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康德美学的自然与自由观念 |
 |
|
 |
康德美学的自然与自由观念 |
 |

基本信息·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页码:31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7308071626/9787308071628
·条形码:9787308071628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康德美学的自然与自由观念》从康德美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自然”与“自由”观念出发重建康德美学体系,对康德美学中两个关键性的概念“自然”和“自由”进行挖掘,从自然观念出发建构康德的先验美学,寻求康德美学的先验特质;从自由观念出发建构康德的本体论美学,探究康德美学的形上之思,将长期被遮蔽的康德美学主题“自然与自由和谐论”挖掘出来,从而形成对康德美学新的解释。从“自然与自由和谐论”出发,论述康德美学对中国当代美学和西方现代美学的影响。
作者简介 胡友峰,1977年生,安徽金寨人,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博士后,浙江大学文学博士。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各一项,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文艺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战线》、《东方丛刊》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
编辑推荐 《康德美学的自然与自由观念》是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康德哲学中的自然与自由观念/12
第一节 前康德哲学中的自然与自由观念/13
一、西方古代“有机整体自然观”及其自然与自由的统一/13
二、西方近代“机械论自然观”及其自然与自由的分裂/19
第二节 康德哲学中的自然观念/24
一、自然的双重性与人的有限性/24
二、人为自然立法/26
三、自然形而上学问题/31
第三节 康德哲学中的自由观念/37
一、康德自由观建构的逻辑前提:理性的危机和自由的困境/38
二、人的自由是如何可能的/41
三、从先验自由到实践自由/46
第四节 康德哲学中自然观与自由观的冲突/50
一、思辩理性与实践理性/51
二、康德哲学体系的分裂/56
第二章 康德美学中的自然观念/61
第一节 目的论自然与康德美学的先验转向/62
一、康德前批判时期的经验主义美学思想/62
二、目的论自然的发现与康德美学的先验转向/67
三、审美判断力与目的论判断力的关系/72
第二节 先天原理与美学问题——论自然形式的合目的性原理与美学关联/78
一、反思判断力的先天问题/78
二、自然形式的合目的性/82
三、和谐/85
四、愉快/89
第三节 自然美与审美判断的先验特质/91
一、自然美与纯粹美的统一/91
二、纯粹美的先验特质/94
第四节 康德美学中自然观念的内在理路——论康德先验美学方法论/101
一、先验方法论/102
二、先验反思/104
三、知性直观/108
第三章 康德美学中的自由观念/113
第一节 自由感——审美自由的经验维度/114
一、自由感的理论渊源/115
二、自由感的特性/121
三、自由感的内涵/125
第二节 审美共通感——审美自由的先验设定/129
一、审美共通感的理论渊源/130
二、康德提出审美共通感的理论语境/133
三、审美共通感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及其理论合法性问题/137
四、审美共通感的合法性危机/142
第三节 实践理性——审美自由的超验之思/144
一、从纯粹美到依存关/145
二、从美的分析到崇高的分析/152
第四节 康德美学中自由观念的内在理路/156
一、前康德的宇宙本质论关学/157
二、康德:建构以“自由”为目标的实践理性本体论美学/164
第四章 康德美学中自然与自由的和谐/171
第一节 判断力/171
一、判断力问题/171
二、规定的判断力和反思的判断力/174
三、审美判断力是反思判断力/177
第二节 审美判断力作为沟通自然与自由的中介/180
一、康德哲学的基本精神/182
二、审美判断力作为沟通自然与自由的中介是如何可能的/187
第三节 康德美学的主题:自然与自由和谐论/190
一、康德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自然与自由的冲突/192
二、康德美学的主题:“自然与自由和谐论”/194
三、“自然与自由和谐论”对关学研究的意义/201
四、从“自然与自由和谐论”看康德哲学的未完成性/202
第四节 自然与自由和谐论的理论沿革/203
一、席勒对康德的继承与发展/204
二、黑格尔:在理念中自然与自由获得统一/206
三、马克思:实践沟通自然与自由/210
第五章 康德“自然与自由和谐论”与中国当代美学的会通/215
第一节 中国当代美学方法论:误区与出路/216
一、方法论误区之一:哲学方法论/217
二、方法论误区之二:科学方法论/222
三、走出方法论误区,建立美学研究的人文方法论/227
第二节 从实践美学到生态美学——新时期美学中自然观与自由观的演变历程/231
一、实践美学:理性自由与人化的自然观/233
二、后实践美学:感性自由与自然观的缺席/236
三、生态美学:生存自由与生态自然观/239
第三节 回到康德:评实践美学与超越美学的论争/243
一、实践和生存:美学本体论之争/244
二、现实性与超越性的论争:审美本质之争/253
三、从康德美学看实践关学与超越美学论争的得失/255
第四节 康德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259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表征/259
二、从康德美学看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261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与当前的文化建设/266
第六章 康德“自然与自由和谐论”与西方现代美学的会通/269
第一节 西方现代美学的渊源及其流变/269
一、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的现代性转向/270
