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经济管理 > 企管 >

战略管理与组织动力学(第5版)

2011-01-19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战略管理与组织动力学(第5版) 去商家看看
战略管理与组织动力学(第5版) 去商家看看

 战略管理与组织动力学(第5版)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市场出版社
·页码:47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ISBN:7509205913/9787509205914
·条形码:978750920591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Strategic Management Organisational Dynamics

内容简介 《战略管理与组织动力学(第5版)》的显著特点体现在非传统的恩考上,对于研习战略管理方面的师生来说:如果希望挖掘如一些与众不同的思想,那么《战略管理与组织动力学(第5版)》是很合适的读物。斯塔塞对美于有规划战略的正统观点提出了挑战,他转而把注意为集中在战略发展过程中更加复杂和不稳定的力量的影响上。
对于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深入学习而言,这种带评述性的详细阐述方式能够解决新的同题,应对实践和理论中的复杂性的挑战。因此,在战略管理的教科书中,《战略管理与组织动力学(第5版)》是独一无二的。
作者简介 拉尔夫·斯塔塞(Ralph D.Stacey)是赫特福德大学商学院的管理学教授,赫特福德大学复杂性和管理研究中心的主任,他撰写了许多关于复杂性和组织的论著。
媒体推荐 “很适合作教材的一本书。本书所讨论的问题非常切合实际,反映了关于战略和组织的新观点。”
  ——卡尔·布龙(Karl Bronn),挪威生命科学大学
“斯塔塞的概括能力体现在他的评述方式上,这种评述方式要求学生去理解受到争论的知识。他对该学科的强烈兴趣反映在本书引人入胜的内容上,借助明晰的写作风格他把这些知识有效地传递给了读者。”
  ——史蒂夫·希尔斯(Steve Hills),谢菲尔德哈莱姆大学
编辑推荐 《战略管理与组织动力学(第5版)》:有许多不同的理论试图解释组织怎样变革或组织变革为什么会失败,但是没有一种理论被人们广泛地接受,甚至那些主流学术思想和权威管理论文也仅仅解释了组织生活的一部分。
《战略管理与组织动力学(第5版)》是关于“战略管理”与“组织变革”方面极具创造性的著作。
本《战略管理与组织动力学(第5版)》还关注下列当代问题:
组织中微观和宏观活动之间的联系:
将注意力放在对“战略作为实践”的兴趣上:
如何处理战略管理中的伦理和价值观:
带有启发性的一系列管理故事说明了战略思考过程如何影响行为。
目录
前言
1 战略和组织变革
1.1 引言
1.2 研究的现象
1.3 现象解读
1.4 组织演化理论的关键特征
1.5 本书组织框架

第一部分 战略和组织动力学的系统方法
2 系统思考起源
2.1 引言
2.2 科学革命
2.3 康德:自然系统和自治个体
2.4 二十世纪的系统思考
2.5 组织及组织的管理
2.6 系统思考对四大问题的解读
2.7 本章小结

3 基于战略选择的思考——控制系统、认知心理学和人本心理学
3.1 引言
3.2 控制系统
3.3 制定和实施长期战略计划
3.4 认知心理学和人本心理学
3.5 领导和群体的角色
3.6 主要争议
3.7 战略选择理论对四大问题的解读
3.8 本章小结

4 基于组织学习和知识创造的思考——系统动力学、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和构建主义心理学
4.1 引言
4.2 系统动力学:非线性和正反馈
4.3 自我超越和心智模式:认知心理学
4.4 建立共同愿景和团队学习:人本心理学
4.5 既得利益对组织学习的影响
4.6 知识管理:认知心理学和构建心理学
4.7 实践团体
4.8 主要争议
4.9 学习型组织理论对四大问题的解决
4.10 本章小结

5 基于组织心理动力学的思考——从开放系统和心理分析法角度
5.1 引言
5.2 开放系统理论
5.3 心理分析法和无意识过程
5.4 开放系统和无意识过程
5.5 领导者和群众
5.6 开放系统/心理分析观点对四大问题的解读
5.7 本章小结

6 对参与系统的思考——二阶系统与自创生理论
6.1 引言
6.2 一阶与二阶系统思考
6.3 交互式计划和软系统思考
6.4 批判性系统思考
6.5 自创生理论
6.6 本章小结

7 战略过程思考
7.1 引言
7.2 理性过程及其评论:有限理性
7.3 理性过程及其评论:试错行为
7.4 关于过程的偶然性观点
7.5 制度、惯例、政策、认知结构
7.6 过程和时间
7.7 战略过程综述
7.8 基于活动的观点
7.9 过程和实践的系统思考
7.10 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复杂性对思考方式的挑战
8 复杂性科学
8.1 引言
8.2 数学上的混沌理论
8.3 耗散结构理论
8.4 复杂适应系统
8.5 复杂性的不同解释
8.6 本章小结

9 复杂性科学在组织中的系统应用
9.1 引言
9.2 复杂系统方式进行产业建模
9.3 从复杂系统角度理解组织
9.4 复杂性科学对四大问题的解读
9.5 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思考战略和组织动力学的复杂响应过程
10 响应过程思考
10.1 引言
10.2 响应过程思考
10.3 混沌、复杂性和类比
10.4 时间与响应过程
10.5 系统过程和响应过程的区别
10.6 本章小结

11 在局部交流的相互作用中自然产生的组织战略——交谈的复杂响应过程
11.1 引言
11.2 人类交流和姿态的交谈:社会行为
11.3 组织中的日常交谈
11.4 交谈的动力学
11.5 领导者及制定战略的活动
11.6 本章小结
管理案例1
合并的战略发展:战略形成与战略实施同步进行

