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心理学 >

心理剧与情景剧理论与实践

2010-11-01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心理剧与情景剧理论与实践 去商家看看
心理剧与情景剧理论与实践 去商家看看

 心理剧与情景剧理论与实践


基本信息·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页码:24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7月
·ISBN:7122057739/9787122057730
·条形码:978712205773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读者对象:心理咨询师与治疗师
·丛书名:心理师丛书

内容简介 《心理剧与情景剧理论与实践》:心理剧和情景剧都是创造性心理治疗的形式,强调个体的自发性和创造性,运用演出的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再现当事人的现实生活场景及心路历程,促进个体成长,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人的创造性潜能,从而有效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与机遇。
本书对于心理剧与情景剧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同时穿插了很多中国本土案例,实操性较强,可供心理咨询,治疗师自学时使用,亦可作为心理剧及情景剧的培训教材。
作者简介 本书的邓旭阳、桑志芹、费俊峰、石红四位作者均在高校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10年以上,作为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师获得了中国心理学会首批心理咨询督导师资格。其中,桑志芹现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心理学会及大学生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理事、秘书长等职。邓旭阳、桑志芹为各自所在院校心理学专业方向硕士生导师。
编辑推荐 多年来,邓旭阳、桑志芹、费俊峰、石红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工作者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创造性地运用心理剧的理论和技术。尤其是校园情景剧广泛被应用于大学生自我教育和个人成长,形成了在任何国家都无法看到的一种有效的、独特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并且已经推广到全国各地的高校。这应该算是心理健康事业发展中的一种创举。
目录
第一章心理剧的概念、发展与原理1
第一节什么是心理剧1
一、什么是心理剧1
二、心理剧的构成要素2
三、心理剧过程10
四、比较心理剧、角色扮演与社会剧12
第二节心理剧的产生与发展13
一、心理剧的创始人13
二、心理剧的初期发展(莫雷诺时代)16
三、心理剧的蓬勃发展(哲卡时代)19
第三节心理剧的一般原理21
一、哲学观:创造力与自发性22
二、社会关系网络24
三、角色理论26
四、表达与行动28
第二章心理剧的技术30
第一节暖身技术30
一、暖身的对象31
二、社会测量技术在暖身过程中的应用32
三、暖身常用活动38
第二节演出阶段基本技术39
一、设景技术40
二、角色互换43
三、替身46
四、镜像技术49
第三节演出阶段的其他技术55
一、独白55
二、空椅技术58
三、未来投射59
四、魔幻商店61
五、宣泄和顿悟63
六、附加现实64
七、雕塑技术64
八、具体化65
九、去角65
十、处理抗拒66
十一、放大66
十二、重复表演67
十三、示范67
十四、录像67
十五、旁白67
十六、角色训练68
第四节分享、团体结束及技术统整68
一、为什么要分享68
二、分享时导演的任务69
三、结束技术69
四、技术统整原则70
第三章国内心理剧系统培训的几种风格72
第一节易术心理剧72
一、创始人及创立缘由72
二、何谓易术心理剧?73
三、易术心理剧的特色75
四、应用:【实例】做主角和导演的体会80
第二节螺旋心理剧82
一、创始人及创立缘由82
二、螺旋心理剧——治疗性螺旋模式84
三、螺旋剧的特点94
四、应用:【实例】体验,让我再一次体验……97
第三节音乐心理剧98
一、创始人简介99
二、早期出现99
三、音乐心理剧的概念101
四、音乐心理剧技术105
五、应用:【实例】音乐绘画与即兴团体合奏113
第四节社会剧116
一、社会剧是如何发展的116
二、什么是社会剧?117
三、社会剧的技术119
四、社会剧的过程124
五、应用:【实例】角色扮演和雕塑、专业成长感悟129
第四章心理剧的实践应用134
第一节心理剧实践应用中的注意事项134
一、基本原则134
二、重视暖身136
第二节心理剧在临床咨询中的运用137
一、在个案咨询中的使用探索 137
二、在团体咨询中的应用144
三、心理剧模式减压辅导159
第三节心理剧在咨询师专业成长中的应用161
一、在咨询师技能练习中的应用161
二、自我成长小组中的应用163
第五章情景剧的历史、理论与技术171
第一节情景剧的产生与发展171
一、取材于生活的编排剧情阶段171
二、即兴、创造性的情景互动阶段172
第二节情景剧的理论概述173
一、什么是情景剧?173
二、情景剧要素和过程174
三、情景剧的主要形式和特点176
第三节情景剧的技术177
一、准备技术177
二、暖身技术181
三、演出技术184
四、分享技术191
五、讨论技术192
第四节心理剧与情景剧的异同192
一、相同之处192
二、不同之处193
第六章情景剧的实践应用196
第一节在学生心理教育中的应用196
一、学生心理社团成员自我成长196
二、学生常见问题应对训练198
三、情景剧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形式202
第二节专业工作者自我成长中的应用210
一、中小学心理教师的情绪减压辅导210
二、高校咨询工作者压力应对能力培养213
三、危机干预能力训练217
第七章心理剧与情景剧的评估与发展探索221
第一节效果的分析评价221
一、心理测评问卷评估221
二、效果问卷或主观报告评估225
三、访谈评估234
四、录像观察评估234
第二节心理剧与情景剧的未来发展234
一、心理剧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235
二、情景剧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探索238
附件1南京心理剧成长小组活动契约240
一、成立小组目的240
二、遵守保密原则240
