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散文 >

鲁迅杂文基础读本(新课程学生版选修)

2010-11-18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鲁迅杂文基础读本(新课程学生版选修) 去商家看看
鲁迅杂文基础读本(新课程学生版选修) 去商家看看

 鲁迅杂文基础读本(新课程学生版选修)


基本信息·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页码:260 页
·出版日期:2006年09月
·ISBN:7533923626
·条形码:978753392362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Pages Per Sheet

编辑推荐 郁达夫曾说,鲁迅的随笔杂感,更提供了前不见古人,而后人又绝不能追随的风格,首先其特色为观察之深刻,谈锋之犀利,比喻之巧妙,文笔之简洁,又因其飘溢几分幽默的气氛,就难怪读者会感到一种即使喝毒酒也不怕死似的凄厉的风味。当我们见到局部时,他见到的却是全面。当我们热衷于掌握现实时,他已经把握了古今和未来。
本书从《鲁迅全集》中精选62篇杂文,以飨读者。
目录
前言
话语场一:读书与作文
读书杂谈
青年必读书
读几本书
读书忌
……
文摘 书摘
不应该那么写
凡是有志于创作的青年,第一个想到的问题,大概总是“应该怎样写?
”现在市场上陈列着的“小说作法”,“小说法程”之类,就是专掏这类青
年的腰包的。然而,好像没有效,从“小说作法”学出来的作者,我们至今
还没有听到过。有些青年是设法去问已经出名的作者,那些答案,还很少见
有什么发表,但结果是不难推想而知的:不得要领。这也难怪,因为创作是
并没有什么秘诀,能够交头接耳,一句话就传授给别一个的,倘不然,只要
有这秘诀,就真可以登广告,收学费,开一个三天包成文豪学校了。以中国
之大,或者也许会有罢,但是,这其实是骗子。
在不难推想而知的种种答案中,大概总该有一个是“多看大作家的作品
”。这恐怕也很不能满文学青年的意,因为太宽泛,茫无边际——然而倒是
切实的。凡是已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样写”
。只是读者很不容易看出,也就不能领悟,因为在学习者一方面,是必须知
道了“不应该那么写”,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
这“不应该那么写”,如何知道呢?惠列赛耶夫”的《果戈理研究》第
六章里,答复着这问题——
应该这么写,必须从大作家们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那么,不应该那
么写这一面,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在这里,简直
好像艺术家在对我们用实物教授。恰如他指着每一行,直接对我们这样说—
—“你看——哪,这是应该删去的。这要缩短,这要改作,因为不自然了。
在这里,还得加些渲染,使形象更加显豁些。”
这确是极有益处的学习法,而我们中国却偏偏缺少这样的教材。近几年
来,石印的手稿是有一些了,但大抵是学者的著述或日记。也许是因为向来
崇尚“一挥而就”,“文不加点”的缘故罢,又大抵是全本干干净净,看不
出苦心删改的痕迹来。取材于外国呢,则即使精通文字,也无法搜罗名作的
初版以至改定版的各种本子的。
读书人家的子弟熟悉笔墨,木匠的孩子会玩斧凿,兵家儿早识刀枪,没
有这样的环境和遗产,是中国的文学青年的先天的不幸。
在没奈何中,想了一个补救法:新闻上的记事,拙劣的小说,那事件,
是也有可以写成一部文艺作品的,不过那记事,那小说,却并非文艺——这
就是“不应该这样写”的标本。只是和“应该那样写”,却无从比较了。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