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社科 >

珞巴族社会历史调查(2)

2010-11-28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珞巴族社会历史调查(2) 去商家看看
珞巴族社会历史调查(2) 去商家看看

 珞巴族社会历史调查(2)


基本信息·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页码:442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5月
·ISBN:710508779X/9787105087792
·条形码:978710508779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

内容简介 《珞巴族社会历史调查(2)》内容为:《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是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五,内容包括了20世纪50年代中央访问团收集的资料,全国人大民委、中央民委等组织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以及民族识别等工作所搜集到的资料,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各省、自治区陆续分别出版,全套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共有84种145本。这些资料集中记录了我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的基本情况,是民族研究和民族工作中的重要参考资料,受到了各方面的欢迎和好评。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问世以来,民族自治地方社会和文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各方面情况有了不少变化,为了进一步发挥这些历史调查资料的作用,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国家民委决定修订、再版《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并将其列为国家民委重点科研项目。
编辑推荐 《珞巴族社会历史调查(2)》为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之一。
目录
博嘎尔部落专题调查
一 氏族制度
二 等级制度
三 婚姻与家庭
四 其他材料
五 民间文学
附记
修订附记
博嘎尔部落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补充调查
一 物质生活
二 科学知识
三 习俗、禁忌
四 体育运动
附记
修订附记
博嘎尔部落原始宗教的专题调查
一 自然崇拜
二 图腾崇拜
三 征兆信仰和灵物崇拜
四 鬼魂观念和祖先崇拜
五 巫师及其宗教活动
附记
修订附记
珞巴族民间文学调查
一 阿布尼波与阿布洛波的故事
二 札本卓亚王的传说
三 老太太和兔子
四 猎人当上了吉波
五 三 姐妹择婿
六 金手与小狗
七 两兄弟
八 父亲的心真毒
九 颈上又多了个疙瘩
十 东鲁准智惩霸婚人
十一 名字丢了
十二 傻子的故事
十三 米列札布
十四 女鬼和牧童
十五 哲布鬼
十六 狮子与跳蚤
十七 小白兔用智慧争得了自由
十八 母猪传说三 则
十九 幸运的老人
二十四 个朋友
二十一 贪财女人的下场
二十二 老太太与鬼
二十三 阿巴达尼三 兄弟故事两则
二十四 太阳与纽布故事二 则
二十五 太阳、月亮的儿女
二十六 阿巴达尼的灭猴计
二十七 珞巴族为什么不会做铜锅
二十八 阿巴达尼试妻
二十九 阿尼达尼学种地
三十尼英姐妹寻配偶
三十一 人为什么会死
三十二 石金金耐乃鲁布与石金金巴巴乃的三 则传说
三十三 阿巴达尼失去两只宝眼
附记
修订附记
珞巴族民间歌曲调查
一 节庆、宴请、嫁娶、乔迁和宗教祭祀活动饮酒时唱的曲调
二 巫师在宗教仪式中的演唱曲调
三 男女恋爱时演唱的曲调
四 节庆、宴请、嫁娶、乔迁和宗教祭祀活动时边歌边舞的曲调
五 交换、狩猎及械斗等场合演唱的曲调
六 嫁娶礼仪中演唱的曲调
七 丧事仪式中演唱的曲调
八 其他民歌曲调
附记
修订附记
西藏隆子县以南珞渝地区诸部落调查
一 概况
二 氏族组织
三 等级制度及其分化
四 婚姻与家庭
五 节庆和习俗
六 民间文学
附记
修订附记
崩尼、崩如等部落的物质生活、宗教和文化
一 物质生活
二 科学知识
三 习俗、禁忌
四 原始宗教
附记
修订附记
珞巴族苏龙部落社会历史调查
一 概况
二 苏龙人的采集、渔猎经济
三 图腾组织形式的传说与父系氏族简况
四 生产关系
五 婚姻、亲属称谓
六 物质生活与文化、习俗
附记
修订附记
德根部落的若干情况
附记
修订附记
义都部落的情况调查
一 族称和迁徙
二 义都和汉族是兄弟的传说
三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四 经济生活
五 氏族制度残余
六 等级制度的若干表现
七 婚丧与习俗
附记
修订附记
后记
修订后记
……
序言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是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五,内容包括了20世纪50年代中央访问团收集的资料,全国人大民委、中央民委等组织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以及民族识别等工作所搜集到的资料,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各省、自治区陆续分别出版,全套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共有84种145本。这些资料集中记录了我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的基本情况,是民族研究和民族工作中的重要参考资料,受到了各方面的欢迎和好评。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问世以来,民族自治地方社会和文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各方面情况有了不少变化,为了进一步发挥这些历史调查资料的作用,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国家民委决定修订、再版《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并将其列为国家民委重点科研项目。
本次修订再版,在尊重史实,基本保持原貌,统一体例、版式的总原则下,主要是订正错误,并以修订注释的形式增补新的人口数据和地方行政隶属的变化情况。另外,原书中统计数据存在的问题较多,但因无资料可查核,部分只能保持原貌,仅供参考。《崩龙族社会历史调查》、《新疆牧区社会历史调查》不再单独出版。新增《吉林省朝鲜族社会历史调查》、《土家族社会历史调查》、《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藏族纳西族社会历史调查》、《广东海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汇编》4本。修订本合计为86种147本。
文摘 插图:


2.阿巴达尼和达阶
阿巴达尼和达阶是大地的儿子,阿马达尼是人,达阶是鬼。达阶会制作毒药,阿巴达尼不会。一天,两人相遇了。达阶问阿巴达尼:“你会做毒药吗?”阿巴达尼撒谎说:“我会!”达阶说:“你敢吃毒药吗?”阿巴达尼继续撒谎说:“我敢!”于是阿巴达尼掏出一粒假的,外表与阿巴达阶做的真毒一样的东西放在手上,并对达阶说:“你吃我做的,我吃你做的怎样?”达阶因为不相信阿巴达尼会做毒药,便答应了。两人各自把毒药放到对方面前。正当他们相互打赌的时候,阿巴达尼的两个妻子即玉龙亚崩①和结拉达英久精②见到了,玉龙亚崩便刮起一阵怪风,使毒药气味朝达阶脸上吹。达阶闻到毒药的气味后就晕过去了。阿巴达尼的另一个妻子结拉达英久精便趁机换了毒药,把达阶自己造的毒丸放回他的面前。当达阶醒来后,他们仍按照原定的协议,各自吃自己面前的毒药。由于阿巴达尼吃的是自己做的假毒药,当然没有危险。可达阶吃的却是他自己做的真毒药,不一会儿又拉又吐。达阶知道,他将很快死掉,立刻对阿巴达尼说。“我不成了,你就干件好事,请达本和马蜂来!”阿巴达尼答应了达阶的要求,把达本和马蜂叫了来。这两种动物一到,就吃达阶吐出的东西,达本和马蜂原来是无毒的,自此以后达本和马蜂开始有毒了。
达本和马蜂见达阶已死,便说阿达尼毒死了达阶,扬言要为达阶报仇,吃掉阿巴达尼。阿巴达尼只好逃跑。其中,有两种名叫布达和拥衣的蛇追到阿巴达尼的家,咬死了他的儿子,接着,又去追赶阿巴达尼。当它们追上后,便对阿巴达尼说,“我们把你的儿子咬死了!”阿巴达尼听了,便撒谎说:“你们没有把我的儿子咬死,他还在石洞里玩耍呢!”两条蛇信以为真,以为刚才吃了达阶吐出的东西没有毒,便到河里把嘴洗干净。自此以后,这两种蛇变成无毒蛇。其余的蛇继续追赶阿巴达尼。阿巴达尼无法与它们斗,只好死命逃跑。当他快跑不动时,波德刚德两个乌佑正迎面走来。问道:“你这样慌张干什么?”阿巴达尼回答说:“达本和马蜂为达阶报仇,要把我吃掉!”波德刚德对他说:“它们追,你就跑,为什么胆小到这种地步?我们能保护你,你给我们什么东西?”阿巴达尼说:“你们能保护我,同它们斗的话,你要什么我就给什么?”波德提出要两条狗,刚德提出要一只鸡。阿巴达尼听了连连点头说:“这好办!”于是波德刚德到处下套子,装石压子,还叫蜘蛛到处结网,当马蜂和毒蛇追来时,
……
后记 1956年,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组织了西藏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赴藏调查。
1958—1962年,在国务院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领导下,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学院及其他单位又增派人员充实了调查组力量,深入到西藏很多地区。在中共西藏工委领导下,调查组人员结合编写《藏族简史》、《藏族简志》(上编),与西藏地方的同志一起全面开展了社会历史调查工作。这两次调查搜集了数以百万字计的,以藏族为主的社会历史资料。最近10多年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中央民族学院又组织了对门巴族、珞巴族等的若干次调查。上述调查所获的资料,大都做过初步整理,其中一部分还曾于1964年和1978年分别铅印成册,提供有关部门使用。现根据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委会的统一要求,重新整理这些资料,按民族和地区分别编辑出版。
由于调查时的条件所限,各篇资料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某些片面和失实的问题,但总的说来,这些资料还是很有价值的。这次付印前,所有编入的资料均请原搜集整理人再次做了校订,除删除原资料中少量不必要的内容、改正明显的错误及不妥之处外,基本上保留了资料的原有面貌。
为了尽快编辑出版这些资料,经编委会同意,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负责领导此项工作,并由姚兆麟(组长)、王辅仁(副组长)、刘忠、吴从众组成编辑组,具体组织整理和负责编辑。由于我们的水平所限,缺点和错误仍然不少,敬希读者指正。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