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财富青春:解读80后创业力 |
 |
|
 |
财富青春:解读80后创业力 |
 |

基本信息·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页码:227 页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
·ISBN:7030258975/9787030258977
·条形码:9787030258977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品牌:中科希望
内容简介 《财富青春:解读80后创业力》内容简介:为什么有些人创业成功,另一些人却失败?为什么有些人能东山再起,另一些人却一败涂地?为什么有些人3年即获成功,另一些人却用了30年?为什么有些人总是走运,另一些人却在倒霉与噩运的魔咒中折腾?为什么有些人能在20岁时让钱来找自己,另一些人到了50岁还在四处找钱?什么是创业力?创业究竟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太多的疑问在我们脑海里翻滚,迫切地需要予以解答。在我们的身边,有一群“80后”创业者们正在用生动的创业故事和坚定的创业行动,以鲜活的方式为我们用心解读着这些问题。创业点亮青春,能力改变命运。
作者简介 陈润,湖北浠水人,财经作者。曾在大型港企、台企从事管理工作,现专注于商业模式、企业家商道等方面的研究,著有《福布斯财富故事会》、《刚柔之道:董明珠向左,何享健向右》、《中国顶级CEO的商道真经》、《剑客马云,刀客史玉柱》等,曾策划《美的传奇》等企业传记。
媒体推荐 到河岸是我们的目标,这是人人能看清的事情。难的是如何搭桥,如何造船,或者学会游泳。在根本不会游泳的情况下奋不顾身地跳入水中,除了泛起一阵泡沫和带来滑稽的悲壮以外,什么结果也没有。
——柳传志
20世纪80年代挣钱靠勇气,90年代靠关系,现在必须靠知识能力。十年后的成功企业家一定是八九十年代出生的人。
——马云
“80后”的创业者所面对的是一个更加民主、更加开放的环境。但我想,他们创业过程中对个性的追求,对自我证明的渴望,与当年的王石是一样的。
——王石
我正是从“80后”这一代人身上,看到了新一代人和一个新的社会茁壮成长的必然因素,也看到了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融合发展的未来。
——俞敏洪
“80后”的孩子具有不守常规、颠覆传统、勇于接受挑战的精神,他们中有很多人不想按部就班地工作,从而走上创业这条道路。
——熊晓鸽
他们(“80后”创业者)比所有的前辈商人都要幸运,他们看上去一个个前程远大,不过,他们即将面临的挑战和灾难也将前所未见。
——吴晓波
编辑推荐 《财富青春:解读80后创业力》:创业点亮青春,能力改变命运。创业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那样“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创业者甚至要先为自己刻“墓志铭”,再去找“通行证”。破译“80后”财富新贵成功密码
影响力李想 意见领袖引领消费潮流
决断力戴志康 创业的年轻人别浮躁
执行力高燃 追随我心,去馓最有影响力的事
闭队力术华明 同学是我们一生的财富
沉静力陈曦 要做真正的企业家
梦想力茅侃侃 让梦想照进现实
诚信力罗宗华 做企业最大的秘诀是做良心
自省力郭俊蜂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偏执力刘琦开 创业要死皮赖脸
学习力刘松琳 赢在八小时之外
责任力杨惠妍 以父之名,责任胜于财富
掌控力李兆会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目录 第一章 影响力李想 意见领袖引领消费潮流
中国的盖茨一定会在80后群体中出现/2
做与众不同的事和与众不同地做事/5
妥协是最好的进攻/7
只有掌握主动权,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10
充满亮剑精神的李想定律/12
给后来者:创业不一定要创办企业/15
与创业导师同行:马云解读影响力/18
第二章 决断力戴志康 创业的年轻人别浮躁
在学业和理想中做选择其实并不难/22
放风筝得到受用一生的启示/25
不破釜沉舟做不好事情/27
敢于创新商业模式/30
风险投资的锦上添花/32
果断决策需要威信做后盾/35
与创业导师同行:郭台铭解读决断力/39
第三章 执行力高燃 追随我心,去做最有影响力的事
我一定要上大学/42
在电梯“绑架”杨致远/44
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47
三个火枪手的战绩/50
二次创业要做中国互联网娱乐老大/52
与创业导师同行:史玉柱解读执行力/56
第四章 团队力朱华明 同学是我们一生的财富
创业团队都有同学/60
一起奋斗找准合伙人/62
社交网站终究是与人打交道的事业/65
年轻是竞争优势/68
投资者看好的是团队力/70
与创业导师同行:俞敏洪解读团队力/73
第五章 沉静力陈曦 要做真正的企业家
目标远大和量力而行不矛盾/76
人生最高境界在止于至善/78
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企业家/81
参加创业选秀并不为赢得创业基金/83
万米跑中的暂时领先者而已/85
冷静观察,积极准备/88
与创业导师同行:何享健解读沉静力/91
第六章 梦想力茅侃侃 让梦想照进现实
长期做不喜欢的事,喜欢的事也会做不好/94
只靠想象注定会失败/97
创意来源于电影/99
两小时侃侃而谈获三亿元人民币投资/102
梦醒的理想主义者日趋成熟/104
用现实的眼光联系梦想与生活/107
与创业导师同行:乔布斯解读梦想力/110
第七章 诚信力罗宗华 做企业最大的秘诀是做良心
企业做大的秘诀就是做人和做良心/114
编竹筐赚钱还债/116
愿意用工资赔浪费的原材料/1l9
因为勤奋遇到贵人/121
带着诚信创业,成功理所当然/124
与创业导师同行:柳传志解读诚信力/127
第八章 自省力郭俊峰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因为赚钱急功近利被骗退学/130
第二次创业又上当了/133
金钱狂舞的背后是危机/136
方向是摔出来的/139
创业者不是活雷锋/14l
理想是让公司上市/144
与创业导师同行:任正非解读自省力/147
第九章 偏执力刘琦开 创业要死皮赖脸
第十章 学习力刘松琳 赢在八小时之外
第十一章 责任力杨惠妍 以父之名,责任胜于财富
第十二章 掌控力李兆会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后记
……
序言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华夏大地。中国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开始下海弄潮,奏响了商海大戏的序曲:1984年,柳传志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捣鼓起电脑生意;同一年,浙江的李书福在走村串巷搞了两年“野照相”后,改行办起了冰箱厂,后来又开发生产出具有中国自主品牌的“吉利”汽车,成为中国轿车走向世界当之无愧的代言人;1987年,转业军人任正非创办“华为”,涉足当时国内尚无人敢问津的通讯设备领域;最为悲壮的要算1989年南下深圳的史玉柱,登上南下的列车前他斩钉截铁地说了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式的话:如果下海失败,我就跳海!
