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化工 >

水泥生产质量控制与管理

2011-01-16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水泥生产质量控制与管理 去商家看看
水泥生产质量控制与管理 去商家看看

 水泥生产质量控制与管理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页码:240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6月
·ISBN:7802270693
·条形码:978780227069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面向工业过程教材

内容简介 《水泥生产质量控制与管理》是《质量管理学》和《水泥工艺学》的边缘部分,同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重点讲述了生产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对质量控制检验和水泥工艺知识也进行了适当的介绍,力求建立一个科学的、合理的水泥生产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基本理论体系和实用技术系列。《水泥生产质量控制与管理》立足研究和应用需要,编写内容采用了最新的国家标准和规范,突出了水泥生产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体系建立,在充分叙述现代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特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水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理论与技能。
编辑推荐 《水泥生产质量控制与管理》立足研究和应用需要,编写内容采用了最新的国家标准和规范,突出了水泥生产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体系建立,在充分叙述现代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特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水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理论与技能。
目录
绪论
1 胶凝材料及水泥工业概述
1.1 胶凝材料的定义及分类
1.2 胶凝材料发展简史
1.3 水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1.4 世界水泥工业发展简史及趋势
1.5 中国的水泥工业概况
2 水泥生产质量控制与管理概述
2.1 重大措施综述
2.2 水泥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2.3 掌握水泥生产质量控制与管理技术,为提高水泥实物质量而努力

第l章 质量与质量管理
1.1 质量管理的意义和基本特点
1.2 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
思考题

第2章 硅酸盐水泥生产概述
2.1 水泥的分类及命名
2.2 硅酸盐水泥生产的基本技术要求
2.3 硅酸盐水泥的生产方法
2.4 硅酸盐水泥的生产过程
思考题

第3章 硅酸盐水泥生产原料、燃料的质量要求
3.1 石灰质原料
3.2 黏土质原料
3.3 校正原料
3.4 燃料
3.5 低品位原料和工业废渣的利用
思考题

第4章 水泥生产质量控制图表
4.1 质量控制点、控制项目、控制指标的确定
4.2 取样方法
4.3 取样次数与检验次数
4.4 检验方法
4.5 生产流程质量控制图表
思考题

第5章 硅酸盐水泥生产原料、燃料的质量控制
5.1 石灰石控制指标及检测方法
5.2 黏土质原料的控制指标及检测方法
5.3 铁质校正原料、萤石和石膏的控制指标及检测方法
5.4 燃料的控制指标及检测方法
思考题

第6章 混合材的质量控制
6.1 混合材的分类
6.2 混合材的质量控制指标及检测方法
思考题

第7章 硅酸盐水泥的率值、配料及配料计算
7.1 熟料的率值
7.2 熟料矿物组成的计算
7.3 配料方案的设计
7.4 配料计算
思考题

第8章 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均化链
8.1 物料的均化
8.2 原、燃料的预均化
8.3 生料的均化
思考题

第9章 生料的质量控制
9.1 生料制备过程中的质量要求
9.2 出磨生料控制项目及检测方法
9.3 人窑生料的质量控制
思考题

第10章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质量控制
10.1 熟料的控制指标及检测方法
10.2 熟料的质量管理
思考题

第11章 硅酸盐水泥制成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11.1 水泥制成控制指标及检测方法
11.2 出磨水泥的管理
思考题

第12章 出厂水泥的质量控制
12.1 出厂水泥的质量要求
12.2 出厂水泥的管理
思考题

第13章 硅酸盐水泥的性能
13.1 凝结时间
13.2 强度
13.3 体积变化
13.4 水化热
13.5 泌水性和保水性
13.6 粉磨细度
思考题

第14章 硅酸盐水泥的耐久性
14.1 抗渗性
14.2 抗冻性
14.3 环境介质的侵蚀
思考题

第15章 其他水泥
15.1 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
15.2 高铝水泥
15.3 早强及快硬水泥
15.4 抗硫酸盐水泥
15.5 油井水泥
15.6 大坝水泥
15.7 白色和彩色水泥
15.8 道路水泥
15.9 砌筑水泥
15.1 0防辐射水泥
15.1 l耐酸水泥
15.1 2耐高温水泥
思考题

第16章 混凝土和砂浆
16.1 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16.2 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
16.3 混凝土的强度
16.4 混凝土的耐久性
16.5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工艺控制
16.6 混凝土外加剂
16.7 特种混凝土
16.8 砂浆
思考题