三、人员组成240
四、时间240
五、小组成员离开小组的约定240
六、有关收费240
七、小组活动内容241
八、主持人职责241
九、其他241
附件2心理剧相关培训简介242
后记244
……
序言 感谢《心理剧与情景剧理论与实践》一书的几位作者邀请我为该书的出版写序。欣然应允不仅因为他们是我的专业同行和朋友,支持他们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因为他们多年持续不懈对心理剧执著的探索和实践深深感动着我。我本人也是心理剧的支持者、学习者、实践者队伍中的一员。
我生平第一次接触到心理剧是20年前的事。1990年我在日本筑波大学心理学系学习心理咨询。在一次日本大学心理咨询学会组织的专业培训中有心理剧治疗工作坊,怀着好奇和新鲜感,我报名参加了工作坊,一下子被心理剧的特殊魅力吸引。作为一名专注于团体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探索者,我开始注意搜集心理剧治疗的相关资料。1996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拙作《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我在“团体咨询的类型”中初步介绍了“心理剧治疗”,内容包括心理剧的发展、构成五要素、基本过程、基本技法以及能达到的效果几个方面。
心理剧的诞生在世界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历史进程中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标志着对个体进行的单独治疗转向在团体中治疗个体。可以说,它是团体咨询与治疗的重要开端。心理剧是对生命和生活的模仿,它为情绪宣泄、情绪学习、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行为改变提供了一个灵活的机会,它能帮助参加者自由地表现自己的观点、情绪,使他冲破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束缚,使他的自发性、创造性得到发挥,在表演中澄清自己的问题,看到问题的症结,发现自身的潜能和力量,最终有助于解决个人的问题。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心理剧正式进入系统培训和治疗实践中。我有幸在台湾地区参加赖念华博士主持的心理剧工作坊,在南京参加过两次美国龚鉥博士举办的心理剧治疗师培训,以及奥地利米切尔博士的心理剧工作坊,对心理剧的治疗功能感到震撼和折服,也有机会去体验作为辅角的感受,对心理剧治疗的认识逐渐加深,对心理剧的熟悉不断增加。也见证了国内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培训中心理剧的兴起,一批心理剧学习者在专业领域中的探索、投身和成长。多年来,邓旭阳、桑志芹、费俊峰、石红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工作者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创造性地运用心理剧的理论和技术。尤其是校园情景剧广泛被应用于大学生自我教育和个人成长,形成了在任何国家都无法看到的一种有效的、独特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并且已经推广到全国各地的高校。这应该算是心理健康事业发展中的一种创举。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其实,我们每个人在人生的舞台上,都是自己生命的主角、观众,也是导演。在专业的心理剧舞台上,我们有机会可以重新演出自己的生命故事,看到自己的过去,寻求新的成长力量和可能性,走向自己的未来。在心理剧舞台上演出的每一个故事,就是我们实际生活的真实写照。演出可以重来,但生命不能重来。通过心理剧,我们可以重整人生,对生命有新的觉察和选择。
从本书的文字中,相信读者不仅能感受到作者们对心理剧与情景剧的喜爱,还能分享他们实践和探索的真切感受和真实经验,也记录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知识的理解、生命成长的渴求和对美好未来的勾画与向往。作者们基于心理剧理论学习与实践的体会,包括接受培训与专业实践的体会,整合了实际工作中的理论探索与经验总结。其中,有在心理剧中做主角、辅角、助理导演、导演的感受,也有介绍心理剧、推广情景剧的体验工作坊里做指导者的体会。
借此书出版之际,我想代表中国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同仁深深感谢在中国心理剧治疗探索和发展历程中所有支持、鼓励、培养我们的前辈或同道。他们是龚鉥博士(Dr Gongshu)、凯特博士(Dr Kate Hudgins)、米切尔博士(Dr Michael Wieser)、约瑟夫教授(Joseph Moreno)、罗恩·韦纳博士(Dr Ron Wiener)、马修·卡璞(Macia Karp)、布兰特纳(Adam Blatner)、秀森伯格(Schuzenburger),还有最尊敬的哲卡·莫雷诺大师。通过直接的学习和交流,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他们作为世界一流的大师或国际著名的心理剧、社会剧专家、心理治疗师,用爱、行动,传授对心理剧的理解感悟和技能。从他们身上,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与技能,还学到了人性的成长。
同时,还特别需要感谢来自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和美国的华人同道支持,特别是是台湾地区的赖念华、卓纹君,黄创华、游明麟、游淑瑜、陈信昭、美国的龚宁馨,新加坡的周美伶,是兴趣和使命感把我们紧紧地连在一起,共同走过心理剧在中国大陆发展的艰难而重要的时期。
心理剧与情景剧在内地的推广才刚刚起步,未来的道路依然漫长而艰辛。但是我们相信这样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提升和推广过程:自发实践-经验思考-专业培训-理论学习-再实践探索-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感受-再自我探索、总结,形成初步的本土化的心理情景剧体系,推广运用在学校、企业、专业人士、社区、监狱、机关等单位和人群。
只要本着认真负责、尊重接纳、开放包容、团结协作的态度,顺应社会现实的需要,不断创新尝试、探索修正,心理剧与情景剧在中国发展一定会充满希望,必将会有更多的研究文章和专著问世,有更多的人经由心理剧专业的服务而受益。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
樊富珉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