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方证学习精义 伤寒阔眉 |
 |
|
 |
方证学习精义 伤寒阔眉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页码:48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7507733548
·条形码:978750773354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伤寒论现代研究丛刊
内容简介 《方证学习精义 伤寒阔眉》内容简介:中医学作为一门应用技术科学,它的基本条件是将某一特殊对象实践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加以分析、归纳、总结,从中揭示出一定的客观规律.而任何人依据其确切无误的概念——方证,运用于临床,都能够得到相同的可重复性的效果。所谓方证,就是方剂的适应证,更确切的说,是方剂适应证的主证。
《方证学习精义》条分缕析,虽日学习,实乃示人以方证之理,洋洋洒洒,尽归于实证;《伤寒阔眉》增饰仲圣,虽日阔眉,实乃医文两通,无滞无碍,文字无多,一字千金.唯需久读方可受益。
二书风格迥异,却将重点皆落在方证二字上,可谓得临证之精髓。《方证学习精义》一书载方200余首,按笔画繁简排列,每方由方剂组成、药物加减.服用(或运用)方法、用于治疗、运用口诀、口诀图解、治疗病例、类症鉴别等8项内容加以介绍,而以“运用口诀”一项为《方证学习精义 伤寒阔眉》论述的核心所在,可谓执简御繁的成功之作。《伤寒阔眉》融萃古今成就、人我体会于一炉,凭一己之体认,补先贤之所缺,以维护文献之精髓是做学问难为之处。
编辑推荐 《方证学习精义 伤寒阔眉》编辑推荐:《方证学习精义》条分缕析,虽曰学习,实乃示人以方证之理,洋洋洒洒,尽照明于实证。《伤寒阔眉》增饰仲圣,虽曰阔眉,实乃医文两通,无滞无碍文字无多,一字千金,唯需久读方可受益。二书风格迥异,却将重点皆落在方证二字上,可谓得临证之精髓。
目录 一、解表剂
麻黄汤(《伤寒论》)
麻黄加术汤(《金匮要略》)
大青龙汤(《伤寒论》)
桂枝汤(《伤寒论》)
桂枝加葛根汤(《伤寒论》)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伤寒论》)
小青龙汤(《伤寒论》)
射干麻黄汤(《金匮要略》)
木防己汤(《金匮要略》)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金匮要略》)
白芷膏(《验方新编》)
桂枝芍药知母汤(《金匮要略》)
桂枝甘草汤(《伤寒论》)
桂枝二麻黄一汤(《伤寒论》)
桂苓五味甘草汤(《金匮要略》)
桂枝去芍药汤(《伤寒论》)
温肺止流丹(《疡医大全》)
银翘散(《温病条辨》)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
升麻葛根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越婢加术汤(《伤寒论》)
越婢加半夏汤(《金匮要略》)
选奇汤(《万病回春》)
葛根汤(《伤寒论》)
竹叶柳蒡汤(《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荆防败毒散(《摄生众妙方》)
麻黄细辛附子汤(《伤寒论》)
麻黄附子汤(《金匮要略》)
附子泻心汤(《伤寒论》)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伤寒论》)
附子粳米汤(《金匮要略》)
桂枝人参汤(《伤寒论》)
柴胡桂枝汤(《伤寒论》)
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金匮要略》)
二、泻下剂
大承气汤(《伤寒论》)
调胃承气汤(《伤寒论》)
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
大陷胸汤(《伤寒论》)
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
麻子仁丸(《伤寒论》)
加减乙字汤(《勿误药室方函口诀》)
润肠汤(《万病回春》)
胡桃肉方(《中华外科杂志》)
十枣汤(《伤寒论》)
控涎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分消汤(《万病回春》)
禹功散(《儒门事亲》)
三、和解剂
小柴胡汤(《伤寒论》)
柴胡桂枝干姜汤(《伤寒论》)
四:逆散(《伤寒论》)
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痛泻要方(《丹溪心法》)
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甘草泻心汤(《金匮要略》)
三黄泻心汤(《金匮要略》)
木耳散(《医林改错》)
麻黄升麻汤(《伤寒论》)
黄连汤(《伤寒论》)
大柴胡汤(《伤寒论》)
葛根黄芩黄连汤(《伤寒论》)
