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散文 >

2008中国随笔年选

2011-01-08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2008中国随笔年选 去商家看看
2008中国随笔年选 去商家看看

 2008中国随笔年选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东省出版集团,花城出版社
·页码:309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536055390/9787536055391
·条形码:978753605539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花城年选系列

内容简介 《2008中国随笔年选》所选文章均为我国2007年度最有代表性的随笔。选录追求挑选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这《2008中国随笔年选》里的文章,皆选自2007年十月至2008十月的报刊、图书和网络,算是对我们过去一年热闹与不热闹的精神生活,所作的一份不完全记录。
作者简介 李静,1971年生于辽宁兴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著有随笔集《受伤者》和《把药裹在糖里》,以及文学评论若干。主编有《中国问题》、2002年至今《中国随笔年选》等。现供职于《北京日报》。
编辑推荐 《2008中国随笔年选》编辑推荐:2008年的天空飘荡着太多“深刻的中国现实”,回首刚刚过去的惊天往事,竟然恍如隔世,时间是无情的雕刻家,遗忘是称职的麻醉师!把我们从时间和遗忘中救出的,是诚实记录现实面目和深切观照精神真相的文字。 在这本年选中,我们能读到学者秦晖回望“三十年”时的公正立场与逻辑魅力,钱理群剖析孔夫子当代命运时的忧患胸襟与警觉眼神,何光沪反思“毒奶粉”事件时的信仰关怀与制度关切,陶东风批评中国大学之病象时的金刚怒目与赤子情怀……
目录
随想随写——代序
第一辑
夏至
佛罗伦萨,流水青涩
害虫记

第二辑
话语中的熵
J.M.库切:无乐的青春
创造是人的使命
已读与未读之间——谈彼埃尔·贝亚尔的《怎样谈论没有读过的书》
看看(五则)
随笔二题

第三辑
映秀伤痕
震灾叙事
大灾难中的诗歌悲凉——我恶劣的“地震”诗歌记忆

第四辑
“中国奇迹”的形成与未来——改革三十年之我见
孔夫子在当下中国的命运——2007年的观察与思考之一
“五四”理念变动的重新评说
冷战社会的历史与社会冷战的逻辑
附录:在煤窑文化里找钱——煤老板的自述
蠢行,以文化的名义——“中华文化标志城”质疑
隐身衣和皇帝的新装——从杨绛回忆录看“文革”中对透明度的追录
中国大学病象
公民运动中的话语攻略

第五辑
1978:三十年前的命运转折
2007年上课记

第六辑
百余年前的捐款运动
人与流年共向冬——忆吴宓
真实与被扭曲的心灵——《顾颉刚日记》读后
未始有物
向死而生——纪念林昭殉难40周年
一个“事件”,三大“缺失”
往昔二题
心灵史二则

第七辑
同一战壕里的先锋、小可爱与新民歌——中国民谣的2007年
莫扎特过时了吗?
维特根斯坦与音乐
《集结号》:“去政治化”的战争

第八辑
读《动物农场》
以科学的名义
……
序言 五年前,学者刘建平提着一袋山东老家产的淡黄色小米来到我家。他一边阻止我端出花花绿绿的小食,一边对我和我的丈夫、他的朋友设问道:“你们觉得未来中国的最大危机是什么?”
  “是什么?”
  “我们这个民族将没有东西可吃。”
  我们把感激的目光投向他带来的小米,但对这个形而下的结论还是相当失望,于是只好用中国庞大的粮食储备安慰他。但是他摇头:“我不是说饥荒,我的意思是,如果现状永远是这样的话,不久的将来,中国将因为所有领域的假冒伪劣而导致所有人吃的所有东西都是有毒食品,时间久了,我们必然会
文摘 夏至
清晨,善者
近来奇怪,很早就醒,两个星期来时间总是固定在清晨4点57分,有几次甚至准确到了秒针。睁开眼睛,就感觉清醒已久,并且心里弥散着一种挥之不去的哀痛,据说此乃忧郁症的典型征兆——梦境的床单撤空,我瞬间跌回现实的马厩,并被粗糙的草梗刺痛脸颊。把头埋进枕席,我挣扎了一会儿,试图摆脱坏情绪。快40岁,以为自己不惑,可我还是不能很好控制体内的化学。是啊,情绪问题往往能具体到化学配方,如同爱情也是多巴胺、加压素和醋酸催产素的交互作用产物。
今天的伤感可以找到仿佛中的理由。看日历,今天夏至。昼夜交替,岁月中的音乐家弹奏黑白琴键;现在节奏慢下来,他在白色的钢琴键上用力敲出一个音符并等待长长的回音……这便是夏至,这一天,北半球的白天最长。似乎并不重要的节气,但它让我想起亡友:苇岸,优秀的散文作家,过世之前,他正在写作《二十四节气》。
选择一个固定的地点观察节气的变化,他注意昼夜的长短、日影的高低、土壤里的水汽和庄稼长势。开篇他这样描写立春:“能够展开旗帜的风,从早晨就刮起来了。在此之前,天气一直呈现着衰歇冬季特有的凝滞、沉郁、死寂氛围。这是一种象征:一个变动的、新生的、富于可能的季节降临了。外面很亮,甚至有些晃眼。阳光是银色的,但我能够察觉得出,光线正在隐隐向带有温度的谷色过渡。物体的影子清晰起来,它们投在空阔的地面上,让我一时想到附庸或追随者并未完全泯灭的意欲独立心理。天空已经微微泛蓝,它为将要到来的积云准备好了圆形舞台。但旷野的色调依旧是单一的,在这里显然你可以认定,那过早的蕴含着美好诺言的召唤,此时并未得到像回声一样信任的响应。”
大地的律动如此细微,唯专注而敏感的心才能聆听。苇岸的散文让浮躁如我者自惭形秽。他倾注那么多的耐心和深情,缓慢酝酿文字,可惜《二十四节气》并未完成,他写了五个节气,止笔于“谷雨”——因为,没有来得及为“夏至”做好时间和素材上的准备。苇岸走的时候39岁,拿节气作比,恐怕相当于人生的夏至,从春到冬、从纯真到沧桑的中途,他活到最漫长的明亮白昼。正好,也恰恰我此时的年纪。
比之曾经,我能否更贴切地体会他当时的心境?年长十岁的兄长,我目睹他告别世界的坚强、挣扎和渐渐的无助,目睹他怀疑之后依然深怀的感恩。苇岸善良而执拗,他有羊一样狭长的脸和向悲剧倾斜的命运,骨灰也归宿于青草。清贫,孤单,谨慎,勤奋,自我克制,他一生都保持着穷孩子的好品德;这个素食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