产品的建模。
第4章 机械CAD——工程制图。重点讨论了图纸的设置,并使之符合国家制图标准的方法;用图样(视图,剖视图,剖面图)正确地表达机件的常用方式;尺寸标注及技术标注、零件图的绘制、装配图的绘制。
文摘 插图:

1.线框建模
线框建模是指在计算机内部以边、点来描述和表达产品,表示的是产品的棱边。早期的二维线框模型的基本元素仅仅是点、直线、圆弧和某些二次曲线。用户需要逐点、逐线的构造模型。即使是后来在二维线框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维线框模型虽然有了一定的深度,可以做三维的平移、旋转,且能产生立体感,但仍限于二维的点、直线和曲线。其主要是利用基本线素来定义设计目标的棱线部分从而构成立体框架图。
数据结构采用表结构。线框模型在计算机内部是以边表、点表来表达和存储的,将产品的几何信息和拓扑信息清楚地记录在边表、点表中。产品是边表、点表的三维映像,计算机可以自动实现视图变换和空间尺寸协调。
线框建模的特点是描述方法所需信息最少,数据结构简单,所占的存储空间也比较小,对硬件的要求不高,易于掌握,处理时间较短。对由平面构成的物体由于轮廓线与棱线一致,所以能比较清楚地反映物体的真实形状。缺点是对于曲面体而言,仅能表示物体的棱边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所构造的实体模型只有离散的边,而没有边与边的关系,即没有构成面的信息,无法识别可见边,不存在内、外表面的区别,不能自动进行可见性检验及消隐。所以会对物体形状的判断产生多义性。由此可见,线框模型不适用于对物体需要进行完整信息描述的场合。
2.曲面建模
曲面建模又叫表面建模(Surface Modeling),是对产品的各个表面或曲面进行描述,从而构造成产品模型的一种建模方法。它实际上是仅在线框模型的基础上添加了面的信息,先将复杂的外表面分解成若干个组成面,然后定义出一块块的基本面素。基本面素可以是平面或二次曲面,例如圆柱面、圆锥面、圆环面、回转面等,通过各面素的连接构成了组成面,各组成面的拼接就是所构造的模型。
曲面建模的数据结构仍是表结构,除了给出边线及顶点的信息之外还提供了构成三维立体各组成面素的信息,即在计算机内部,除顶点表和边表之外,还提供了面表。
曲面建模的特点是利用表面造型就可以对物体做断面、消隐、获得Nc加工所需的表面信息等。但对于一些复杂表面,将会产生一定的拼接误差或计算工作量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