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
建筑机械与电气设备(第9版)(精装) |
 |
|
 |
建筑机械与电气设备(第9版)(精装)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页码:1774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4月
·ISBN:7561120494
·条形码:9787561120491
·版本:9
·装帧:精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外文书名: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for buildings
内容简介 《建筑机械与电气设备(第9版)(精装)》一直致力于为广大环境控制系统设计师生、专业人士提供最全面、最先进的设计理论和操作实务。自1935年第一次出版至今不断更新、修订,已先后再版九次。书中涵盖了各种建筑的机械与电气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设计指导方针和详细流程。《建筑机械与电气设备》一书每次再版都将最先进的工艺、设计趋势、相关法规和区域限制收录其中。为了方便读者查找信息,书中引用了1500多幅高质量的图解、表格和照片。
可持续性是一个贯穿建筑始终的重点问题,在第九版中编者加入了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保护;室内空气质量控制;建筑物声学最新研究成果等一系列最新资料。
作者简介 本杰明·斯坦,作为一名高级顾问工程师在环境控制系统设计方面已从业50多年,曾在耶路撒冷B'Zelel环境设计学院担任副教授。
媒体推荐 书评
半个多世纪以来,《建筑机械与电气设备》已成为全世界建筑公司和学习、参与环境控制系统设计师生们的必备参考和设计首选。本书因涉及内容广泛、表达清晰并及时反映最新设计趋势与设计发展程度,曾两次在国际建筑书籍出版大会上受到美国建筑师联合会的褒奖。
编辑推荐 《建筑机械与电气设备(第9版)(精装)》因涉及内容广泛、表达清晰并及时反映最新设计趋势与设计发展程度,曾两次在国际建筑书籍出版大会上受到美国建筑师联合会的褒奖。 半个多世纪以来,《建筑机械与电气设备》已成为全世界建筑公司和学习、参与环境控制系统设计师生们的必备参考和设计首选。
目录 第一部分 能量综述
第1章 建筑物系统设计的范围
1.1 建筑物和场地
1.2 建材资源
1.3 能源
1.4 运输系统
1.5 信息系统
1.6 设计策略的可持久性
1.7 设计面临的挑战
参考文献
第2章 气候、舒适度及设计方案
2.1 人体
2.2 舒适
2.3 气候
2.4 散热的设计策略
2.5 供热的设计策略
2.6 综合策略
参考文献
第3章 场地和能源
3.1 气候中的气候
3.2 场地的分析
3.3 场地设计策略
3.4 直射阳光和日光
3.5 声音和空气
3.6 雨水和地下水
7 植物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热力控制
第4章 热量流动
4.1 建筑物的围护结构
4.2 连接器、滤器和屏障
4.3 开关器和用户的选择
4.4 热量传递、一季节与建筑物
4.5 通过固体的传热
4.6 通过空气的传热
4.7 通过不透明建筑物围护结构的热量传递
4.8 通过窗户和天窗的热流
4.9 潮气与渗入
参考文献
第5章 供热与制冷设计
5.1 问题的构成
5.2 分区
5.3 日照指南
5.4 被动太阳能供热设计准则
5.5 夏季得热量准则
5.6 被动式制冷的准则
5.7 日照、被动式太阳能供热及制冷的再结合
5.8 最不利时段内的热损失计算
5.9 供热季节里燃料耗量的计算(常规建筑物)
5.10 被动式太阳能供热性能
5.11 热负荷(冷却负荷)的近似计算方法
5.12 湿度测定法
5.13 每小时热负荷(冷却负荷)的详细计算
5.14 被动式制冷计算程序
参考文献
第6章 室内空气质量
6.1 污染源及其后果
6.2 预测室内空气质量
