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历史 >

中外服饰史

2011-01-18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中外服饰史 去商家看看
中外服饰史 去商家看看

 中外服饰史


基本信息·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页码:25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122053555/9787122053558
·条形码:978712205355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中外服饰史》介绍了远古到现代的各种服饰种类和服饰制度,介绍了中国和外国的服饰特点和分类,对于提高学生的服装借鉴能力,把握服装流行规律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中外服饰史》在编写的过程中,既注意保证理论的系统性、科学性、完整性,又注重专业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理论与实践、技术与艺术有机地结合,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中外服饰史》既适用于高职院校服装设计及相关专业的课程教材,也可作为一本服饰欣赏类图书供服装爱好者参阅。
编辑推荐 《中外服饰史》是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第一篇 中国部分
第一章 史前人类服饰
第一节 服饰的起源
一、服饰的起源
二、服饰起源的诸种理论
第二节 典型服饰形象及特征
一、原始服装
二、原始冠帽
第三节 服饰材料、色彩和装饰纹样
一、原始的服饰材料与纺织技术
二、服饰纹样与色彩
三、佩饰
四、发式与化妆
第四节 史前纺织工具专用名词图释
第五节 史前典型服装裁剪方法与缝制工艺简介
思考题

第二章 夏商周服饰
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服饰制度
一、社会背景
二、服饰制度
第二节 典型服饰形象及特征
一、夏商周时期服饰
二、冠帽鞋履
三、军服
第三节 服饰材料、色彩和装饰纹样
一、服饰材料与织绣技术
二、服饰纹样与色彩
三、首饰与佩饰
第四节 夏商周服饰专用名词图释
第五节 夏商周典型服装裁剪方法与缝制工艺简介
思考题

第三章 秦汉服饰
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服饰制度
一、社会背景
二、服饰制度
第二节 典型服饰形象及特征
一、男子服饰
二、女子服饰
三、冠帽鞋履
四、军服
第三节 服饰材料、色彩和装饰纹样
一、服饰材料与织绣技术
二、服饰纹样与色彩
三、发式与佩饰
第四节 秦汉服饰专用名词图释
第五节 秦汉典型服装裁剪方法与缝制工艺简介
一、曲裾袍的裁剪方法与缝制工艺
二、直裾袍的裁剪方法与缝制工艺
思考题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服饰
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服饰制度
一、社会背景
二、服饰制度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典型服饰形象及特征
一、男子服饰
二、女子服饰
三、百姓服饰
四、冠帽鞋履
五、军服
第三节 服饰材料、色彩和装饰纹样
一、服饰材料与织绣技术
二、服饰纹样与色彩
三、发饰与妆饰
思考题

第五章 隋唐五代服饰
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服饰制度
一、社会背景
二、服饰制度
第二节 典型服饰形象及特征
一、男子服饰
二、女子服饰
三、冠帽鞋履
四、军服
第三节 服饰材料、色彩和装饰纹样
一、服饰材料与织绣技术
二、纹样与色彩
三、发式与妆饰
第四节 隋唐服饰专用名词图释
第五节 隋唐典型服装裁剪方法与缝制工艺简介
一、襦的裁剪方法与缝制工艺
二、裙的裁剪方法与缝制工艺
思考题

第六章 宋代服饰
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服饰制度
一、社会背景
二、服饰制度
第二节 典型服饰形象及特征
一、男子服饰
二、女子服饰
三、冠帽鞋履
四、军服
第三节 宋代服饰材料、色彩和装饰纹样
一、服饰材料与织绣技术
二、纹样与色彩
第四节 宋代服饰专用名词图释
第五节 宋代典型服装裁剪方法与缝制工艺简介
一、宋制盘领襕衫
二、合裆裤
思考题

第七章 辽金元代服饰
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服饰制度
一、社会背景
二、服饰制度
第二节 典型服饰形象及特性
一、国服与汉服并行的辽代服制
二、以衣料与色泽区别等级的元代服制
三、兼具汉族与回鹘风格的西夏服制
第三节 服饰材料、色彩和装饰纹样
一、服饰材料
二、服饰色彩和装饰纹样
三、首饰
第四节 辽金元服饰专用名词图释
思考题

第八章 明代服饰
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服饰制度
一、社会背景
二、服饰制度
第二节 典型服饰形象及特性
一、男子服饰
二、女子服饰
三、履制
四、军服
第三节 服饰材料、色彩和装饰纹样
一、明代的纺织业
二、华美的衣料
三、服饰图案和纹样
四、崇尚典雅秀美的妇女发式
五、名目繁多的巾帽与首饰
第四节 明代服饰专用名词图释
思考题

第九章 清代服饰
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服饰制度
一、社会背景
二、服饰制度
第二节 典型服饰形象及特性
一、满汉融合的皇帝百官服制
二、改冠易服后的男子常服
三、满汉并行的妇女服饰
第三节 服饰材料、色彩和装饰纹样
一、清代的丝织业及棉织业
二、传统手工与新兴机械并存的纺织业
三、清代妇女的时尚发式与佩饰
第四节 清代服饰专用名词图释
思考题

第十章 辛亥革命后的近代和现代服饰
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服饰制度
一、社会背景
二、服饰制度
第二节 典型服饰形象及特性
一、长袍与西服并行的男子服饰
二、汉装、旗装、西装三足鼎立的女装
三、军装
四、妇女发式及服饰品
第三节 服饰材料、色彩和装饰纹样
第四节 新时期服装的历史变迁
第五节 近现代典型服装裁剪方法与缝制工艺简介
思考题

