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接触器:原理、应用及发展前景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膜接触器:原理、应用及发展前景 |
 |
|
 |
膜接触器:原理、应用及发展前景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页码:234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122034801/9787122034809
·条形码:978712203480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膜接触器:原理、应用及发展前景》第一次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各种膜接触器的基本概念、膜材料及其性能、膜组件的结构和设计、主要操作参数、传质速率的计算以及在工业上的应用和发展前景,涉及膜气提器、膜洗涤器、膜萃取器、支撑液膜、膜蒸馏、渗透蒸馏、膜乳化器和相转化催化等各种类型的膜接触器。
《膜接触器:原理、应用及发展前景》可供水处理、食品、医药、化工等行业中从事膜相关研究、开发、应用的科研技术人员和高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参考。
目录 第1章膜接触器的基本原理1
11膜接触器操作概述1
111膜气提器、膜洗涤器和膜萃取器4
112支撑液膜5
113膜蒸馏7
114渗透蒸馏9
115膜结晶器10
116膜乳化器10
117相转化催化10
12膜接触器的优点与不足12
参考文献14
第2章膜材料18
21简介18
22制膜聚合物18
23制备方法20
231烧结法20
232拉伸法20
233径迹刻蚀法21
234模板浸取法21
235相转化法22
24膜改性32
241铸膜液中的添加剂32
242使用共聚物33
243复合膜33
244表面改性分子35
25无机膜35
26膜表征35
261接触角测试36
262Goodvan OssChaudhury方法37
263接触角和润湿度38
264穿透压38
265显微技术39
266微孔膜的孔径分布41
27孔径分布对跨膜通量的影响46
28膜蒸馏系数的估算47
参考文献49
第3章膜组件的结构与设计54
31简介54
32膜接触器中的膜组件54
33中空纤维组件的理论研究56
34新型膜组件57
35组件排列59
36商品膜组件60
参考文献62
第4章气液体系65
41简介65
42传质方程65
421疏水膜65
422亲水膜67
423部分湿润膜和疏水亲水复合膜68
424微孔致密复合膜69
425分传质系数73
参考文献78
第5章液液萃取81
51简介81
52传质方程81
521疏水膜81
522亲水膜83
523部分润湿膜和疏水亲水复合膜84
524变分配系数87
525分传质系数88
526Wilson作图法88
参考文献90
第6章膜蒸馏与渗透蒸馏92
61膜蒸馏的操作原理92
62传质推动力94
63质量传递97
631传质:边界层传质阻力98
632传质:通过膜的传递100
64热量传递102
641传热:热阻模型102
642传热:边界层热阻103
643传热:膜自身的热阻105
65直接接触式膜蒸馏106
66真空式膜蒸馏(VMD)110
67气体吹扫式膜蒸馏(SGMD)112
68气隙式膜蒸馏(AGMD)114
69渗透蒸馏(OD)117
610热耦合渗透蒸馏119
参考文献121
第7章膜结晶127
71溶液结晶简介127
72膜结晶器128
73产品表征:晶体粒度分布129
74膜的作用:非均相成核130
75膜结晶器的结晶动力学134
参考文献136
第8章膜乳化139
81膜乳化简介139
82膜乳化理论141
83膜参数的影响144
84膜阻力146
85液滴直径测试148
86表面活性剂的作用149
87典型的膜乳化装置152
88跨膜压力152
89分散相和连续相的错流通量154
参考文献155
第9章支撑液膜160
91简介160
92促进传递160
93传质方程163
931无载体膜164
932荷载体膜165
94主要的潜力及缺点165
95改进支撑液膜稳定性的研究167
951固定载体膜167
952复合膜168
953液膜凝胶化168
954界面聚合168
955等离子体聚合169
956微胶囊液膜169
957双连续微乳液膜170
958载体溶液的对流流动170
959支撑层重浸渍170
9510中空纤维封闭液膜171
参考文献172
第10章伴随化学反应的传质177
101简介177
102中空纤维膜上的气体吸收和反应177
1021类型一:一级不可逆反应179
1022类型二:二级不可逆反应180
1023实际应用举例181
103三相中空纤维接触器183
104传质催化185
1041膜上的非均相催化反应动力学185
1042酶催化188
参考文献192
第11章膜接触器的应用194
111简介194