6.3 为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而划分区域
6.4 被动式的和低能的通风方式
6.5 提高室内空气质量的设备
参考文献
第7章 小型建筑物的暖通和空调
7.1 对机械设备需求的述评
7.2 暖通和空调系统(HVAC):典型的设计程序
7.3 设备位置和辅助设施的布置
7.4 小型建筑物的系统控制器
7.5 制冷循环
7.6 只进行冷却的系统
7.7 只进行供热的系统
7.8 供热与制冷系统
7.9 湿度与制冷
参考文献
第8章 大型建筑物的暖通和空调系统
8.1 暖通和空调系统以及建筑物的安排方式
8.2 暖通与空调(HVAC)系统的类型
8.3 中央设备
8.4 空间内的空气分配
8.5 全空气暖通和空调系统
8.6 空气和水系统
8.7 全水系统
8.8 区域型供热和制冷系统
8.9 热电联产系统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水与废弃物
9.4 雨水
9.5 收集和储存
9.6 fl雨水和现场规划
9.7 部件
参考文献
第10章 供水
10.1 水质
10.2 过滤
10.3 消毒
10.4 其他水处理方法
10.5 水源
10.6 热水系统与设备
10.7 卫生器具与节水
10.8 器具的可接近性和隐私性
10.9 水的分配
10.1 0管道、管材、管件及控制装置
10.1 1水管的尺寸确定
10.1 2灌溉
参考文献
第11章 水与废物
11.1 无水大便池和小便池
11.2 排放原理
11.3 管道、配件和附件
11.4 家庭排废管道系统的设计
11.5 较大建筑物废水管道的设计
11.6 单体建筑物的就地污水处理
11.7 多层建筑的就地污水处理
11.8 大型污水处理系统
11.9 再循环水和可再利用废水
11.1 0雨水的处理
参考文献
第12章 固体废物
12.1 废物和资源
……
第四部分 消防设施
第13章 消防设施
第五部分 电
第14章 电的基本原理
第15章 电力系统和器材 布线和分线槽
第16章 电气设备的选择与应用
第17章 电布线设计
第六部分 照明
第18章 照明基础
第19章 光源:特点及应用
第20章 照明设计
第21章 照明的应用
第七部分 信号系统
第22章 信号系统
第八部分 运输工具
第23章 垂直运输工具:载客电梯
第24章 垂直运输工具:专述
第25章 自动楼梯和自动步道
第九部分 声学
第26章 建筑声学原理
第27章 封闭空间中的声音
第28章 建筑物噪音控制
第十部分 附录
索引
……
序言 自从1935年第一版“建筑机械与电气设备”问世以来,大约已经经过了4代人的努力。在本书初诞生时,其尺寸为5.7 英寸×8.9 英寸(145厘米×226厘米),共429页。现在我们已经有了第9版,其尺寸为7.5 英寸×lO英寸(19l厘米×254厘米),差不多1800页,容量增加了420%。这其中增加了许多新内容,但也有少数内容被删减了。现在通常使用计算机来进行系统设计;设备和分配系统也已经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机械制冷已变成平常的事情;燃料源也发生了改变(在1935年,煤占美国燃料源的一半)。在最近的几版中,本书已逐渐在“如何使用”的章节中增加了使用原理的内容。
在本书中的大多数章节涉及到能耗问题。北美已经从最初对可再生能源(风力、水力和马力)的消耗转向今天的不可再生的石化燃料的消耗,同时也极大地增加了能源的总消耗量和人均消耗量。这种结果导致了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空气和水质量的恶化),这促使人们开始努力改变这种恶化趋势。政府的规定就是这种努力的表现,但本书强调对可替代燃料和设计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多的现象表明全球正在逐渐变暖。虽然我们还搞不清楚由于能耗大量地增加所造成的能量释放和在大气中CO,气体的激增究竟是如何对全球变暖造成直接影响的,但非常清楚的是,随着所有建筑物今天对不可再生能源的表现,全世界石化燃料的供应正在日益减少。