同样是20世纪80年代,一群注定将在20年后与前辈们在同一片商海中搏击的“80后”们呱呱坠地:李想、高燃、茅侃侃、戴志康、刘松琳……他们听着“春天的故事”、念着“ABCD”长大,然后像前辈一样站到创业者的队伍中。不同的是,他们不再用“下海”这个充满冒险精神的词作为横空出世的口号了,而是扛起“创业”这面充满希冀和自豪感的新旗帜。
是的,时代不同了。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创业环境也在不断优化,“全民创业”已经成为新时代的潮流。当有些大学毕业生在“被就业”的尴尬中鸣冤叫屈时,一些他们的同龄人已经踏上创业的征程了。
文摘 回想起第一次和红杉接触时,戴志康有点遗憾。第一次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讲商业计划,戴志康觉得自己吞吞吐吐,有点怯场。给对方讲完用了45分钟,戴志康问对方有没有什么问题,对方平静地回答没有任何问题,告诉戴志康可以回去了。
得到这样的答复,戴志康心里没底:如果红杉问很多问题就说明他们很感兴趣,不问问题则说明自己可能就没戏了。当然,如果对方早已对康盛创想考察完毕并对戴志康很有信心的话,也会如此。果然,就在戴志康开车回家的路上接到红杉的电话:我们已经决定投资你了。
2007年,戴志康低调地完成了第二轮更大规模的融资,这一次涉及的注资方除了红杉资本中国基金之外,还有Google公司和著名风险投资公司晨兴创投等。戴志康在回答媒体采访时说:比外界猜测要多,总体投资加起来有上千万美元。尽管吸纳了巨额风投资金,戴志康目前依然是最大股东,占了公司50%以上股份。
与第一次融资时的无知无畏相比,这一次戴志康变得有经验了。第一次看到合同时他两眼一摸黑,反正自己也看不太懂,就签字。第二次他开始弄懂各项条款的意思,分清权利和责任,变得更加谨慎,碰到认为不合理的地方还讨价还价,提出修改。
每一次新的尝试都让戴志康变得成熟。从两次决定吸纳风投的心理细节可以发现,决断力是在尝试和总结中逐渐形成的。但是,风投并不一定对每位创业者都是灵丹妙药,有些创业者在辛苦创办事业后却被风投炒掉了,戴志康凭什么断定自己不会失败?
在第一次融资之前,戴志康就对风投有深刻的了解。他说:(风投)都是锦上添花,没有雪中送炭的。首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花开得足够鲜艳诱人,蜜蜂才会盯上。你自己要确实做出一些事情来才会比较有说服力。所以绝对不能指望雪中送炭,这世界上VC(风投)和雷锋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
后记 凌晨四点,东方即晓,又是一个在微弱的灯光下敲打键盘的不眠之夜。一个瘦弱的身躯,正在为一个创意激动不已,躬身前行,不知疲惫。
子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流水一刻不停地奔涌,是不安分的心在激励它到达更远的地方。与创业者对梦想的执著追求相比,与这些人在创业路上经历的坎坷和磨难相比,我的付出显得微不足道。
创业是一件残酷的事情,创业路上充满艰辛,极少数成功者正是从绝大多数失败者身上吸取教训,在困难的时候坚持下来才取得了成功。如今,“被就业”、“毕业即失业”这些抱怨的背后隐藏的是“80后”一代的迷茫和忧虑。鼓励创业成为减轻就业压力的途径之一,由此引发的支持与反对声此起彼伏,反对者说得最多的就是“不要盲目创业”。
但是,“不要盲目创业”并不是说不能创业,更不能背上心理包袱在创业的门槛苦苦徘徊。恰恰相反,综观3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国的改革道路和创业浪潮无疑磨砺和培育了大批前赴后继的企业家;成就了大批“指点江山”的先行者;造就了大批“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的商海弄潮儿。他们是推动时代变革、改变中国面貌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创业不是简单地创办一家企业,而是以毕生的奋斗去成就一番事业。对于80后群体而言,创业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智慧和更大的勇气。通过80后创业者的故事生动活泼地解读创业力是我的初衷,看到每位创业者梦想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是我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