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电子与通信 >

电力系统通信工程

2010-11-12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电力系统通信工程 去商家看看
电力系统通信工程 去商家看看

 电力系统通信工程


基本信息·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页码:244 页
·出版日期:2001年08月
·ISBN:7307033399
·条形码:9787307033399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电力系统通信工程》一书比较全面、综合地为广大电力类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以及其他一些有关专业的学生介绍了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各种相关的通信系统工作原理的课程,书中的描述简明易懂,对于学生的自学有极大的帮助。
《电力系统通信工程》一书简明而又全面地介绍了数字通信的基本理论,主要内容涵盖了通信系统的各个类别,着力地反映出了在通信技术领域的一些最新发展及其相关成果。作为一本专业教材,本书十分注意反映“电力”和“工程”之间的特点,着重介绍了电力系统中所特有的各种通信方式,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方面的相关应用以及通信技术与工程间实际紧密结合等的具体内容,因此,此书既能作为电力类专业的通信课程教材,也可作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引论性教材。另外,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还尽量避免了在原理性教材中常出现的一些复杂的数学推导,特别注重从物理概念和系统概念的角度进行描述,从而也有助于其他有关专业的学生读懂电力系统通信工程专业的有关内容。
媒体推荐 前言
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已把我们带进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发达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
对于电气信息类各专业的学生,即使是通信工程以外的各专业,也都会在学习中涉及到较多关于通信技术的知识,毕业后的工作也往往要求掌握多方面的信息技术。面对新的世纪,这一点将更加突出。因此,开设一门能比较全面、综合介绍通信技术基本理论以及各种通信系统工作原理的课程,是十分必要的。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开设有电力通信的课程。在学校“211”工程建设的推动下,我们在原有讲义的基础上编成此书。由于在编写时对原讲义作了大量的补充和完善,结构上也做了较大的调整,使本书既能作为电力类专业的通信课程教材,也可作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引论性教材。如果对教学内容作适当取舍。亦可成为其他有关专业(如计算机应用、水文水资源等)适用的通信课程教材。
本书编写的指导思想是力求比较简明、全面地介绍数字通信的基本理论,涵盖各种通信系统的主要内容,并着力反映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出于篇幅和学时的限制,在编写中尽量避免原理性教材中的一些复杂的数学推导。而着重从物理概念和系统概念上进行描述。同时,作为《电力系统通信工程》教材,注意反映了“电力”和“工程”的特点,介绍了电力系统特有的通信方式和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以及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等内容。
本书由殷小贡、刘涤尘主编并统稿。绪论和第三、四章由殷小贡执笔,第一、五章由刘晓莉执笔,付微执笔第二、六章,李晶执笔第七章,第八章由刘涤尘执笔。王静描绘了部分插图。郭琮教授仔细审阅了全部书稿,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对此,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在本书的编写、出版过程中,得到了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出版社、教务处及电力工程系有关同志的大力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编写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多有错漏,恳请专家、读者不吝指正。
编 者
2000年3月,于武昌东湖
编辑推荐 《电力系统通信工程》一书比较全面、综合地为广大电力类专业、电子信息类专业以及其他一些有关专业的学生介绍了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各种相关的通信系统工作原理的课程,书中的描述简明易懂,对于学生的自学有极大的帮助。
《电力系统通信工程》一书简明而又全面地介绍了数字通信的基本理论,主要内容涵盖了通信系统的各个类别,着力地反映出了在通信技术领域的一些最新发展及其相关成果。作为一本专业教材,本书十分注意反映“电力”和“工程”之间的特点,着重介绍了电力系统中所特有的各种通信方式,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方面的相关应用以及通信技术与工程间实际紧密结合等的具体内容,因此,此书既能作为电力类专业的通信课程教材,也可作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引论性教材。另外,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还尽量避免了在原理性教材中常出现的一些复杂的数学推导,特别注重从物理概念和系统概念的角度进行描述,从而也有助于其他有关专业的学生读懂电力系统通信工程专业的有关内容。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数字通信基础
1.1 数字通信及其特点
1.2 信源编写与信道编码
1.3 数字基带传输
1.4 数字复接技术
……
文摘 书摘
信号音发生器用来产生数字化的信号音,如拨号音,忙音等,通过数字交换网络而传送
给相应的用户。
6.4.1.4选组级
选组级由一定结构的数字交换网络组成,如TST或TssT等。话路系统的连接功能主要由选组级完成。长途数字交换机只有选组级而无市话数字交换机中的用户级。在有些数字交换机中,对于起主要交换连接功能的选组级直接称为数字交换网络或数字交换模块.大容量数字交换机的选组级可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就是一个模块,并可根据容量进行逐步扩充,即容量增大时增加模块数。
6.4.1.5 控制系统
数字程控交换机采用存储程序控制方式,其控制方法有集中控制和分散控制之分。现代数字交换技术的发展档势是广泛采用分散控制方式。
1.集中控制方式
集中控制就是整个交换机所有的控制功能,包括呼叫处理和维护管理功能,都集中在一部处理机中完成,因而要采用处理能力强的高速处理机。为提高系统可靠性,一般需要两部处理机共同工作,二机采用主备用方式或话务分担方式。
2.分散控制方式
分散控制即采用多部处理机,以一定的分工方式分担整个交换机的控制功能。
1)功能分担:多处理机之间进行功能划分,使每部处理机只承担一部分功能。一种常用的功能划分方法是将呼叫处理工作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与话路设备硬件关系密切,另一部分属于软件的内部处理。
2)容量分担:指把交换机的所有用户分为若干群,每群设置一部处理机,专门承担该群用户的呼叫处理工作。此方式的优点是处理机的数量可随着容量的扩充而逐步增加。
3)功能分担与容量分担相结合:在实际使用中,单纯的功能分担或容量分担多用于用户小交换机。对于市话局用交换机,往往采用功能分扣与容量分担相结合的方式.即先从功能分担出发。划分为外围处理机与呼叫处理机,这两级不仅是功能的分担,实际上都还是面向全局用户的,因此完全可以在这两级中再分别采用多处理机,以进一步进行容量分担。
4)处理机间的通信方式,多机要协同工作,必须解决通信联系问题。在程控交换中,多机通信。“般有以下几种方式:通过公共存贮器建立联系,用收发缓存器通过总线传送;用收
发缓存器通过交换网络传送。
6.4.1.6 其他设备
程控数字交换机的硬件,除了上述各主要部分外,还包括外围设备、监视告警设备、录音通知设备等。
6.4.2 程控数字交换机的软件组成
程控数字交换机的软件由数据和程序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