防风通圣丸(《宣明方论》)
增损双解散(《伤寒瘟疫条辨》)
四、清热剂
竹叶石膏汤(《伤寒论》)
白虎加桂枝汤(《金匮要略》)
白虎加入参汤(《伤寒论》)
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
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
普济消毒饮(《医方集解》)
四妙勇安汤(《验方新编》)
清凉饮(《万病回春》)
三消饮(《温疫论》)
土茯苓复方(《中医临床经验资料汇编》)
西黄丸(《外科全生集》)
走马汤(《外台秘要》)
苦参汤(《金匮要略》)
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
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
苇茎汤(《千金要方》)
黄芩汤(《伤寒论》)
白头翁汤(《伤寒论》)
二母散(《证治要诀类方》)
大泻心汤(《张师八八备忘录》)
三和汤(《伤寒温疫条辨》)
三才封髓丹(《卫生宝鉴》)
豆豉饮(《十一师秘要》)
奔豚汤(《金匮要略》)
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
桂枝加芍药汤(《伤寒论》)
清暑益气汤(《脾胃论》)
荷叶饮(《丹溪心法》)
加味六一散(《伤寒直格》)
当归六黄汤(《兰室秘藏》)
黄连阿胶汤(《伤寒论》)
秦艽鳖甲汤(《卫生宝鉴》)
栀子豉汤(《伤寒论》)
三物黄芩汤(《金匮要略》)
全真一气汤(《冯氏锦囊秘录》)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金匮要略》)
……
五、温里剂
六、补益剂
七、固涩剂
八、安神剂
九、开窍剂
十、理气剂
十一、理血剂
十二、治风剂
十三、治燥剂
十四、祛湿剂
十五、祛痰剂
十六、驱虫剂
十七、外用剂
附录
一、伤寒阔眉
二、病证索引
三、方剂索引
……
序言 赵俊欣先生,河北威县人也。自幼酷嗜读书,学无所不窥。自16岁跻身于中医行列,转拜多师,孜孜以求,术业日进,医学功底笃邃,且文采斐然可观。先时已有《十一师秘要》、《方技谈》等中医学专著问世,皆言之有物、寻之有根之作。今年中秋日,先生寄来书稿两部,日《方证学习精义》、日《伤寒阔眉》。
余览之,《方证学习精义》条分缕析,虽日学习,实乃示人以方证之理,洋洋洒洒,尽归于实证;《伤寒阔眉》增饰仲圣,虽日阔眉,实乃医文两通,无滞无碍,文字无多,唯需久读方可受益。
二书风格迥异,却将重点皆落在方证二字上,可谓得临证之精髓。《方证学习精义》一书载方200余首,按方剂功效分类排列,每方由方剂组成、药物加减、服用(或运用)方法、用于治疗、运用口诀、口诀图解、治疗病例、类症鉴别等8项内容加以介绍,而以“运用口诀”一项为本书论述的核心所在,可谓执简御繁的成功之作。《伤寒阔眉》融萃古今成就、人我体会于一炉,凭一己之体认,补先贤之所缺,以维护文献之精髓是做学问难为之处。赵俊欣先生知难而上,登堂入室,以成此篇,且条例清晰,新旧了然,诚不刊之作。笔者认为,赵先生《伤寒阔眉》之作,颇具乃师张大昌先生《(汤液经)拟补》之遗风也。
文摘 插图:

二、泻下剂
大承气汤
(《伤寒论》)
【方剂组成】大黄40g(后下)、炙厚朴60g、炙枳实5枚、芒硝30g(后下)。
【服用方法】用水2000ml煮厚朴、枳实,煎取800ml,加入大黄,煎取300ml,加入芒硝,煎一二沸,分2次温服。
【用于治疗】感冒、乙型脑炎、痢疾、肝炎、肝昏迷、流行性出血热、伤寒与副伤寒、肺炎、肠梗阻、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阑尾炎、溃疡病穿孔、胃肠炎、胃柿结石、肝硬化、呼吸窘迫综合征、哮喘、肺心病、泌尿系结石、肾衰竭、挤压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脑出血、脑梗塞、精神分裂症、癫痫、遗尿、痛经、闭经、产后腹痛、荨麻疹、皮炎等疾病。
【运用口诀】①腹满而坚、压痛、充实,脉有力,便秘。
【口诀图解】
【治疗病例】
肠梗阻 卫,男,青年。阵发性腹痛,肠鸣音亢进,呕吐,腹胀,无排便排气,小便少,烦躁不安,呻吟呼叫,脉沉紧,腹部坚满、压痛、充实,投大承气汤,1剂显效,2剂治愈。
流行性感冒 白,男,中年。流感,经某医学院研究所诊疗,不愈,刻诊,发热不恶寒,体温40.1℃,头痛,喘息,咽干口燥,腹胀,便秘,脉数紧,舌红苔黑,腹满、坚实、压痛,与大承气汤,1日显效,2日治愈。
【运用口诀】②腹壁软弱,但按其里则坚痛,便秘。
后记 1997年,予于诊余暇光,纂焉《十一师秘要》。
次于2000年夏,在日间繁忙的临床工作之后,每晚秉烛夜书著成《方证学习精义》。
复于2007年春,利用省亲之旅,撰就《伤寒阔眉》。
书稿既成,虽欲布公于世,却苦于无出版机会,《十一师秘要》、《方证学习精义》、《方技谈》等篇渐被尘封矣。
2008年,幸蒙学苑出版社陈辉先生关注,愿将予之数部拙作付梓,笔者顿感天日洞开,欢喜、感激之情岂言辞可及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