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概况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概况 |
 |
|
 |
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概况 |
 |

基本信息·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页码:240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9787105086801
·条形码:978710508680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
内容简介 《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概况》内容为: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记录了中国55个少数民族从起源至21世纪初的历史发展进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荟萃了大量原始的、鲜活的、极其珍贵的资料,是一部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大型综合性丛书,是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出版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为了摸清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状况,抢救行将消失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料,1953年,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和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进行全国性的民族识别调查,1956年又开始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编辑推荐 《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概况》为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之一。
目录 第一章 地理环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
二、地形地貌
三、气候
第二节 物产资源
一、水资源
二、土地资源
三、生物资源
四、矿产资源
第三节 人口与民族
一、人口
二、民族
第四节 行政区划
第五节 名胜古迹
一、名胜
二、古迹
第二章 历史沿革与社会变革
第一节 历史沿革
第二节 人民政权的建立
第三节 土地改革和民主革命
一、减租反霸运动
二、农村土地改革
三、牧区民主改革
四、抗美援朝
五、镇压反革命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改造
一、农牧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五节 改革开放
一、农村、牧区体制改革
二、企业体制改革
第三章 民族区域自治
第一节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建立
第二节 自治机关建设
一、建立和组成
二、大力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第三节 法制建设
一、建立健全司法机构
二、加强法律学习培训
三、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四、不断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第四节 民族关系
第五节 人民生活
第四章 农业
第一节 畜牧业
一、机构
二、草场建设
三、牲畜品种改良
四、饲草料基地建设
五、牧民定居
第二节 农业
一、发展进程
二、农田水利建设
三、农业机械化
四、农业科技推广
第三节 林业
一、基本状况
二、野生动植物保护
第四节 水利
一、机构、队伍
二、水利工程建设
三、防病改水
第五章 工业
第一节 能源生产
第二节 工业企业
第六章 交通通信
第一节 公路
一、公路建设
二、桥梁建设
第二节 运输
一、运输工具
二、货运
三、客运
第三节 邮政
一、函件
二、邮政汇兑储蓄
三、邮路
第四节 电信
第七章 财政金融
第八章 贸易
第九章 旅游
第十章 对外开放
第十一章 社会事业
第十二章 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
大事年表
后记
……
序言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记录了中国55个少数民族从起源至21世纪初的历史发展进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荟萃了大量原始的、鲜活的、极其珍贵的资料,是一部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大型综合性丛书,是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出版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为了摸清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状况,抢救行将消失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料,1953年,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和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进行全国性的民族识别调查,1956年又开始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文摘 1.语言文字
自治县的塔吉克居民使用的语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帕米尔语支。有色勒库尔塔吉克语和瓦罕塔吉克语两种方言。色勒库尔语是自治县范围内的塔吉克居民日常劳动生活中进行交流的口语,保留着一种特有的古朴状态,保存了古代中亚塞语、粟特语、吐火罗语等古代语言的成分和传统。
目前,自治县塔吉克人在日常生活交往中仍使用塔吉克语,并占据绝对多数。塔吉克语仍是塔吉克人最重要的社会交际工具。在塔吉克人的家庭、社会活动中,人人都使用塔吉克语,幼儿从小便开始学说塔吉克语。人们相见问候,举办红白喜事,节日,待客,交易买卖,文艺创作,民间娱乐等都使用塔吉克语。
塔吉克族自古以来就有自己的文字,中世纪即已形成的达里语便是塔吉克族的文学语言文字,一直到近代还作为中亚地区的文学语言文字。这种语言文字在塔吉克族的经典文学作品中广泛使用。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在新疆地区的经文学校中,塔吉克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同阿拉伯语言文字占有同等的地位。此外,这种语言文字还在一些宗教活动及塔吉克族的社交生活中使用。因为没有正式的学校教育,这种语言文字未能得到普及,加之地理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塔吉克语言文字没有太多发展。1936年,塔什库尔干建立了第一所公办学校,由于当时缺乏塔吉克语言文字方面的师资,加之,没有出版教科书,学校便采用维吾尔语言文字进行教学。新中国成立后,塔吉克族学生在学校普遍以学习维吾尔语言文字为主,只有少部分学生直接学习塔吉克语言文字。
后记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概况》(以下简称《塔县概况》)是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的一部。该书经过两年多的编写,以其真实性和科学性反映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历史沿革、社会变革及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变化。
《塔县概况》能够编写出版,得益于国家民委、自治区民委(宗教局)、喀什地区民宗委两年多来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塔县概况》编写过程,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5年9月,根据国家民委《关于修订(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的通知》精神,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修订编委会的具体安排,自治县成立机构,搜集资料,为编写作前期准备,这项工作正式启动。
第二阶段,2006年4月,编写工作全面展开。县民宗局和县史志办以《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县志》为依据和基础资’料,编写了《塔县概况》初稿。2007年8月,县民宗局将初稿报送《自治区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修订编委会办公室,经审核后提出了修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