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艺术 >

俄罗斯芭蕾秘史

2011-01-13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俄罗斯芭蕾秘史 去商家看看
俄罗斯芭蕾秘史 去商家看看

 俄罗斯芭蕾秘史


基本信息·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页码:18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801869877/9787801869876
·条形码:978780186987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俄罗斯芭蕾秘史》讲述了:他们的作品至今还在世界各地上演,长盛不衰。这是一个人、一个芭蕾舞团和一个辉煌时代的不朽传奇。俄裔法籍历史学家弗拉基米尔·赞多洛夫斯基荣获法国“法语作家奖”作品再现《红菱艳》的真实原型,撩开俄罗斯芭蕾舞团的神秘面纱。
作者简介 弗拉基米尔·费多洛夫斯基(1950- )1950年生手莫斯科。精通英语、法语、阿拉伯语。1977年进苏联驻巴黎大使馆工作,全面接触法国文化。后回莫斯科进外交部,苏联改革时期任外交顾问。后迁居巴黎,1995年加入法国雷籍。法国媒体经常向他咨询俄罗斯政治与历史方面的知识,现今为法国书籍沙龙联合会的名誉主席。1992年开始用法语进行创作。第一部小说《两姐妹》(1997)得“小说家奖”。主要作品有三部曲《圣彼得堡的故事》(2003,欧洲奖)、《克里姆林宫的故事》(2004,路易鲍威尔斯奖)、《俄罗斯的故事》(2003—2004)、《巴黎与圣彼得堡三百年罗曼史》等《俄罗斯芭营秘史》于2002年创作,荣获“法语作家奖”。
媒体推荐 “这就是俄罗斯芭蕾舞团的情欲,以及他们的苦难。这是我的错。”
  ——佳吉列夫
”我若不是对《睡美人》爱得发疯,若不是把我的热忱传播给周围的人,我肯定就没有俄罗斯芭蕾舞团,没有由此而掀起的对舞蹈的狂热。”
  ——亚历山大·伯努瓦
“佳吉列夫是一位真正的领袖,具有独裁者倾向的领导人,深知自己的价值。”
  ——什奇尔巴托夫
“我是个跳跃的人,不是个坐定的人。所以我按照自己的注释方法给我的芭蕾做注释……”
  ——尼金斯基
“会的,我会创造一部芭蕾,我还会创造不止一部,而是许多部。一百部,我向你发誓。”
  ——马辛”我要在这里画布景。……我给佳吉列夫、巴克斯特和芭蕾女画漫画。”
  ——毕加索
“您要是相信我会有出息,送我去意大利投在尼金斯基和巴芙洛娃的老师塞奇蒂门下。我愿意试一试。零是不成功,就算!”
  ——里法尔
“这力量是从哪里来的,你们知道吗?不要忘了我是佳吉列夫的继承者!”
  ——努里耶夫
编辑推荐 《俄罗斯芭蕾秘史》是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
目录
序:—个人和—个时代
前言
俄罗斯青年时代
马里于斯·佩蒂帕,圣彼得堡的—位法国人
芭蕾世界
沙皇的芭蕾女星
征服巴黎
跟命运的约会
冰雪中来的美人
辉煌的时代
尼金斯基的出走
马辛,是为了报复?
艺术家与战争
毕加索的芭蕾女演员
米西娅和夏奈尔:爱捷丽和梅西那斯
创新
决裂
里法尔的威尼斯之恋
后来人
芭蕾与苏维埃
斯大林和莫斯科大剧院
解冻
芭蕾女星、肯尼迪与克格勃
与努里耶夫的一夜长谈
等待一位新佳吉列夫
……