二、西方现代关学的特征及其流变/275
第二节 形式:一个审美现代性问题/281
一、康德:先验形式/281
二、卡西尔:对形式的重新发现/284
第三节 康德与伽达默尔解释学美学/291
一、对康德美学观的批判与重新发现/293
二、对审关意识抽象的批判/297
结语/302
主要参考书目/306
后记/313
……
序言 友峰君的博士学位论文,经过多次修订,能够正式出版,作为导师,我自然非常高兴。在他身上,我明显感觉到有种“狠劲”,不服输,极其勤奋。一方面,因其才华横溢,一方面,因其成果显著,故而,他博士一毕业,就破格晋升副教授。依稀记得当年友峰君参加浙江大学文艺学博士生复试的答卷,极富思辩色彩,没有中文系学生的那种“评论气质”,当时,我心中已经默认了这个学生的“理论才能”。事实上,他的硕士学位论文就是研究康德的,据说,他当时议论康德已经到了痴迷地步,也许是康德的思辩精神深深感染了他!他能专研经典名家,这正符合我的解释学意愿,因为我极力主张博士生做学位论文最好研究名家名典。就我个人而言,经过长期体认,我已经将“经典研究”形成了“四句教”,即,“通过经典寻找思想,通过经典培植思想,通过经典发展思想,通过经典完善思想”。在我这里,经典研究并不是目的,通过经典发展思想才是目的,所以,我从来不大相信权威对经典本身的“权威性解释”,只是相信,思想必须回到思想本身,只能从经典中理解思想,只能从经典中发展思想。如何发展经典的思想,成了我优先考虑的问题。友峰君在我的引导下,毫不犹豫地决定继续研究康德。但是,如何发展康德的思想呢?由思想人手做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友峰君开始时并不是很顺利,他做了许多方案,我并不满意,后来,我要求他做“康德美学的自然与自由观念”这一问题。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极有价值,可以很好地发展康德的思想,更何况,“自然与自由”,本身就是两个极重要的思想问题,如能对此有极深入的回答,本身就具有思想家的气质。友峰君果然敏感地发现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按照自己的理解,写将开来,论文好像写得很顺利。答辩时,我的导师王元骧教授给了他很高的评价。三年之内,他完成了二十余万字的博士学位论文,还发表了十几篇学术论文,并承担许多教学工作。
文摘 一、自然与自由仍旧是康德美学研究的核心概念
康德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美国著名的康德研究专家贝克就曾经引述过在哲学家中普遍流行的格言:“在哲学问题上,你可以赞同康德,也可以反对康德,但不能没有康德”。我国著名的康德研究专家郑昕先生早在六十年前就曾经说过,绕过康德,只会是坏的哲学,唯有超越康德,才可能有好的哲学。的确,康德哲学是绕不过去的,在西方哲学史上,康德哲学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康德通过对理性问题的分析,将认识论与本体论问题区分开来,即把科学认知问题局限在经验现象界,认为科学知识是一种有限的、相对的和有条件的知识系统,这直接影响到现代西方哲学的科学主义思潮;康德把形而上学问题作为关于经验的理念之学问,它不是通过科学认知来认识的,而是通过实践理性的道德信仰来确认其本体的存在和意义的,因而,在康德看来,实践理性较之于理论理性是有着优先的地位的,也就是“我必须限制知识,以便给信仰留下地盘”。这一思想对现代西方的人本主义哲学有着深刻的影响,现代人本主义哲学认为,哲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对经验世界中无法证明的那些无条件的绝对者、无限者加以研究,只有建立了本体论学说和价值观理论才能够给解释这个世界的各种观点提供哲学基础,这样才能使人的生存、行为和意义获得一种理论上的保证,人格的伟大和人的存在的优先性才能够得以显明,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这一思想显然受到了康德本体论学说的影响。虽然康德区分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将理论理性局限在经验现象界的自然概念领域。
后记 《康德美学的自然与自由观念》是在我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删改修订而成,在《康德美学的自然与自由观念》出版之际,我想将我的第一份致谢献给我的博士生导师李咏吟教授,正是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我才能够完成《康德美学的自然与自由观念》的写作,从选题、框架结构的立定到章节的分布,李咏吟教授都给我提供了许多直接或者间接的思想参考。《康德美学的自然与自由观念》的出版也凝聚了先生的诸多心血,在此表达对先生的真挚谢意。
康德哲学素以难解著称,康德美学更是难上加难。《康德美学的自然与自由观念》的写作仅仅是对博大精深的康德美学的一种粗浅的理解。《康德美学的自然与自由观念》主要是从自然与自由两个概念出发重建康德美学体系,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并没有抛弃前两大批判的核心概念“自然”与“自由”另起炉灶,而是将“自然”与“自由”观念隐藏在美的分析、崇高的分析、艺术论的后面,因而自然与自由概念依旧是康德美学的核心概念。《康德美学的自然与自由观念》就是从这个问题出发,从“自然”观念出发建构康德的先验美学体系,从“自由”观念出发建构康德的本体论美学。这仅仅是对康德美学的一个浅显的理解。论文的写作得到了答辩委员会的好评,这也成了我继续研究康德美学的一个动力。
博士论文答辩的时候,我父亲已经是癌症晚期,当我答辩完毕还没有拿到博士学位的时候,父亲就离我而去,至今,父亲离去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康德美学的自然与自由观念》的出版就算是献给父亲的一份礼物,愿父亲在天之灵安息。
博士毕业之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工作单位从安徽合肥调动到了浙江温州;其次,女儿胡清远出生,女儿现在已经牙牙学语,很是聪明伶俐,每当我在电脑前写作的时候,她都会在我的电脑前捣蛋,在电脑键盘上乱按。女儿的出生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乐趣,感谢母亲在古稀之年还能够远离家门几千里给我照顾女儿,《康德美学的自然与自由观念》也是献给她们的一份礼物。
感谢妻子付昌玲女士,从我读博士开始到我工作调入温州大学,她都一直在支持我的学习和工作,在此也深表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