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小说 >

呼唤

2010-12-29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呼唤 去商家看看
呼唤 去商家看看

 呼唤


基本信息·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页码:469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3月
·ISBN:7506336278
·条形码:978750633627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Pages Per Sheet

内容简介 《呼唤》讲述了私生子苏格兰人亚历山大不堪忍受家族的欺凌,十五岁离家出走,几经周折到美国淘金:凭着吃苦耐劳和勤奋好学的精神大发其财之后,远涉重洋来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在崇山峻岭深处找到世所罕见、品位极高的金矿。为开发这座金山,和中国人孙楚共同创立“天启公司”。孙楚与旅店老板娘茹贝·康斯特万曾有一段恋情,生下儿子李。李聪明绝顶,被亚历山磊视为义子,送到英国接受最好的教育。为报复使他自幼备受折磨的德拉蒙德家族,已是富甲一方的亚历山大娶十六岁的“堂妹”伊丽莎白·德拉蒙德为妻,希望她为自己生儿育女,接续香火伊丽莎白和亚历山大婚后感情冷淡,生了两个女儿之后,即因身体原因不再生育,夫妻关系名存实亡。亚历山大希望与他相爱一生的情妇茹贝的儿子李能娶他的女儿为妻继承家业学成回国的李却与大他六岁的伊丽莎白相爱陷入重重矛盾的“金山之王”亚历山大回天无力,最终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破石惊天,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他深爱的人们铺平幸福之路。
作者简介 考琳·麦卡洛(1937一):澳大利亚当代著名作家,1977年,她调动自己的全部生活积累,创作出版了呕心沥血之作《荆棘鸟》(The Thorn Birds)。这本书一经出版,便引起轰动,不但旧成电影广为流传而且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皈,成为当代世界最畅销的小说之一,仅平装本版税所得就高达一百九十万美元,创当时美国出版界版税收入之最除享誉世界的《荆棘乌》外,还创作另外十二部长篇小说,一部传记,这本书在西方文坛被誉为“作者继《荆棘鸟》之后最成功的家世小说和爱情传奇”。现与其丈夫居住于澳大利亚南太平洋的诺福克岛。
媒体推荐 书评
“这是一个发生在色彩瑰丽的时代和地方的充满色彩的故事。”
——《书评周刊》

引人入胜,充满情趣,色彩瑰丽,比《荆棘鸟》更美的巨作。
——《出版周刊》

该书一如考琳·麦卡洛以往的创作,以人物刻画细腻,叙述生动感人见
长。书中有那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麦卡洛将你带进那个无比艰难的岁月
,感染你,鼓舞你,使你快乐,并且有所希望。 ——《纽约时报》
编辑推荐 《呼唤》在西方文坛被誉为"作者继《荆棘鸟》之后最成功的家世小说和爱情传奇"。在这部书里,考琳·麦卡洛无情地鞭笞了一百多年前愚昧、落后以及宗教教条编织而成的人性之恶,热情地讴歌了被践踏的文明、被蹂躏的人性所迸发的光彩。《书评》指出:"这是一个发生在色彩瑰丽的时代和地方的充满色彩的人物充满色彩的故事。"其准确地勾勒出《呼唤》一书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目录
译者前言
第一部
一八七二年到一八八五年
一 命运的改变
二 亚历山大大帝的足迹
三 找到了矿脉和新娘
四 家事和出人意料的同盟
五 为人之母
六 “启示录”
七 新的痛苦
八 信
第二部
一八八八年到一八九三年
一 两个含苞待放的姑娘
二 争端
三 灾难
四 生与死
五 男人的世界
六 安娜的多莉
第三部
一八九七年到一九00年
一 浪子回归
二 启蒙
三 石破天惊
四 女医生
五 亚历山大再上战马
……
文摘 书摘
“你堂兄亚历山大写来一封信,要娶个老婆。”詹姆斯·德拉蒙德从一
张信纸上抬起头说道。
伊丽莎白听见唤她到前面的客厅见父亲,就如同当头挨了一棒。这样郑
重其事地召唤就意味着父亲要狠狠地教训她一顿,然后依照“罪过”大小,
接受“适当”的惩罚。哦,她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今天早晨熬粥的时候
搁多了盐;也知道因此而接受什么处罚——从现在起到年底,她喝的粥里不
能放盐。父亲花钱精打细算,绝对不会为哪怕一小撮盐浪费钱财。
因此,伊丽莎白听到这个令人惊异的消息之后,倒背双手,站在那张破
烂的翼状靠背椅前面,大张着嘴,半晌合不拢。
“他想娶琼。真蠢!他以为时光停在那儿原地不动呢!”詹姆斯气愤地
挥了挥手里的信,然后目光从信纸移到最小的女儿身上。阳光从窗口倾泻进
来,洒在伊丽莎白身上,他自己坐在一片阴影之中。“你和别的女人一个样
,不缺胳膊少腿,所以,你去吧。”
“我?”
“你聋了吗?姑娘。是的,你。除了你,这屋里还有谁昵?”
“可是,父亲!如果他想娶琼,就不会要我。”
“从他写信的那个地方的情况看,任何一位品行端正、有教养的年轻女
人都行。”
“他写信的那个地方在哪儿?”她问,知道父亲不会让她看信。
“新南威尔士。”詹姆斯嘟哝着说,他心满意足时才会发出这种声音。
“看起来,你堂兄亚历山大干得不错。在金矿发了点小财。”他说,额头现
出几条皱纹。“或者,”他又变了口气,“至少有足够的钱娶个老婆。”
她最初的惊讶烟消云散,代之以沮丧。“他在那儿娶个老婆不是更简单
吗?父亲。”
“在新南威尔士?他说,那儿的女人不是妓女就是前流放犯,要么就是
从英国去的势利小人。不,他不会找那儿的女人。上次回家,他对珍妮。一
见钟情,当时就向她求婚,结果被我断然拒绝。是啊,我怎么能把珍妮嫁给
闷热拥挤的格拉斯哥一位游手好闲的锅炉学徒工呢?何况她那时刚满十六岁
,就是你现在这个年纪,姑娘。所以,我敢肯定,你在他那儿能派上用场。
他喜欢年轻姑娘。他想娶一个苏格兰妻子,品行无可挑剔,和他有同样的血
统,可以信任。至少,他是这样说的。”詹姆斯·德拉蒙德站起身,从女儿
身边走过,径直走进厨房。“给我泡点茶。”
伊丽莎白把茶叶放到温热的茶壶里,再倒满开水,这时候,詹姆斯已经
拿出一瓶威士忌酒。父亲是个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