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社科 >

后现代视域下本雅明消费文化理论研究

2010-12-24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后现代视域下本雅明消费文化理论研究 去商家看看
后现代视域下本雅明消费文化理论研究 去商家看看

 后现代视域下本雅明消费文化理论研究


基本信息·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页码:16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209050299/9787209050296
·条形码:978720905029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后现代视域下本雅明消费文化理论研究》以本雅明消费文化理论为基础,从后现代视域审视消费文化中艺术、审美及其主体精神的存在状态,以此勾勒出消费文化的基本景观。第一章主要讲述本雅明创建消费文化理论研究的新方法论,即凝固的辩证法。它又称为辩证意象,是将意象、凝固和梦幻等相结合的辩证法。
第二章主要探讨本雅明消费文化理论中艺术观的形成及其特征。本雅明从马克思的物质生产理论出发,建构艺术技术革命论。灵韵是本雅明创造的一个有关传统艺术的审美范畴。它是指事物内在所具有的独有气质和秉性,是事物内在的灵魂,是艺术神学的再现。随着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艺术灵韵消逝,艺术观念被改变,形成新的艺术话语空间即后现代艺术话语空间。
第三章主要研究本雅明消费文化理论中的美学观。惊颤是一种断裂的瞬间体验方式,主要从心理学、社会学和艺术学的角度具体阐释惊颤的含义。并在与传统艺术美学和现代艺术美学的比较中突出惊颤作为后现代美学的基本特征。在探究惊颤形成的社会文化语境基础上,论述惊颤成为后现代美学构成法则的必然性。最后在以影像为主导的后现代文化景观中,阐释惊颤美学的后现代表现形式。
第四章主要探讨本雅明在消费文化的语境中,建构后现代主体精神。在对本雅明《拱廊计划》的研究中,论述资本主义的生产机制和主体形象,以“商品拜物教”为主题,对消费文化审美幻象进行批判,建构乌托邦的大众文化理论;通过对大众双重属性的阐述,将其确立为当代历史和审美的主体;通过对游手好闲者生存现状的分析,将其视为大众话语权力的确立者,以此完成对后现代主体精神的建构。
编辑推荐 《后现代视域下本雅明消费文化理论研究》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目录
内容提要
绪论
第一章 凝固的辩证法:本雅明消费文化研究的方法论
第二章 艺术神话的破灭——消费文化中艺术的归属
第一节 本雅明艺术技术革命论的建构
第二节 灵韵:艺术神学的再现
第三节 机械复制艺术:艺术神话的破灭

第三章 惊颤——消费文化中美学的重构
第一节 惊颤:断裂的瞬间体验
第二节 惊颤美学形成的社会文化语境
第三节 惊颤美学的后现代表现形式

第四章 大众话语权力的确立——消费文化中主体精神的构建
第一节 城市:消费文化审美幻象和政治幻象的滋生地
第二节 大众——历史的主体
第三节 游手好闲者:大众话语权力的确立者
结语
参考文献
……
文摘 第一章 凝固的辩证法:本雅明消费文化研究的方法论
本雅明创建了凝固的辩证法。这种辩证法既非黑格尔和马克思发展运动的辩证法,也非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而是将意象、凝固和梦幻相结合的辩证法,是充分体现他的整个哲学思想和创作原则的辩证法。
一、凝固的辩证法(Dialecticsata Standstill)的含义
凝固的辩证法又被称为辩证意象(DialecticImages),对这一方法的论述集中体现在本雅明的《N档案:知识论/进步论》和《历史哲学论纲》中。本雅明的“拱廊计划”研究是这一方法的具体文本实践。他对于历史的反思不是凭空编织思想,而是以现存文本为基础,通过微观凝思,将时间凝结在当下,辩证法在意象中定格、停顿,直接指向瞬间消逝的永恒意象,借此将事物恢复到原初状态。辩证意象既是自然的形象,也是历史的隐喻,既具有自然性、神秘性,又具有思辨性、历史性。“然而这种惊叹宣示了对辩证阐释、神话和意象之间关系的最深刻洞见的产生。因为在辩证法中,自然并不是以永恒的生命和在场而胜出。辩证法在意象中定格,并且,在近代历史语境中,它引用神话的事物作为早已逝去东西的例证:自然即原初历史(Urgeschichte)。”凝固的辩证法是瞬间与永恒、过去与当下、自然与历史、梦想与现实相结合的辩证法,是客体自身形象地再现的方式或方法。
在辩证意象中,意象是物质外壳的代表,是哲学反思的结果,是世俗启迪的产物,是自身觉醒的标志,“意象与现象学的'本质'之间的区别在于它们的历史标志。(海德格尔徒劳地寻求抽象地借助'历史性'来为现象学挽救历史。)必须将这些意象与'人文科学'的范畴全部区别开来,与所谓习俗、风格等区别开来,因为意象的历史标志并不只表明它们只属于某一特定时间,而是表明它们在某一特定时间才开始具有可辨性,的确,这种'可辨性'构成了其内在运动的一个特定的关键点,每一个当下都由那些与之共时的意象所决定;每个'当下'都是一个特定的可辨识性的当下。在这个当下中,把真理归咎于爆破点的时间。”本雅明对于海德格尔抽象的现象学存在的“历史性”给予了否定,将意象和历史结合在某一“可辨识性”的时刻,也就是将意象从历史的连续体中抽离出来,定格在“可辨识性的当下”,对其进行重新阐释,从而使得真理从中爆破出来。那么可辨识的时刻是什么时刻?“对过去的捕捉仅仅是作为在可辨识的时刻下顷刻之间闪现的形象,它永远不会再出现。”它是指危急的时刻或紧急状态,是永远不会重现的时刻,是辩证意象停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