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学指归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禅学指归 |
 |
|
 |
禅学指归 |
 |

基本信息·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26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7月
·ISBN:756134337X/9787561343371
·条形码:978756134337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北京思考者
内容简介 《禅学指归》收录了胡适论述中国佛教及禅宗的文章。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然而,说到对佛教和禅宗的研究,作为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大学者,胡适先生的通彻见解,是无人能出其右的。他的开创之功,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研究佛教禅宗的学者们。全书对于佛教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于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研究。
作者简介 胡适,字适之,学名洪骍,笔名天风、藏晖等。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他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兴趣广泛,作为学者他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进行研究。胡适本人是不信任何宗教的。他生长于理学甚盛的徽州绩溪。以理学传家的士大夫多以“僧道无缘”相标榜,胡适自幼受此风气的影响,故不信鬼神,在12岁时曾有打毁三门亭神像之举,后来到上海读书,接触西学,更热衷于追求科学真理。19岁渡太平洋去美国留学,受杜威影响甚大,成为实验主义的信徒,然而,说到对掸宗的研究,作为中国思想史的大学者,胡适先生的通彻见解,是无人能出其右的。他的开创之功,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研究禅宗的学者们。
编辑推荐 《禅学指归》: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慧能禅师
史海钩沉,追寻禅宗真谛,寻根究底,探求法海真源。
禅学运动是中国佛教史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而中国佛教史又是中国整个思想史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我们只有把禅放在它的历史背景中去加以研究,就像中国其他哲学流派都必须放在其历史背景中去予以研究、理解一样,才能予以正确。
——胡适
“时至今日,对中国禅学作研讨的人,在相当期间还不能忽视胡适的遗业。”
——日本著名禅宗史学者 柳田圣山
目录 第一篇 禅海钩沉
1. 中国禅学之发展
2. 禅宗在中国:它的历史和方法
3. 从译本里研究佛教的禅法
4. 菩提达摩考
5. 白居易时代的禅宗世系
6. 海外读书杂记
第二篇 寻本溯源
1. 禅学古史考
2. 荷泽大师神会传
3. 《坛经》考
4. 楞伽宗考
5. 禅宗史的一个新看法
6. 禅宗史的真历史与假历史
第三篇 论禅札记
1. 论禅宗史的纲领
2. 诗僧与谐诗
3. 《楞伽师资记》序
4. 朱子论禅的方法
5. 所谓“六祖呈心偈”的演变
6. 禅宗的方法:道不可告,告即不得
7. 《全唐文》里的禅宗假史料
8. 《金石录》里的禅宗传法史料
9. 揭穿认真作假的和尚道士
10. 与入矢义高讨论早期禅宗史料
11. 与柳田圣山讨论禅宗史的纲领
12. 从整理国故到研究和尚
13. 胡适禅学研究记事
……
文摘 第一篇 禅海钩沉
1.中国禅学之发展
本校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十二月邀请北大文学院长胡适之先生来校作学术讲演,讲演题为《中国禅学的发展》。讲演计分四次:(一)《印度禅》,(二)《中国禅宗的起来》,(三)《中国禅宗的发展和演变》,(四)《中国禅学的方法》。首次讲演时,本校文学院长黎锦熙先生曾作简单之介绍词,大致谓:“今天本校举行第五次学术讲演,请胡适之先生来讲这《中国禅学的发展》。胡先生大家都知道,用不着我来介绍。今天所讲的题目,为《印度禅学》,此题不但与哲学和宗教有关,对于中国文化史和社会研究都有关系。胡先生前几年在欧洲得到很多关于佛教的新材料,像巴黎图书馆、伦敦博物馆所藏的敦煌石室写本中,对于中国的禅学都有新的发现;胡先生还有新的批判。希望同学们注意!”按,胡先生讲演,原分四次,惟首次讲演,实包含导言和印度禅两部分。兹为清醒眉目计,吾将胡先生全部讲演词,分为五项,汇志于下。
导言
黎先生,各位同学!今天兄弟是来还债的。以前李校长和黎先生同我说了多次,叫我来讲演,我因为功课忙,时间不容许,虽然答应了,终没有办到,所以欠下这债来。到了这学期,定要我来讲四次,除了一次是原本,其余三次,好像是加了三倍利息似的,所以这一回,我可以说是受到黎先生的重利盘剥了!
关于这回所讲的问题,预备分作四次讲,因为问题所包,很不简单,分作三四次讲,或者比较详细或有趣味一点。
《中国禅学之发展》这个题目,中国从来没有人很清楚地研究过。日本有许多关于禅学的书,最重要的,要推忽滑谷快天所著的《中国禅学史》,因为就材料而言,它在东方堪称为最完备、最详细的。这书前几年才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