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传染病防治技术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动物传染病防治技术 |
 |
|
 |
动物传染病防治技术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页码:26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122061078/9787122061072
·条形码:978712206107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农林牧渔系列
内容简介 《动物传染病防治技术》是国家精品课程动物传染病防治技术的配套教材。《动物传染病防治技术》结合畜牧业生产的实际需要,主要讲述了动物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规律,动物传染病的综合防治体系,动物共患传染病,猪、家禽、牛羊及其他动物的主要传染病的流行、诊断和防治等,并结合动物传染病防治一线岗位需要,设置了以技能训练为中心的实操内容。为便于读者学习和自我检测,《动物传染病防治技术》各章后设计了识记型、理解型和应用型不同层次的复习思考题。
《动物传染病防治技术》适用于高职院校畜牧兽医类专业的教学,也可作为自学考试、岗位培训及从事动物生产与动物疫病防治人员、养殖专业户和青年农民的参考书。
编辑推荐 《动物传染病防治技术》是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绪论
学习目标
一、动物传染病防治技术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二、动物传染病防治技术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三、动物传染病危害与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四、我国动物传染病防治取得的成绩
五、我国动物传染病防治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 动物传染瘸的传染和流行过程
学习目标
技能目标
第一节 传染病的概念和特征
一、传染病的概念
二、传染病的特征
第二节 感染
一、感染的概念
二、感染的类型
第三节 传染病的发展阶段
一、潜伏期
二、前驱期
三、明显发病期
四、转归期
第四节 动物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
一、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三、易感动物群
第五节 疫源地与自然疫源地
一、疫源地
二、自然疫源地
第六节 动物传染病流行过程的表现形式
一、散发性
二、地方流行性
三、流行性
四、大流行
第七节 动物传染病的分布特征
一、动物传染病的群体分布
二、动物传染病的时间分布
三、动物传染病的地区分布
第八节 动物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
一、动物传染病流行病学的概念
二、动物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
三、动物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技能训练一 动物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技能训练二 动物传染病防疫计划的制订
第二章 动物传染瘸的综合防治
学习目标
技能目标
第一节 动物传染病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一、动物传染病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
二、动物传染病综合防治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动物传染病的报告与诊断
一、动物传染病的报告
二、动物传染病的诊断
第三节 检疫
一、产地检疫
二、运输检疫
三、国境检疫
第四节 消毒、杀虫、灭鼠
一、消毒
二、杀虫
三、灭鼠
第五节 隔离和封锁
一、隔离
二、封锁
第六节 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
一、免疫接种
二、药物预防
第七节 动物传染病的治疗和患病动物的淘汰
一、动物传染病的治疗
二、动物传染病患病动物的淘汰
第八节 集约化养殖场动物传染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一、养殖场的规划
二、场址的选择
三、场区的布局和要求
四、疫情监测和预测
五、养殖场的经常性消毒
六、动物的免疫接种
七、动物的药物预防
八、患病动物及其尸体的处理
九、发生动物传染病时的措施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技能训练三 动物传染病病料的采取与送检
技能训练四 动物传染病病畜尸体的处理
技能训练五 常用消毒剂的应用与配制
技能训练六 畜舍与环境的消毒和粪污处理
技能训练七 动物传染病的免疫接种
第三章 多种动物共患传染病
学习目标
技能目标
第一节 口蹄疫
第二节 狂犬病
第二节 伪狂犬病
第四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五节 炭疽
第六节 结核病
第七节 布鲁杆菌病
第八节 大肠杆菌病
第九节 沙门菌病
第十节 巴氏杆菌病
第十一节 破伤风
第十二节 李斯特杆菌病
第十三节 衣原体病
第四节 钩端螺旋体病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技能训练八 口蹄疫的检验技术
技能训练九 鸡白痢的检疫
技能训练十 巴氏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
技能训练十一 牛结核病的检疫
技能训练十二 布鲁杆菌病的检疫
第四章 猪主要传染病
学习目标
技能目标
第一节 猪丹毒
第二节 猪链球菌病
第三节 猪气喘病
第四节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第五节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第六节 猪附红细胞体病
第七节 猪梭菌性肠炎
第八节 猪痢疾
第九节 猪增生性肠炎
第十节 猪瘟
第十一节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第十二节 猪流行性感冒
第十三节 猪痘
第四节 猪水疱病
第五节 猪细小病毒病
第十六节 猪传染性胃肠炎
第十七节 猪流行性腹泻
第十八节 猪圆环病毒感染
本章小结置
复习思考题
技能训练十三 猪瘟的诊断第五章 家禽主要传染病
学习目标技能目标
第一节 新城疫
第二节 禽流感
第三节 马立克病
第四节 鸡痘
第五节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第六节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第七节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第八节 禽传染性脑脊髓炎
第九节 病毒性关节炎
第十节 鸡传染性贫血
第十一节 鸡减蛋综合征
第十二节 禽白血病
第十三节 鸡传染性鼻炎
第四节 鸡葡萄球菌病
第五节 禽曲霉菌病
第十六节 鸭瘟