第17章 水泥生产中的环境保护
17.1 环境与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17.2 水泥生产中的环境污染
17.3 水泥生产中环境污染的防治与控制
17.4 水泥工作者的责任及对策
思考题
附录一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附录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参考文献
……
序言 水泥是基本建设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以目前的世界技术水平来看,还很难找到一种能在近期内替代水泥的建筑材料。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水泥产品质量的优劣,关系到建(构)筑物的质量,体现了一个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提高水泥产品质量,降低水泥生产成本,不仅是提高企业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要,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加入啪后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全面确立,我国国民经济运行平稳并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生产均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的水泥工业也加快了结构调整的步伐,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快速增长,使整个行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同时也暴露了水泥工业技术力量缺乏的结构性矛盾,建材院校无机非金属材料(硅酸盐)及相关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缺口巨大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尽快提高水泥工业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如何稳定和提高水泥实物质量,是当前水泥工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为了适应生产、教学、职工培训和科研的需要,我们编写了这本《水泥生产质量控制与管理》。
本书是《质量管理学》和《水泥工艺学》的边缘部分,同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重点讲述了生产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对质量控制检验和水泥工艺知识也进行了适当的介绍,力求建立一个科学的、合理的水泥生产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基本理论体系和实用技术系列。本书立足研究和应用需要,编写内容采用了最新的国家标准和规范,突出了水泥生产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体系建立,在充分叙述现代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技术特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水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理论与技能。因此,本书具有注重实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编写特色,贯彻了《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面向工业过程教材》的编写思想,便于读者在充分了解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现代水泥生产质量控制与管理技术。
本书是系统阐述现代水泥生产质量控制与管理技术的专业书籍。全书针对水泥生产的特点,将现代质量管理技术与水泥生产工艺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便于读者理解和使用,本书在第1章对质量与质量管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第2章简要介绍了硅酸盐水泥生产概述,第3章重点介绍了硅酸盐水泥生产原料、燃料的质量要求,第4章介绍了水泥生产质量控制图表,从第5章至第12章分别介绍了硅酸盐水泥生产原料,燃料的质量控制,混合材的质量控制,硅酸盐水泥的率值、配料及配料计算,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均化链,生料的质量控制,硅酸盐水泥熟料的质量控制,硅酸盐水泥制成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出厂水泥的质量控制等内容。鉴于水泥的主要应用是配制成水泥砂浆、水泥混凝土及其各种制品,本书第13章、第14章、第16章分别介绍了硅酸盐水泥的性能、硅酸盐水泥的耐久性、混凝土和砂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第15章还就硅酸盐系列其他水泥品种及目前广泛应用的特种水泥品种进行了简要介绍。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建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书第17章重点介绍了水泥生产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文摘 插图:


我国水泥工业正面临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由大变强的艰巨任务。“十五”以来,我国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特别是2004年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标志是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对/J(泥工业的影响,实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变,这个转变对中国水泥工业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开始主导水泥工业的发展方向,中国水泥工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以改造扩建为主,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和具有经济规模的大中型水泥项目,对以立窑为主的地方水泥工业实行限制、淘汰、改造、提高的方针,逐步减小立窑水泥的比重,增大新型干法水泥窑的比重,到2010年使回转窑水泥生产比重达到50%左右。
2水泥生产质量控制与管理概述
产品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质量取胜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国家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正面临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提高质量水平,即满足市场需求、扩大出口、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是关键,是增强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必然需要。
水泥作为一种建筑材料,是直接关系到国家利益、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产品,因此我国对水泥生产的要求非常严格。水泥生产企业必须获得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才能生产制造水泥。生产产品必须符合相应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并接受相关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督。我国统一的水泥标准诞生于1953年,1956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产生了以前苏联“硬练法”为基础的我国三大水泥标准,即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和火山灰水泥标准;1977年组织了第二次修改,制定了我国水泥强度检验方法“软练法”,以此为基础产生了我国五大水泥标准,即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标准,促进了我国水泥质量的提高,使全国水泥质量普遍提高了一个标号;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水泥出口、水泥生产技术出口的日益增加,我国水泥产品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的差距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因此对五大通用水泥产品标准和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标准进行了修订,1985年颁布实施了五大水泥修订标准。此后,随着我国水泥出口量的增加,以及国外水泥进入中国市场,为了同国际接轨,提高我国水泥产品质量,提高国际竞争力,1991年对水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