序言 在芭蕾四百多年历史的浩瀚长卷中,有两个高峰时代。在21世纪的今日,当年的许多史实或遭湮没,不少事件或人物也多将遗忘,但这一时代的辉煌却已被史书或回忆录保留了下来,让人叹为观止,其中最新的著作恐怕就是这本由已加入了法国国籍的俄罗斯历史学博士弗拉基米尔·费多洛夫斯基撰写的《俄罗斯芭蕾秘史》了。
芭蕾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形成于17世纪的法国,到了19世纪初中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1841年,《吉赛尔》在巴黎的上演标志着芭蕾走向成熟的浪漫主义时代的高峰。此后,法国芭蕾由于时局的变迁和动荡而日趋衰落。芭蕾是一个需要巨额金钱支撑的“玩意”,因为革命和战争,法国皇室朝不保夕,已不可能再是芭蕾演出取之不尽的“财源”,于是一大批芭蕾人才纷纷把目光投向东方的俄罗斯,沙皇宫廷成了这批“流亡舞蹈家”投靠的新堡垒。亚历山大三世非常钟情芭蕾,他甚至堂而皇之地与那些漂亮的芭蕾女明星们幽会,毫不吝惜国库中的钱财。1847年,当众多芭蕾舞蹈家们从西欧向俄国流动时,一位名叫马里于斯·佩蒂帕(1822~1910)的年轻人带着一张主要演员的合同来到了圣彼得堡。
文摘 俄罗斯青年时代
这个在童年时吻过格林卡妹妹的手,听着“柴可夫斯基舅舅”的浪漫曲入睡的人,1900年在圣彼得堡兴起一场运动,目的是要他的国家向先锋派艺术潮流打开大门,后来又成了俄罗斯芭蕾舞团不容置疑的领袖、“芭蕾沙皇”、皮格马利翁,给舞蹈实现了真正的革新。
他天生一副倔强的斯拉夫性格,虽然后来离开了祖国,但一生对它矢忠不渝。他走遍全世界要给它带来新的颤抖,做个卓越的艺术倡导者,好像总是在回应内心悸动的艺术情趣。
佳吉列夫把他的芭蕾剧改造成整体艺术演出,知道要邀请当时最伟大的艺术家参与到舞蹈中去。他善于挖掘感情与天才,凭直觉也从不出错。
评论家什奇尔巴托夫由于两人性格差异,决不会对他奉承,下面是他对佳吉列夫的描述。
佳吉列夫“尽管脸上常带笑容,身上显出一种冷淡与极端自高自大的神气。
“他多才多艺,毫无疑问是个才华横溢的人。他在音乐上极有天赋,感觉一切形式中表现的美,理解音乐、歌唱、绘画,是戏剧、歌剧和芭蕾的大鉴赏家;这是个能干的内行,富有创见,工作不知疲劳,懂得激励别人工作,恰如其分地使用他们,让他们发挥天才,叫他们入迷;尽管笼络他们,也同样会毫无怜悯地剥削他们和离开他们。
“这是一位真正的领袖,具有独裁者倾向的领导人,深知自己的价值。
“他绝不容忍什么事和什么人,横在他的道路上跟他进行较量。”
他会讨好,把话说到你的心坎里,既残酷又可亲,热心仗义,又突然拿不定主意,要求苛刻与反复无常,大胆到莽撞无礼的程度,亲昵又会奉承,他可以得到朋友和崇拜者,但是决不会引起别人不痛不痒的中性感情,他可以叫人迷惑和叫人讨厌,但是也令人既不亲近也不反感。
他这人性格复杂,也常招人非议,艺术界充满损招、嫉妒、诬蔑和八卦,他身处其中知道如何见风使舵。
谢尔盖·佳吉列夫实际上就是这么一个人,充满了矛盾。
他1872年生于俄罗斯中部彼尔姆,属于小康家庭。他的祖父保罗是个惊人的汉子。真是生来铜皮铁骨,干活从不知道累,他早年灵机一动出售伏特加给教会增添财富。后来,又成了很风光的东正教主教。
保罗·佳吉列夫有四个儿子和四个女儿。
长女安娜(1837~1912)嫁给弗拉基米尔·基米特里维奇.菲洛索福夫,“皇室私人顾问”(沙皇政府中重要官职),他的家族来自弗拉基米尔州。19世纪60年代兴起一股自由主义运动,安娜变成维护妇女权利的一名积极战士,关心社会事务。在那时,她加入了一群被称为“流浪汉”的画家。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