第十七节 鸭病毒性肝炎
第十八节 鸭传染性浆膜炎
第十九节 小鹅瘟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技能训练十四 鸡新城疫的诊断和免疫监测
技能训练十五 鸡马立克病的实验室诊断
第六章 牛羊主要传染病
学习目标
技能目标
第一节 气肿疽
第二节 副结核病
第三节 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
第四节 牛恶性卡他热
第五节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第六节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第七节 牛流行热
第八节 牛白血病
第九节 牛海绵状脑病
第十节 蓝舌病
第十一节 梅迪-维斯纳病
第十二节 羊痒病
第十三节 羊口疮
第四节 羊痘
第五节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第十六节 羊梭菌性疾病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 其他动物传染病
学习目标
技能目标
第一节 马传染性贫血
第二节 犬瘟热
第三节 犬传染性肝炎
第四节 犬传染性肠炎
第五节 犬副流感病毒感染
第六节 兔病毒性出血症
第七节 兔波氏杆菌病
第八节 兔密螺旋体病
第九节 兔黏液瘤病
第十节 兔梭菌性肠炎
第十一节 猫泛白细胞减
第十二节 猫白血病
第十三节 猫病毒性鼻气
第四节 猫传染性腹膜
第五节 貂瘟热
本章小结
复习思考题
技能训练十六 兔病毒性出血症的实验室诊断
参考文献
……
序言 当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 已经进入到以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旋律的发展新阶段。各高职高专院校针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行业进步,积极开展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在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建设的各个侧面加大投入,不断改革、创新和实践。尤其是在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上,许多学校都非常关注利用校内、校外两种资源,积极推动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如邀请行业企业参与制定培养方案,按职业要求设置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根据工作过程设计课程内容和改革教学方式;教学过程突出实践性,加大生产性实训比例等,这些工作主动适应了新形势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办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举措。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物化成果。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明确要求要“加强教材建设,重点建设好3000种左右国家规划教材,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并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目前,在农林牧渔类高职院校中,教材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行业变革较大与课程内容老化的矛盾、能力本位教育与学科型教材供应的矛盾、教学改革加快推进与教材建设严重滞后的矛盾、教材需求多样化与教材供应形式单一的矛盾等。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行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组织编写一批真正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行业生产经营规律、适应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具有创新性和普适性的教材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摘 第二章 动物传染病的综合防治
第一节 动物传染病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和内容
一、动物传染病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
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搞好综合性防疫措施是极其重要的。实践证明,只有搞好饲养管理、防疫卫生、预防接种、检疫、隔离、消毒等综合性防疫措施,提高动物健康水平和抗病能力,才可以有效地控制和杜绝传染病的传播和蔓延,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甚至避免传染病的发生。随着畜牧业的集约化发展,“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性显得更加突出。在现代规模化畜牧业生产过程中,兽医工作的重点如果不放到群发病的预防方面,而是忙于患病动物的治疗,则势必造成发病率的持续上升,越治患病动物越多,工作完全陷入被动的局面,畜牧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所以要改变重治轻防的传统观念,使我国的兽医防疫体系尽快与国际社会接轨。
2.建立和健全各级防疫机构
兽医防疫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与农业、商业、外贸、卫生、交通等部门都有密切的关系,只有依靠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统一部署、全面安排、各部门密切配合、从全局出发、大力协作,建立、健全各级兽医防疫机构,特别是基层兽医防疫机构,才能有效及时地把兽医防疫工作做好。同时开展科普和科技推广工作,提高群众性科学饲养、防疫水平,从根本上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3.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兽医法规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消灭动物传染病,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及《家畜家禽防疫条例的实施细则》等。这些兽医法律法规对我国动物防疫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基本原则做了明确而具体的叙述,是兽医工作者做好动物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法律依据。我们应当认真贯彻执行,进一步推动我国畜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