我们的建筑物目前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在未来具有全球性的后果。我们有关机械和电气系统的设计必须考虑如何最好地应付这种情况。这样,就地可取的能源——日光、被动式太阳能供热、被动式制冷、太阳能水加热、雨水、废水处理、光电电能以及传统的非本地能源网络(天然气管网、石油管网、电网、水管网和下水管网)将在本书中重点论述。就地处理工艺是区域性强、劳动力密集型的工艺,他们的首次费用投入大,需要多年才能收回成本。对就地能源的使用要求我们超越建筑物的范围来看待,像对待建筑物内部的机械和电气空间和系统那样对我们的建筑物给予充分的关注。
在本书过去的版本中,另外一种趋势显露出来。我们已经将供热、制冷、水力和电力的所有能源集中起来的系统转变成支持本地化的生产控制系统。数控系统的完善性对这种趋势已形成了一种支持。另一种支持则来源于多用途的建筑物,它们的使用期是分段的,并且与变化的工作时间结合在一起,这种变化的工作时间导致在周末只是部分地被使用。造成系统不集中的另一个因素就是员工的满意程度,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生产率随着个人对工作环境满意度的提高而提高。归根结底,住所正逐渐被作为办公场所来使用,我们的通信网络已经使之成为可能。这样,当我们的住所设计得更为复杂时(办公室照明、分区供热、制冷、增加水管线、隔音),我们的工作环境变得更具有个性和吸引力。
文摘 插图:

1.5信息系统
由于信息系统的发展,机械和电气设备的控制已变得更为“善解人意”。随着“智能房间”、“智能建筑物”以及“智能设备”的出现,现在能从远方控制一系列建筑物系统,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供热或制冷,使闲置的建筑物节能。在收到外出的建筑物使用者事先从远方发来的信号之后,在他们到达时,建筑物就可以把房屋调整到温度适宜的程度。对于一个处于完全使用中的建筑物而言,一些区域需要供热,另一些区域需要制冷,一些区域有阳光,而另一些区域没有阳光,在无人介入的情况下,一个自动化中心操作系统便可以综合控制新鲜空气量、操纵遮光设备的进光量、以及电气照明的强度,使该建筑物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的可再生能源。
纽约州的阿尔巴尼郡机场使用自动控制系统来调节从它巨大的中央天窗得到的太阳能(图1.7)。计算机监控着室内外的温度,跟踪着太阳的纬度和方位,然后根据建筑物供热或制冷的需要,调整隔热遮光百叶窗的位置。太阳能便贮存在支撑着天窗的砖石墙上。然后,墙后面的一个压力通风系统把已被加热的空气输送到机场前厅区,因为该区域在冬天的热损失最大。当阳光足够强时,光电开关会熄灭电气照明。这座57000ft2(5296in2)的建筑物40%光线和20%热量的需求可由天窗来满足。
在“建筑物的生活”的示意图中,蒙大拿州的EPI中心建筑物(见图1.5)承认了信息系统的作用(图1.8)。由于系统在这个项目中相互作用的复杂性,计算机监视显得尤其有用。在住后评估(190E)方面加强了“建筑物即教师”的设计概念;随着时间和经验的增加,操作变得更加有效。信息系统承担着保存巨大能量的重任,而它本身只需极少的能量。特别是与空气传输网和水管网(见第17章(电气布线设计)和22章(信号系统))相比,它们还有所有建筑物业管理系统中最起码的最少空间消耗分配系统或“分配网”。对于这种适宜的特性,建筑师必须承认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如此之快,以至于这些分配系统可能要承受频繁而戏剧性的变化。分配网可以做到很小而很有效。在不用电线或电缆便可传递信息的场合,对建筑物服务空间的影响则更小。对新用户而言,这种信息系统使对建筑物的改造更为可行,而无需将其拆毁。1.6设计策略的可持久性
向可再生材料和能源的快速过渡为建筑师提供了各种机会,以便将场地和建筑物的设计以及构件和工艺结合起来,许多构件和工艺是相当新颖的。帮助设计人员取得这种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