第二篇 外国部分
第十一章 古代服装
第一节 古代埃及服装
一、地理位置与文化背景
二、服装种类
三、服饰品
第二节 古代西亚服装
一、地理位置与文化背景
二、苏美尔人的服装
三、巴比伦人的服装
四、亚述人的服装
五、波斯人的服装
第三节 古希腊服装
一、地理位置与文化背景
二、主要服装种类
三、服饰品
思考题

第十二章 中世纪服装
第一节 拜占庭时期服饰
一、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
二、典型服饰形象及特性
三、服饰材料、色彩和装饰纹样
第二节 欧洲文化的黑暗期
一、5~10世纪欧洲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
二、典型服饰形象及特性
三、服饰材料、色彩和装饰纹样
第三节 罗马式时期服饰
一、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
二、典型服饰形象及特性
三、服饰材料、色彩和装饰纹样
第四节 哥特式时期服饰
一、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
二、典型服饰形象及特性
三、服饰材料、色彩
思考题

第十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服饰
第一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背景
第二节 典型服饰形象及特性
一、意大利风时代(1450~1510年)
二、德意志风时代(1510~1550年)
三、西班牙风时代(1550~1620年)
四、发型、鞋帽及服饰品
第三节 服饰材料、色彩和装饰纹样
思考题

第十四章 巴洛克时期服饰
第一节 巴洛克时期的文化背景
第二节 典型服饰形象及特性
一、荷兰风时代(1620~1650年)
二、法国风时代(1650~1715年)
第三节 服饰材料、色彩和装饰纹样
一、巴洛克时期的发型、化妆和服饰品
二、巴洛克的审美意识与17世纪的服饰文化
第四节 巴洛克时期服饰专用名词图释
第五节 巴洛克时期典型服装裁剪方法与缝制工艺简介
思考题

第十五章 18世纪服饰
第一节 洛可可时期、新古典主义时期的文化背景
一、洛可可时期的文化背景
二、新古典主义时期的文化背景
第二节 典型服饰形象及特性
一、洛可可时期的服装
二、新古典主义时期的服装
第三节 服饰材料、色彩和装饰纹样
第四节 洛可可时期服饰专用名词图释
第五节 洛可可时期典型服装裁剪方法与缝制工艺简介
思考题

第十六章 19世纪服饰
第一节 19世纪服饰文化背景
第二节 典型服饰形象及特性
一、帝政时期服饰(1804~1825年)
二、浪漫主义时期服饰(1825~1850年)
三、新洛可可时期服饰(1850~1870年)
四、19世纪末服饰(1870~1900年)
第三节 服饰材料、色彩和装饰纹样
一、19世纪的发型和服饰品
二、19世纪的审美意识与服饰文化
第四节 巴洛克时期服饰专用名词图释
第五节 19世纪服装裁剪方法与缝制工艺
一、款式特征
二、裁剪缝制技术
三、结构设计分析
思考题

第十七章 20世纪服饰
第一节 文化背景
第二节 典型服饰形象及特性
一、现代女装的形成
二、迪奥时代(1947~1957年)
三、流行的多样化时代
第三节 服装设计师的影响
第四节 20世纪服饰专用名词图释
第五节 20世纪服饰典型服装裁剪方法与缝制工艺简介
一、服装裁剪方法
二、缝制工艺
思考题

第十八章 东方其他国家的服饰文化
第一节 日本服装
一、和服的历史
二、和服的类型、佩饰
三、和服的穿法与创新
第二节 韩国服装
一、韩服的特点
二、韩服的穿法
第三节 印度服装
一、印度男装
二、印度女装
第四节 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服装
一、越南服装
二、泰国服装
三、马来西亚服装
思考题
参考文献
……
序言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以史为主线,介绍了从远古到现代的各种服饰种类和服饰制度,介绍了中国和外国的服饰特点和分类,对于提高学生的服装借鉴能力,把握服装流行规律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服装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服装史是其中独立的一部分,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既注意保证理论的系统性、科学性、完整性,又注重专业的技术性、实用
性和可操作性,使理论与实践、技术与艺术有机地结合,符合高职层次教育的特点。
本书既适用于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及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同时也可以作为一本服饰欣赏类图书供服装爱好者参阅。
本书第一章由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陈乃红编写;第二章、第三章由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张朝阳编写;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由开封大学袁颖编写;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由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智绪燕编写;第十章、第十二章和第
十三章由山东服装职业学院郑军编写;第十一章由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崔现海编写;第十四章、第十五章由山东英才学院郝莹编写;第十六章由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窦俊霞编写;第十七章和第十八章由晋城职业技术学院赵晓玲编写。全书由张朝阳统稿。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上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纰漏,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 插图:


第一章 史前人类服饰
第一节 服饰的起源
一、服饰的起源
从旧石器时代开始,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的穿着可以按其所需而自由制作,这时的服饰已经脱离了萌芽状态。随着时光的流逝,当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后,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带来了包括服饰在内的各类文化形式的飞速发展。原始纺织品已具雏形,这就标志着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已从被动选择走向了主动创造的阶段。
二、服饰起源的诸种理论
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积淀于服饰之中,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内涵。
1.保护说
在服装的种种起源动机中,有一种是“身体保护说”,认为服装起源于人类由爬行进化为直立的那一瞬间,因为那时,对于男性来说,其生殖器官由原先位于身体的末端而“移”到了身体的中央,由原先位于下身的隐蔽位置而“移”到了显著的位置,这样在狩猎等剧烈活动中就容易受伤,且极为不便,因而需要将此部位包裹起来。有可能是在这种包裹中感到了某种便利,于是这种包裹便扩展至全身。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