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净土集
|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弥勒净土集 |
 |
|
 |
弥勒净土集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页码:74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3月
·ISBN:9787508051185
·条形码:978750805118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弥勒净土集》内容为:净土法门是诸佛为度化现生中未能成就道业,又不愿命终后再枉受轮回之苦的众生所设的真实大方便门,目的是使众生于净土中见悟佛法,得证不退转果位。法门之间本无高下优劣之别,十方净土有愿皆得往生,众生应该选择最契合自己的净土法门,建立正确信解,精进修持。当值此时,我认为,弥勒法门最为契机。弥勒法门在中国佛教发展历史的早期最为流行,它的优点,释尊在《佛说弥勒菩萨发愿王偈》中曾告诉阿难:“当知慈氏菩萨摩诃萨,如此以实善巧修净行业,道路平顺,而获无上菩提,成等正觉,成就真实大方便门。”
作者简介 陈泉州,法号满一,现任石家庄市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菩提心》杂志创刊人、主编,政协河北省、石家庄市委员会委员、常委。
早年依止十世班禅大师,后依止四川白玉县亚青寺阿秋喇嘛修学大圆满法。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佛法尤其是密乘大圆满的研究、实证与弘传,在国内外进行过数百场公开佛学演讲。2005年被印证为大圆满成就者,并被授予大圆满传法资格。
编辑推荐 《弥勒净土集》介绍了:弥勒菩萨的由来与应化事迹,弥勒信仰的传人与弥勒法门的修学,弥勒净土殊胜庄严与经典依据。
目录 弥勒菩萨概说
弥勒菩萨简介
弥勒名号的由来
弥勒菩萨的双重身份
弥勒菩萨与慈心三昧
有关弥勒授记成佛的记载
弥勒兜率净土的由来
弥勒信仰的形成及传播
弥勒菩萨与唯识宗
有关弥勒菩萨的经典
弥勒菩萨的应化事迹
附录:弥勒菩萨本末大事因缘记
弥勒信仰的兴起
弥勒信仰的传人
弥勒净土的信奉者
弥勒像之塑造
弥勒信仰之式微
朝鲜和日本弥勒信仰的兴起
人间净土思想之发端
众说纷纭的弥勒道场
弥勒净土的殊胜庄严
弥勒净土最能体现大乘精神
弥勒净土的胜妙庄严
兜率十胜论
弥勒净土之考辩
兜率陀天之时间观
弥勒净土法门的修学
如何求生弥勒净土
如何才能值遇龙华三会
详述弥勒净土之修学
弥勒净土修学仪轨
称念弥勒名号之利益
修学成就的判别
弥勒法门简论
弥勒净土信仰
弥勒净土简修仪轨
慈心三昧简修法
弥勒佛简要修法
鸿慈大愿慈济众生
弥勒法门研究
兜率净土与十方净土之比较
怎样赴龙华三会
弥勒思想的展开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
兜率天上师瑜伽修法仪轨
兜率天上师瑜伽修法仪轨导论
往生弥陀净土、兜率净土修持难易比较
显密融通兜率净土观
上生兜率净土的胜义和行法
弥勒法门圣贤录
无著菩萨
世亲菩萨
道安法师
傅大士
法遇法师
昙戒法师
法显法师
玄奘法师
窥基法师
戒贤论师
竺僧辅法师
智凯大师
智唏禅师
灌顶禅师
玄朗法师
义净法师
大乘灯法师
妙莲法师
恒超法师
法兴法师
义忠法师
岑阁梨
玄藻尼师
净秀尼师
惠仙法师
继伦法师
道法禅师
道宣律师
憨山大师
诠明法师
虚云老和尚
太虚大师
五百童子造塔,报生兜率闻法
阿底峡尊者
宗喀巴大师
小孤萨罗
弘法大师
弥勒艺苑
第一篇 造像
第二篇 楹联
第三篇 偈颂
有关弥勒菩萨的重要佛典和注疏
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
佛说观弥勒菩萨下生经
佛说弥勒成佛经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
佛说弥勒来说经
观弥勒菩萨上生经疏
弥勒下生经疏
佛说弥勒成佛经疏
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讲要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经讲记
……
序言 净土法门是诸佛为度化现生中未能成就道业,又不愿命终后再枉受轮回之苦的众生所设的真实大方便门,目的是使众生于净土中见悟佛法,得证不退转果位。法门之间本无高下优劣之别,十方净土有愿皆得往生,众生应该选择最契合自己的净土法门,建立正确信解,精进修持。当值此时,我认为,弥勒法门最为契机。
弥勒法门在中国佛教发展历史的早期最为流行,它的优点,释尊在《佛说弥勒菩萨发愿王偈》中曾告诉阿难:“当知慈氏菩萨摩诃萨,如此以实善巧修净行业,道路平顺,而获无上菩提,成等正觉,成就真实大方便门。”弥勒法门的特点简括有如下两大方面:
其一,有特殊的殊胜,用方便的说法可以概括为四个词:殊缘、普范、简易、保险。
殊缘:兜率天在欲界天第四层,算得上同处同界,不仅离我们世间很近,而且弥勒菩萨当来此土作佛,教化此土众生,特现兜率净土与此界众生结缘,专摄此土欲界众生,娑婆众生修持弥勒法门最易得度。相对而言,其他净土泛摄十方众生,故我们应发愿往生与缘份最深、距离最近的兜率天。
文摘 三十、入城转法轮
时弥勒佛共穰怯王,与八万四千大臣诸比丘等,并无数天龙八部,人翅头末城。足蹑门阃,六种震动,阎浮提地化为金色;大城中央,其地金刚。有过去诸佛所坐金刚宝坐,自然涌出,天于空中雨大宝华,龙王作众伎乐,用供养佛。佛于此座转正法轮,谓是苦:苦圣谛,谓是集;集圣谛,谓是灭;灭圣谛,谓是道;道圣谛;并为演说三十七品助菩提法,亦为宣说十二因缘……
尔时大地六种震动,如此梵声闻于三千大千世界,复过是数,无量无边。……时四天王各各将领,无数鬼神高声唱言:“佛日出世,降注甘露!世间眼目今者始开。普令天地一切八部,于佛有缘皆得闻知。”
三十一、万众出家
复有八万四千诸婆罗门聪明大智,于佛法中亦随大王出家学道;复有长者名须达那,今须达长者是,亦与八万四千人俱共出家;复有利师达多富兰那兄弟,亦与八万四千人俱共出家;复有二大臣,一名梵坛朱利,二名须曼那,王所爱重,亦八万四千人俱,子佛法中出家学道;转轮王宝女,名舍弥婆帝,今之毗舍怯母是也,与八万四千彩女俱共出家;穰怯王太子,名天金色,今提婆婆那长者子是,亦与八万四千人俱共出家;弥勒佛亲族婆罗门子,名须摩提,利根智能,今郁多罗善贤比丘尼子是,亦与八万四千俱,于佛法中俱共出家;穰怯王千子,唯留一人用嗣王位,余九百九十九人,亦于佛法中俱共出家。主藏臣长者,其名日善财,并与千眷属,亦来求出家(主藏出家句从义净译本增人)。如是等无量亿众,见世苦恼,五阴炽然,皆于弥勒佛法中俱共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