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抗战简史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八路军抗战简史 |
 |
|
 |
八路军抗战简史 |
 |

基本信息·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
·页码:355 页
·出版日期:2005年08月
·ISBN:7506549859
·条形码:978750654985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八路军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八路军抗战简史》讲述了:八路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人民军队。对于八路军抗日战争的光辉战斗历程和历史经验,为中华民族解放建立的丰功伟绩和作出卓越贡献,应当使之载入史册,进行歌颂!同时还应当进一步弘扬八路军精神:抗日救国、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浴血奋战、莫勇杀敌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百折不挠、战胜困难的艰苦奋斗精神;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万众一心、争取胜利的团结一致精神。八路军精神发扬光大,使读者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为全面建设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八路军抗战简史》分为14章,第一章至第九章反映了八路军上升阶段的历史:全国性抗战的爆发,领先路军的诞生,出师华北抗日前线,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展成为华北抗战的主力军等;第十章至第十二章反映了下降阶段的历史:战胜严重困难,坚持艰苦的敌后抗战;第十三章至第十四章,反映了再上升阶段的历史:开展局部反攻和全面反攻作战,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作者简介 王聚英,1946年出生于河北赵县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馆员。先后在石家庄高级陆军学校、军事教育学院、陆军参谋学院任历史学副教授、教授,军博第二编研处长、研究馆员等职。主要从事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解放军军史教学与编辑研究工作。主编与合撰史学著作、画册40余部,主要有:《党的历史与党的建设》、《简明中国革命和建设基本问题》、《中国近现代爱国主义运动史略》、《中国军事史图集》等;出版长篇纪实文学《新中国定都北京纪实》等;发表学术文章100余篇,出版了《中国革命历程和经验论集》。其中有50余项获国家级、军队级和省军级学术成果奖。
编辑推荐 《八路军抗战简史》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
第一节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第二节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第四节 “八路军”的诞生
第二节 出师华北抗日前线
第一节 东渡黄河开赴前一
第二节 平型关首战告捷
第三节 配合友军保卫忻口、太原作战
第四节 加强八路军政治工作
第三章 开辟敌后战场
第一节 八路军总部转战大行
第二节 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第三节 创建晋西北和大青山抗日根据地
第四节 创建晋冀豫抗日根据地
第五节 创建晋南抗日根据地
第四章 广泛开展游击战争
第一节 发展华北地方人民抗日武装
第二节 发展平原游击战争
第三节 策高深莫测友军徐州、武汉会战
第四节 保卫陕甘宁边区的八路军留守兵团
第五章 巩固华北 主力东进
第一节 中共中央“巩固华弱、发展中华南”的战略方针
第二节 第115师主力挺进山东
第三节 第120师主力挺进冀中
第四节 第129师主力挺进冀南
第五节 八路国一部南下支援新四军
第六章 在反“扫荡”中巩固华北敌后根据地
第六章 在反“扫荡”中巩固华北敌后根据地
第一节 山东根据地军民粉碎日军“扫荡
第二节 晋绥根据地军民反“扫荡
第三节 晋冀豫根据地军民粉碎日军“扫荡
第四节 晋察冀根据地军民反“扫荡
第五节 冀热察区抗日根据地的创造
第六节 打退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
第七章 部队的发展和整训
第一节 开展整军工作
第二节 开办抗日军政大学
第三节 加强后勤工作建设
第八章 八路军驻各地办事处的斗争
第一节 八路军驻各地办事机构的建立
第二节 八路军驻各地办事机构基本情况
第三节 八路军办事处的特殊作用
第九章 发动百团大战
第一节 战前形势与战役部署
第二节 战役简要经过
第三节 百团大战的意义及影响
第十章 坚持艰苦的华北敌后抗战
第一节 敌后战场出现严重困难局面
第二节 华北敌后军民反“扫荡”作战
第三节 华北敌后军民反“蚕食”斗争
第四节 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游击战
第十一章 贯彻十大政策渡难关
第一节 实行精兵简政
第二节 加强共产党的一元化领导
第三节 开展大生产运动
第四节 开展整风运动
第五节 开展拥军爱民运动
第十二章 恢复和扩大抗日根据地
第一节 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转折
第二节 深入贯彻“敌进我进”的方针
第三节 以进攻作战彻底粉碎日军“扫荡
第四节 局部地区开始攻势作战
第五节 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的支援
第十三章 展开局部反攻和攻势作战
第一节 局部反攻时的国内外形势
第二节 八路军各部队展开攻势作战
第三节 向河南、湘粤边敌后进军
第四节 在反攻中整训军队
