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军事 >

当代中国军事思想史

2010-12-29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当代中国军事思想史 去商家看看
当代中国军事思想史 去商家看看

 当代中国军事思想史


基本信息·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页码:509 页
·出版日期:1999年06月
·ISBN:7810415298
·条形码:9787810415293
·版本:第2版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媒体推荐 后记
书稿杀青,即行付梓,并未感到应有的轻松,内心反而平添几分不安。
我们在编辑《毛泽东军事文集》和进行《毛泽东军事思想新论》课题的研究和写作过程当中,就开始有意识地留意有关当代中国军事思想史的文献,并就其中一些问题进行过探讨,积累了一些心得。但选择这样一个题目进行研究,对我们来说,仍有相当的难度。所以,我们没有把本书的立意定得很高,只是想把当代军事思想史中一些重要理论观点提出,把形成的历史线索、发展脉络交待清楚,尽量客观、准确地反映当代中国军事思想史的全貌。尽管此,由于我们理论水平、军事素养、学识等主观因素的局限,书中的论述未必那么精当,体例未必十分严整,主次详略的关系也不见得掌握得十分准确。在材料方面,近年陆续公布了一些档案材料,出版了一些党、国家和军队主要领导人的选集、文集、军事文选以及他们的回忆录、传记等,也出版了以《当代中国丛书》国防军事卷为代表的一大批研究著作,为从事这项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但仍使我们感到掌握的材料有限,对一些问题难以作出详细透彻的说明。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1996年6月写出初稿,后又做过两次大的修改。虽然已经花费了很多心血,付出了极大努力,我们仍感到有许多问题需要继续研究探讨。对这部书,我们宁愿把它看成一次尝试,看成继续研究的一个新的出发点。因此,我们愿意也期望听到广泛和深刻的批评,以便把它完善起来。至于对当代中国军事思想史作全方位的、深层次的理论分析和总结,还有待于将来的进一步努力。
本书“引论”和第一、第二、第三编由于化民撰写,第四编由胡哲峰撰写。初稿草就后,请益于袁德金研究员,他认真审读了书稿,提出了很有见地的修改意见。张家裕、陈继安、单秀法等专家也曾关心和支持本书的写作,给作者很大的鼓励。本书写作过程中,参考和借鉴了大量文献资料和新的研究成果,除见于书末所附“主要参考书目”者外,另有更多的专著和论文难以一一备述,于此向这些著作和论文的作者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我们也感谢《当代中国思想史研究丛书》编委会和河南大学出版社的同志。尤其是这部书稿的一审周祥森、二审龚留柱、三审汪维真诸位先生,审稿时从观点到文字都做了仔细推敲,提出许多中肯的意见,大部分在修改定稿时都采纳了。对他们为此书的出版付出的辛勤劳动,对他们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我们表示由衷的感激和敬佩。

作 者
1998年7月于北京昆明湖畔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中国当代思想史丛书》之一,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关于军事工作的指导思想为研究对象,提出当代军事思想史中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力求尽量客观、准确地反映当代中国军事思想史的全貌。
目录
引论
第一编 由战争走向和平:建国初期的军事思想
第一章 在大进军中发展的战略追击思想
第二章 正确认识和运用现代战争的指导规律
第三章 对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初步探索
第二编 居安思危“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军事思想
……
文摘 书摘
二 启动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关于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国防军的思想,指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军建设的总目标。在进入50年代后,人民解放军在努力完成作战任务和积极参加恢复国民经济、医治战争创伤的同时,按照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的指示和部署,不失时机地转人了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其间,虽然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使我军的各项建设受到一定影响,但由于执行了中央军委“边打边建”的方针,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进程并未中断。抗美援朝战争反映出来的现代化战争的新特点,使全军上下更加深切地认识到进行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必要性,增强了加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紧迫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国防军的事业中。从1950年到1953年,毛泽东和中央军委主要抓了精简整编、组建新的军种兵种、制定条令条例、研制新式武器、实施正规化训练等方面的工作,为我军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理出了一条基本的思路。
(一)实行精简整编,提高部队的整体素质
这是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为我军进行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而采取的重大步骤之一。1950年4月,人民解放军总人数已达550万人。这时解放战争已接近尾声,全国形势已趋稳定,没有必要再支出巨大的经费维持这样庞大的军队。因此,中共中央、中央人民政府和中央军委决定将军队总人数压缩到400万,以减少国家开支。整编的方针是,压缩陆军,尤其是步兵员额,加强空军、海军及各特种兵部队。同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布人民解放军复员150万人的决定。这是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精简整编。通过这次整编,陆军压缩、精简17.1%,海军、空军及特种兵部队总兵力发展到六十多万人。
当时任代理总参谋长的聂荣臻具体负责组织复员工作。他在1950年5月的全军参谋会议上和7月的全国民政会议上,详细阐明了进行整编的理由和意义。第一,整编是为了减轻国家财政负担。聂荣臻指出,随着全国形势的胜利发展,人民解放军的数目扩大到了550万人。当前我们要搞经济建设,有这么庞大的军队,确实是国家财政上一个很大的负担。我们处在这种困难底下,必须要想出一切办法来克服它。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讲,特别是从恢复国家经济与发展上看,整编与缩编我们的军队是完全必要的。就是从今天整个国际形势及国内情况看亦不必保留五百五十多万人的部队。第二,整编是加强和巩固国防的需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