112液体处理194
1121控制液体中的溶解性气体194
1122回收芳香物质196
1123废水处理197
1124金属离子萃取198
1125液液萃取199
1126萃取发酵200
1127应用渗透蒸馏和膜蒸馏浓缩水溶液200
113气体处理204
1131脱除酸性气体204
1132脱除挥发性有机物206
1133脱除SO2和汞206
1134烯烃和烷烃的分离207
1135空气除湿207
1136其它应用207
114相转化催化、膜乳化器、膜结晶器以及集成膜过程脱盐208
1141相转化催化208
1142膜乳化器210
1143膜结晶器211
1144集成膜脱盐系统211
115其它应用213
116商业化应用214
参考文献217
……
序言 在膜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中,各种膜过程不断涌现,如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反渗透、微滤、超滤、纳滤、电渗析和渗透蒸发等。在这些膜过程中,组分由于通过膜的传质速率不同而被分离。此外,膜还与传统的基于相平衡理论的分离方法如萃取、吸收、蒸馏、结晶等结合,衍生出膜萃取、膜吸收、膜蒸馏、膜结晶等新型膜过程,其中膜的作用是为组分在两相之间的传质提供接触界面,这些单元被统称为膜接触器。不同的膜赋予传质界面不同的特性。由于膜所具有的特点及其与传统过程相结合所产生的强化优势,膜接触器可与传统的化工分离过程相竞争,随着研究的深入,它已充分展示出在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等领域中的广阔应用前景。在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今天,膜科学技术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途的高新技术之一。本书是目前膜接触器研究领域的第一本专著。原著第一作者恩瑞克·德利奥里是意大利卡拉布里亚大学教授兼意大利科学院膜技术研究中心(ITMCNR)主任,现担任欧洲膜学会名誉主席,是国际上最早提出集成膜过程(Integrated Membrane Processes)的学者之一,也是集成膜和膜接触器技术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他所领导的研究团队在集成膜和膜接触器领域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十分活跃,这本书即反映了这个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成果和发展趋势,出版后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重视和好评。本书详尽介绍了膜接触器的原理、相关过程和应用特点,包括膜气提器、膜洗涤器、支撑液膜、膜蒸馏、渗透蒸馏、膜结晶器、膜乳化器和相转化催化的原理、相平衡关系、传质传热机理、膜材料、膜组件设计及其应用等。全书内容丰富,既有大量的基础理论与分析,又列出了翔实生动的应用实例,可作为膜领域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厂商的参考书以及研究生教材。本书第1、4、5、7、8章由李娜翻译,第2、3、9、10章由贾原媛翻译,第6、11章由苏学素翻译。全书由李娜统稿,由焦必宁审校。克里斯科利博士向我们提供了原著中所有照片的原始图片,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尚雁、覃小焕、郭云飞、温彦跃等也参与了部分工作,在此一并致谢。正是出于对膜研究领域的热爱,以及对该书内容的浓厚兴趣和关注,使得我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该书的翻译工作中。在翻译过程中,我们一直与原著作者保持联系和沟通,力求翻译忠实于原著,同时尽量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德利奥里教授还特意为中文版撰写了序言,在此,我们对德利奥里教授的鼓励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的出版得到国家农业部、重庆市、中国农科院以及中国意大利科技合作等项目的资助。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持原著图表和数据的准确性,中文版仍然沿用了原文中的计量单位。对于部分非法定计量单位(如atm,ppm等),在文中第一次出现处用“注”的形式做了换算。由于译者水平有限且时间仓促,译文可能存在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文摘 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