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哲学 >

转弯遇见幸福

2010-12-06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转弯遇见幸福 去商家看看
转弯遇见幸福 去商家看看

 转弯遇见幸福


基本信息·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码:17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8月
·ISBN:7111278550/9787111278559
·条形码:978711127855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转弯遇见幸福》是作者透过对生命、自然的体悟,对俗世生活进行全新的审视。作者对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展开入情人理的分析,逐步揭开幸福的秘密。作者提出幸福是一个整体而不可分割的概念,幸福生活包括四大主干:情爱、事业、健康、性灵,并娓娓道来四者之间和谐并进、均衡发展的秘诀。深邃的哲思,轻松灵动的文学美感,是现代都市男女的思想体操、心灵鸡汤,也是工作生活的指南。
我们常常认为幸福与成功同在,但是,结果有时相反,离成功越近,也许离幸福越远。世上有四种人:
不成功也不幸福;
成功但不幸福;
不成功却幸福;
又成功又幸福。
我们都愿意成功幸福地生活。成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的。但是,只要你愿意,幸福人人均可获得。除了我们自己,没有人会阻碍我们去寻找幸福!
作者简介 易圣华,70年代人,法律系毕业。现居广东中山。本书曾在台湾出版,书名《幸福易开罐》,一度荣登三民书局畅销书排行榜第2名。作者还是国内的公关传播专家.著有《整合营销之公关新闻策划》一书。
媒体推荐 成功并不等于幸福,两者的关系是相互独立的。成功并不是生活的目的,只是达到幸福的手段之一,把成功当作生活的唯一目标时。我们看到了这对身心健康的损害。
  ——刘翔平
编辑推荐 《转弯遇见幸福》是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
荣登台湾三民书局畅销排行榜第2名
心理学专家、北师大刘翔平教授倾力推荐
生命中最美好的事物不但经常是免费的,而且是无价的。
幸福感,健康人生的新指标!
你幸福吗?
现代人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足,
为何幸福感越来越低落?
你,为自己的幸福打几分?
如何打开你的幸福能量?
天使遇见一个诗人,诗人年轻、英俊、有才华且富有,妻子貌美而温柔,但他却过得不快乐.天使问他: “我能帮你吗?你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
诸人直直地望着天使: “我只缺一样东西,你能够给我幸福吗?”这下子把天使难倒了.天使想了想,然后拿走诸人的才华,毁去他的客貌,夺去他的财产.做完这些后,便高去了.
一个周后,天使再回到诗人身边,他那时饿得半死.衣衫槛褛,搂着妻子不住地向天使道谢,圆为他知道什么是幸福了。
我们常常认为幸福与成功同在,但是,结果有时相反,离成功越近,也许离幸福越远。世上有四种人:
◆不成功也不幸福;
◆成功但不幸福:
◆不成功却幸福:
◆又成功又幸福。
我们都愿意成功幸福地生活。成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的,但是,只要你愿意.幸福人人均可获得。除了我们自己。没有人会阻碍我们去寻找幸福!
目录
推荐序
自序
幸福的秘密
幸福的1001个瞬间
37°2的幸福体温
眼低手高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生活五色球
情爱与幸福
坚信爱
爱的原点
一句话,一座山
一边骂你死鬼,一边当你死党
夫妻约法30章
亲情与友爱
工作与幸福
什么让假期分外香甜
破茧的蝴蝶
有梦在远方
品格第一
月入8000,绝不说8001
让钱为你工作
健康与幸福
赚足健康当本钱
你是自己最好的医生
别把自己不当回事
健康膳食十则
像绿茶那样生活
健康零存整取
性灵与幸福
性灵闲谈
纯净的信仰
好好地和自己相处
上头土脑又何妨
左脑成功,右脑幸福
环境与幸福
不丹:快乐穷国
中国幸福地图
成功文化与幸福文化
幸福的天敌
公共政策的永恒主题
致谢
……
序言 现代竞争社会,人们都重视成功,追求成功,理所当然地认为成功是人生最重要和最直接的目标,许多人下意识地认为,成功和幸福的关系还不简单吗?成功了才有幸福,因为成功所以幸福,不成功的人哪有幸福感可言。现在,这一看法终于有了松动,追求了这么多年成功的人,终于开始意识到,成功并不等于幸福。
所谓成功是指你实现了你的既定目标,你的某种愿望实现了,你把事情办成了。成功更多是从结果来定义的,你想挣钱发财,结果你的投资得到了回报,你挣钱的目标实现了;或者你的目标是发表论文,经过努力,你的论文发表了。成功是指你的努力有所回报,你的投入产生了效益。你名利双收,比没成功的人更有运气。
而幸福则是一种身体和心理的快乐感受,你的身心舒适和自由,你摆脱了需要的限制,无忧无虑。幸福更多是从状态来定义的,是可遇不可求的。幸福是你与心上人一起散步的时刻;是你逃避了城市的汽车流,呼吸着山林的新鲜空气;是你在海边消磨着时间,晒太阳的时光;是睡梦中的微笑;是全身心投入地看一场电影。幸福是放松的身心感受,是一种安逸的经验。幸福是自然的流露和表达内心深处的涌动,你追求的话,它反而消失得无影无踪。
文摘 插图:




幸福的秘密
赠人玫瑰,手有佘香
一个人首先应该自我幸福,内心的快乐幸福会透出来感染人,才能为他人带来幸福。
但光有自我幸福是不够的,他还应该协助他人找到幸福。
而最高的幸福,就在于对他人友善与关怀,协助他人找到幸福。
按照社会学的解释,利他的行为只有人类作为智慧动物才具有。
事实上,尽管从达尔文的进化论而言,适者生存,动物间充满生存竞争,但利他的行为与例证并不鲜见。
魑蝠是一种以吸食其他动物的血为生的蝙蝠,如果连续三夜吃不到血就会饿死。并非每只魑蝠每夜都能吸到血,但是没有吸到血的魑蝠并不会因此而饿死。威尔金森在哥斯达黎加观察了魑蝠的反哺行为。一只吸到血的魑蝠把血吐给另外一只正在挨饿的魑蝠,而两只魑蝠并不仅仅限于亲子的关系。
在蚂蚁社群或者蜜蜂社群中,工蚁或工蜂辛勤地为蚁后或蜂后以及其他同伴服务而终日不辞辛苦。
猩猩作为灵长类动物,其利他行为更为明显,当一个猩猩的母亲去世了,其他猩猩将收养这个幼猩,进行哺养,而不管这个猩猩与它们是否有亲缘关系。
利他行为不仅仅在生物界低等的类群中广泛存在,就连小小的质粒中也存在着这种“高尚的行为”。生物学家从“细菌中质粒的自我牺牲行为”实验中得以证实。质粒是一种类似于病毒的可以自我复制的DNA物质,它进入细菌的细胞体后就可以随着细菌的繁殖而复制,这样,质粒就相当于细菌中的一种基因结构,而细菌则成了该质粒的基因载体。人们把某种质粒导入到特定的细菌体内,并与不含质粒的其他细菌共同培养,当细菌密度非常大时,即生存空间过分拥挤时,有些细菌中的质粒破裂,相应细菌的细胞体也随之破裂,释放大量毒素,所释放的毒素可杀死其他不含相同质粒的细菌,而对相同质粒的细菌则毫无伤害。质粒自我牺牲的利他行为保证了含相同质粒细菌的生存空间和营养资源。
动物及微观质粒的利他,主要源于基因与遗传的生物性因素,然而,对于人类而言,利他行为除了生物性因素,更多的是社会文化教化的结果。
儒家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个人至家庭,由家庭至国家,由国家至世界,由内而外地为他人谋幸福。
在小乘佛教中,主要关注的是自我如何通过修行来获得自我幸福,而在大乘佛教中,如何帮助他人获得幸福却成为主要内容,亦视为更高境界。
佛者通过深究其理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