第十四章 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第一节 全面反攻前的国内外形势
第二节 1945年春夏季的攻势作战
第三节 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七大精神
第四节 举行全面反攻作战
第五节 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
后记
……
序言 八路军抗战史是中国革命光辉历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段历史。回顾抗战岁月,八路军总部长期驻扎在太行山区,指挥八路军驰骋华北抗日战场,前仆后继,浴血鏖战,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伟业,堪称中华民族的壮举,为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谱写了光辉的篇章。研究八路军历史,是总结历史经验、挖掘与弘扬八路军精神的需求。随着八路军历史研究的深入,将会不断地丰富和扩充八路军精神的文化内涵,八路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团结御侮、英勇杀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爱国为民等宝贵精神,正是新时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民族精神凝聚力的重要源泉。八路军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精髓,对于我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编辑和出版八路军抗战史研究成果,也是振兴以八路军抗战文化为内涵的红色旅游精品景区,促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繁荣与发展的时代要求。八路军历史研究工作的深入,必将带动基地的宣传教育和文物征管等诸方面工作,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
文摘 插图:

中国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在全国抗战一开始,就号召全国人民总动员,主张广泛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实行全体人民参加战争、支援战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来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亦即人民战争的路线。实行全面抗战路线,才能引导中国的抗战取得最后胜利。
为了制定和实现党的全面抗战路线,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县冯家村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即洛川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政治局委员和八路军主要将领共22人。会议由张闻天主持,毛泽东作军事问题和国共关系问题的报告。
会议对八路军的战略方针和出兵等军事问题作了明确决定。确定八路军的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毛泽东在军事问题报告中指出:红军的基本任务是:创造根据地,牵制消灭敌人,配合友军作战(主要是战略配合),保存和扩大红军,争取共产党对民族革命战争的领导权。红军的作战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包括有利条件下集中兵力消灭敌人兵团,以及向平原发展游击战争,但着重山地。独立自主是相对的,是在共同抗日的统一战略目标下的独立自主的指挥。着重于山地,是考虑便于创造根据地,建立起支持长期作战的战略支点。①
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决定指出:中国的抗战是一场艰苦的持久战。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后记 在举国上下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重要时刻,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抗日战争史教学研究的工作者,应当有所表示。之所以要确定这个选题,主要是基于作者本人的研究领域情况——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就一直从事着中国共产党党史、人民军队历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而对抗日战争史的研究时间更为长些。作者在军事院校执教期间,就于1985年开始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史料丛书》中的《八路军卷》的编辑工作;曾主编过有关抗日战争史的教材专著,撰写过一些相关文章,又主编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抗日战争馆和山西八路军纪念馆“八路军抗战史”的基本陈列等,这些研究和工作都为本书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在撰写此书时,曾得到了许多同志和朋友的支持与帮助。解放军出版社军事编辑部副编审陈济康、八路军纪念馆魏国英馆长等同志给予了大力支持;赵颐柳、胡少华同志作了大量的文字处理工作;军事科学院刘庭华研究员对书稿进行了审阅修改。在撰写过程中,参考与引用了一些专家学者的有关著作,还使用了纪念馆和《八路军图集》中的部分历史图片,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要赶在8月15日前出版,以致成书的时间比较仓促,尽管对内容进行了审校,但书中难免会出现差错,敬请专家、学者和读者给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