12 制定战略的局部交流性相互作用和战略的全局模式之间的联系
12.1 引言
12.2 人类交流和姿态的交谈:一般化和特殊化的过程
12.3 局部相互作用与全局模式之间的关系
12.4 权威角色
12.5 本章小结
管理案例2
将组织开发作为员工相互学习的手段

13 在局部交流的相互作用中自然出现的组织战略——思想意识和权力关系的复杂响应过程
13.1 引言
13.2 崇尚的价值
13.3 愿望、价值和规范
13.4 道德规范和领导
13.5 权力、思想意识和包含——排斥的动力学
13.6 关于决策的复杂响应过程的观点
13.7 本章小结
管理案例3
如何理解医疗卫生组织中的权力和冲突

14 局部相互作用中组织战略的诞生——日常经历的叙事性模式
14.1 引言
14.2 叙事和知识
14.3 组织日常经历的叙事性主题
14.4 本章小结
管理案例4
电信公司的责任感和项目控制

15 复杂响应过程和战略家的传统观点——墩术、资源、市场、计划、控制及绩效
15.1 引言
15.2 把技术当成社会对象
15.3 资源和市场
15.4 计划和控制
15.5 推理、测量、预测与建模
15.6 绩效及改善
15.7 本章小结

16 复杂响应过程——组织动力学和战略的启示
16.1 引言
16.2 复杂响应过程观点的关键特性
16.3 复杂响应过程理论对四大部分的解读
16.4 重新关注战略和变革
16.5 本章小结
……
序言 本书是一本关于组织及其管理(尤其是战略管理)的思考方法的教科书。大多数战略管理教科书主要介绍一些权威论著中有关战略管理的主要观点,本书则关注这些论著中所表述的关于思考方法所作的那些显而易见的假设。因此。本书的目的不是总结主要战略思考者所讲的一般战略,即管理者用于保持组织竞争优势和取得更好业绩的战略.也不是灌输关于设计和实施有益于有效的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的条件和过程的知识。本书的目的是探究成功战略内容和过程背后所隐含的思考方法,以强调那些显而易见的假设。为此,有必要在此陈述西方思想史中对战略的有关思考。本书旨在提出和探讨一些问题。而非给出这些问题的详尽解决方案。
比如,本书将讨论:为什么我们要将组织作为系统来考虑?这样考虑的结果是什么?管理者用以选择组织未来发展方向的手段中隐含着什么样的人类心理学观点?
因此,本书的目的不只是对关于战略和组织动力学的思考的现状进行阐述,而是要对这些思考提出挑战。对现行思考方式的挑战体现在本书对思考战略及组织动力学的系统和响应过程方式所进行的对比之中。系统的观点涉及改进和向未来目标迈进,过程思考则涉及与战略形成有关的人的复杂响应过程。这样看来,战略被定义为组织和个体特性的涌现,以便关注组织如何变成目前的状况,以及那些特性将如何继续演化。从响应过程的观点来看,绩效和改进的问题是与参与沟通性的相互作用过程、权力以及知识的创造有关的。本书中所提出的对思考方式的挑战也来自于复杂性科学观点。本书将探讨两种组织思考方式的区别,一种是用系统的术语解释这些观点.另一种是用过程的术语解释这些观点。本书的目的是帮助人们理解自己在组织中的生活经历以及思考.这是因为人们的思考方式对他们要关注的东西以及行为有很大影响。如果我们从不挑战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模式,那么我们将无法摆脱那些不再起作用的行为模式。
文摘 大多数战略管理的教科书主要讨论制订和实施各种战略计划的方法和分析技术,换句话说。这些教科书主要介绍战略选择理论,它们很少关注战略选择理论中所体现的思考方式。在它们看来,战略选择理论中的假设是理所当然的,因此并没有去深究作出这些假设的缘由。本章简述了战略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其目的不是为了系统回顾这种理论,而是要探索该理论中所体现的思考方式。该理论受到了众多批评,过去二十多年来已开始转向采用学习型组织(见第4章)的有关观点,但战略选择理论依然是战略和组织变革理论中的主要部分。你会在一些管理实践者谈论战略及变革的时候听到战略选择这个词,也会在很多有关战略和组织的设计及发展的书籍和论文中看到这个词。
战略选择理论认为,组织战略是组织随着时间不断变革的总体方向。这个总体方向包括组织从事的活动范围、服务的广大市场,它的资源基础和能力将如何变化,以及怎样保持竞争优势。战略的目的就是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从而使组织绩效达到最优。在组织中,战略要么由最高权力者作出,要么由一部分高层管理者组成的群体作出。进行战略选择的一般方式是,首先通过分析程序拟订计划,形成战略。也就是确定一套目标以及为完成这些目标所需要采取的行动,预测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这些行动的结果。选择了组织方向或战略以后,高层管理者着手设计完成该战略的组织结构。这一结构应该是一个高度自我规范的系统,在该系统中。组织成员被赋予不同的角色和目标,用于实现该战略。战略实施就是设计确保按预定方式实现计划的若干系统的一种程序,并不断进行调整,以便保证组织实现既定目标。本章将简要阐述如何制定和实施战略。
从以上简短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战略选择理论对人们的相互作用方式作出了特殊的假设,即人们的相互作用是在一种特殊的系统内完成的,而该系统是由组织的高层管理者设计的,这是一个控制系统,本章下一节将讨论该系统的性质。预测能力对于控制组织(将组织理解为控制系统)的能力是很关键的。
战略选择理论假定,有权力的个体能够站在组织的外部。按照控制组织的目的来对组织进行建模。该理论还假定,如果高层管理者能够为整个组织确定正确的目标,并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组织变革就会取得成功。该理论首先考虑变革的设计,然后考虑变革的实施。战略选择理论将个体及个体作出的理性选择作为解释组织发展的重点。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