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衰退的时代 |
 |
|
 |
衰退的时代 |
 |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页码:201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501793174/9787501793174
·条形码:978750179317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衰退的时代》讲述了:超越自然生物链是以不可再生资源的替补性占有消耗为前提、以一个又一个可再生资源的陆续消亡为代价。工业文明仅仅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道耀眼的闪电。当不可再生资源的供给不能继续支撑市场化工业文明的动态平衡,当工业文明的文化、科技、制度等不再能创造满足时空条件约束的“有效需求”,长期的、没有回头路的“衰退的时代”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到来。
作者简介 陈平,泰德时代科技董事长兼总裁、阳光卫视董事长兼特约评沦员。学者出身,1990年弃文经商,旗下有科技、传媒、投资等产业。
媒体推荐 陈平先生的视角总足非常有意思,他的学者背景加一上现在义身在中国经济的前线,一直给予他清晰的理沦分析框架和第一手实战素材。这些年他又主持阳光卫视的思想性和社会观察性节口,让他不仅能展现自己的思想火花,也能启发各类嘉宾的思索。《衰退的时代》一书反映了陈平先生多年对中国现在和未来发展问题的思考,本书值得所有关心中国前景的有识之十阅读。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 陈志武
陈平先生的讲坛我听了一些。我的印象是他的论衡很有思想和见解,不但对马克思主义的《资本沦》和经济理论有研究,而且对现代丙方经济理论也有很好的了解。关键足他具有学者的独立思考和对许多当前的经济社会问题有独到见解,而不趋附官道秈众议。对当前经济危机能穿透表象,洞悉未来,居安而思危。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蔡定剑
在当今之世,谈论经济话题,一般来说比较保险,但如果有人把经济问题拉出来,扯到政治、社会、制度,也许就不那么保险厂。如果谈话的人观点鲜明,机锋处处,就有点意思了。如果还能够站在另外.一座山上,比如哲学和文化,暸望我们现在的经济问题,就更足引人人胜。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张鸣
编辑推荐 《衰退的时代》是陈平编著的,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篇 全球经济危机之我见
深度剖析全球金融风暴成因
金融市场的异化催生经济泡沫
尊重规律顺势而为应对危机
第二轮经济危机冲击实体经济
经济危机带来社会的不稳定性
经济危机颠覆了原有的文化价值体系
全球金融危机中的中国机会
第二篇 剖析中国面临的经济危机
中国经济的潜在危机由来已久
深化体制改革释放财富存量
股市开门红不是经济复苏的代名词
向深水区要改革红利
改革开放30年的得与失
反思危机前的中国经济决策
放权让利拉动民需
第三篇 以深化改革促经济危机的解决
要靠改革推动经济增长
拉动内需要扩大出口的支撑
发挥大中华经济圈优势走出危机
扩大良性就业实现产业振兴
失业率是比CDP更重要的经济指标
只有开放市场才能促进就业
……
序言 本书名《衰退的时代》并非为了耸人听闻、哗众取宠,博市场之眼球、图发行的天量,恶饱私囊。言者坚信自己的判断,并且是乐观地坚信:今天的世界,不分东方与西方、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因为都属于工业文明社会,故概莫能外都已经进入“衰退的时代”,并且是一个长期和没有回头繁荣之路的衰退时代。
何言如此危局?因为,我们正在经历的经济危机是“工业文明由盛而衰的危机”。工业文明是建立在以不断扩大占有、加速并增加消耗不可再生资源(包括生存空间资源)基础之上,并超越自然生物链而繁衍的具有想象力物种(人类)的生存方式。
显然,不可再生的资源,就是越用越少的资源;超越自然生物链是以不可再生资源的替补性占有消耗为前提、以一个又一个可再生资源的陆续消亡为代价。工业文明仅仅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道耀眼的闪电。当不可再生资源的供给不能继续支撑市场化工业文明的动态平衡,当工业文明的文化、科技、制度等不再能创造满足时空条件约束的“有效需求”,长期的、没有回头路的“衰退的时代”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到来。
文摘 插图:

主持人:但永久性地禁止一些卖空行为会不会意味着金融市场的倒退,导致金融市场变得越来越保守,以至更多的资金回流到实体经济。
陈平:我们说为什么会有金融市场?目的是让它服务于实体经济,让实体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人们创造各种金融产品,包括股票交易、银行同业拆借,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各种产品,都是为了让钱或者生产要素能够更快、更低成本地流向那些社会急需要发展的产业。
主持人:实际上是资源配置的一个渠道。
陈平:对。金融市场本身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但是随着金融衍生产品越来越多,它开始脱离和淡化它的基础和最初目的,异化成人们投机的场所。金融市场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它可以间接地参与人类的财富创造过程,但它本身不能创造财富。如果金融市场完全地脱离实体经济,它只会创造泡沫。
主持人:2007年有一本特别流行的书——《伟大的博弈》。书中有这样一个观点,美国之所以能够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的资本市场非常发达。美国资本市场的市值很有可能是其实体经济的100多倍,而发展中国家资本市场的市值往往是其实体经济的1-1.5 倍,有的甚至连1倍都不到。所以,这本书的观点是规模庞大的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对一国的发展起着重大作用,而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差距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陈平:我不赞同这个观点。为什么呢?我们可以说美国的金融市场的市值是其实体经济的几十倍、几百倍,但这仅是就美国而言的。要是用美国金融市场和全球的实体经济相比,那才是一个客观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