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胜各族自治县概况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龙胜各族自治县概况 |
 |
|
 |
龙胜各族自治县概况 |
 |

基本信息·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页码:26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9787105086306
·条形码:978710508630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
内容简介 《龙胜各族自治县概况》是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之一。《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是20世纪80年代编辑出版的。该《丛书》的问世,对于增进各方面对民族自治地方以及各民族的了解,促进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受到了各方面的欢迎和好评。《丛书》问世以来,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各方面情况有了新的变化,为了总结民族自治地方各项事业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进一步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国家民委决定修订、再版《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并将其列为国家民委重点科研项目之一。
本次修订,在基本保持原貌,统一体例、版本,增加新内容的总原则下,以补为主,重点补充改革开放以来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内容。对新成立的自治地方进行补写。修订和补写的概况计有自治区概况5本、自治州概况30本、自治县(旗)概况120本。修订后的《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将更全面系统地反映当地历史、地理、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展示山川风貌、物产资源、建设成就和发展前景。
编辑推荐 《龙胜各族自治县概况》是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第一章 地理环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
第二节 自然资源
第三节 人口与民族
一、人口
二、民族
第四节 行政区划
第五节 名胜古迹
第二章 建置沿革与社会变革
第一节 历代的建置沿革
第二节 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第三节 土地改革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改造
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五节 改革开放
第三章 民族区域自治
第一节 自治地方的建立
第二节 自治机关的建设
第三节 法制建设
一、自治条例的制定
二、政法机构的建设
第四节 民族关系
第五节 人民生活
一、农民生活
二、职工生活
三、居民生活
四、物价
第四章 农业
第一节 农业
一、管理机构
二、耕地
三、中低产田改造
四、劳动力
五、农村经济体制
六、产业结构调整
七、农业产业化
八、粮食生产
九、科技推广
十、水果、茶叶
十一、经济作物
第二节 林业
一、机构设置
二、林业发展
三、生态保护
四、林业经济
第三节 畜牧水产业
第四节 水利
一、水资源
二、水利工程
三、引水工程
四、蓄水工程
五、提水工程
六、人畜饮水工程
七、防洪工程
第五章 工业
第一节 能源生产
一、电力生产
二、重点工程
三、电力供应
四、电网建设
五、电气化建设
六、电气化成果
第二节 工业企业
一、工业体制
二、工业结构
第三节 特色工业
一、矿产工业
二、林木加工业
第四节 民族传统工业
一、民族传统工艺品制作
二、传统植物油料加工
三、传统酒类加工
第六章 交通通信
第一节 公路
第二节 邮政
第三节 电信
第四节 移动电话
第七章 财政金融
第一节 财政
第二节 税收
一、1984-1993年的税制体系
二、1994年税制改革后的税收体系
第三节 金融
第四节 保险
第八章 贸易
第一节 国内贸易
第二节 对外贸易
第三节 民族贸易
第四节 集市贸易
第九章 旅游
第一节 旅游资源
第二节 龙胜主要旅游景点
第三节 旅游服务与设施
第四节 旅游经济
一、旅游业对GDP的贡献
第十章 对外开放
第十一章 社会事业
第十二章 城乡建设
第十三章 环境保护
后记
修订后记
……
序言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记录了中国55个少数民族从起源至21世纪初的历史发展进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荟萃了大量原始的、鲜活的、极其珍贵的资料,是一部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大型综合性丛书,是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出版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为了摸清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状况,抢救行将消失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料,1953年,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和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进行全国性的民族识别调查,1956年又开始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文摘 第一章 地理环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
龙胜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地处越城岭山脉西南麓,桂湘边陲。东临资源、兴安县,南接灵川、临桂县,西南与永福、融安县接壤,西与融安、三江侗族自治县为邻,北和西北分别与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毗连。地处东经109°43′28″-110°21′14″,北纬25°29′21″-26°2′10″,全县总面积2538平方千米,境内南北最大纵距78千米,东南最大横距60千米。县城龙胜镇,距自治区首府南宁;452千米,距桂林市人民政府驻地78千米。
龙胜气候属中亚热带温湿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8.40℃,最高气温一般为37℃(极端最高气温的2003年7月23日达38.9℃),最低气温一般为-2℃(极端最低气温的1999年1月28日为-3.7℃),全年无霜期250~300天。龙胜地处南北暖湿与干冷气流的交锋地带,春夏之交雨水连绵。由于境内山岭连绵起伏,层峦叠嶂,常降地形雨,秋日亦常细雨霏霏,因此县境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达1.592毫米,是我国年平均降雨量629毫米的2.53倍。降雨时间多在每年的4-8月间,正值农作物生产季节。
后记 修订《龙胜各族自治县概况》是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的一项重要工作,龙胜各族自治县县委和人民政府极为重视,于2006年4月成立修订《龙胜各族自治县概况》编辑委员会,由自治县县长杨通鸣任主任,原自治县副县长侯秋英、原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杨海标任副主任,县直各有关单位的主要领导任编委。6月23日由时任自治县副县长的王茂超主持召开修订《龙胜各族自治县概况》工作会议,会议对修订工作作了具体安排和部署。7月开始工作,该书在基本保持1985年出版的《龙胜各族自治县概况》原貌的基础上,对一些章节进行修订和增补,重点补充改革开放以来的内容。由潘鸿祥(壮族)执笔写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节、第四节、第五节,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吴兴强(苗族)写第二章第三节、第四节;龙政(侗族)写第一章第三节,第二章第五节,第三章第四节,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廖修革(壮族)写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节;第三章第三节由潘鸿祥(壮族)、龙政(侗族)共同编写;沈家旺(苗族)写第三章第五节;农业局写第四章;吴子雄(侗族)写第五章;黄仁斌(侗族)写第九章;白家卿写第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