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原满族自治县概况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清原满族自治县概况 |
 |
|
 |
清原满族自治县概况 |
 |

基本信息·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页码:19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9787105086474
·条形码:978710508647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
内容简介 《清原满族自治县概况》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为了摸清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状况,抢救行将消失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料,1953年,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和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进行全国性的民族识别调查,1956年又开始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在三次大规模的系统调查的基础上,中央民委从1958年开始组织编写《中国少数民族简史》。
编辑推荐 《清原满族自治县概况》是由民族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第一章 地理环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
二、地质土壤
三、山脉
四、水系
五、气候
第二节 物产资源
一、土地资源
二、森林资源
三、水资源
四、矿藏资源
五、土副特产资源
六、野生动物资源
第三节 人口与民族
一、人口
二、民族
三、风俗习惯
四、宗教信仰
第四节 行政区划
一、县行政区划
二、乡镇
第五节 名胜古迹
一、名胜
二、古址
第二章 历史沿革与社会变革
第一节 历代行政区划设置
第二节 人民政权的建立
一、民主政权的建立
二、人民政权的建立
第三节 土地改革
一、反奸清算、减租减息
二、进行秘密土地改革
三、土地改革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改造
一、农业互助合作
二、社会主义改造
第五节 改革开放
一、经济体制改革
二、政治体制改革
三、社会事业体制改革
四、对外开放
第三章 民族区域自治
第一节 自治地方的建立
第二节 自治机关的建设
一、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二、县人大常委会
三、县人民政府
四、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及主席团
第三节 法制建设
一、制定地方性法规,行使立法权
二、普法工作
三、行政执法监督
四、法律服务
第四节 民族关系
第五节 人民生活
第四章 农业
第一节 农业
一、粮食生产
二、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生产
三、农业技术
四、产业结构调整
五、发展特色和绿色农业
第二节 林业
一、林业资源
二、林业经济发展
三、森林保护
四、林业科技成果
第三节 畜牧业
一、畜禽饲养量
二、品种改良与畜牧科技
三、疫病防治
第四节 渔业
第五节 水利
一、农田水利工程
二、河道治理
三、灌溉工程
四、农田基本建设
五、养殖
第六节 农机
一、田间作业工具
二、运输工具
三、排灌工具
四、其他农机具
第五章 工业
第一节 能源生产
第二节 工业企业
一、企业发展概况
二、主要工业产品与产量
三、工业结构
第三节 特色工业
第四节 工业园区
第六章 交通通信
第一节 铁路
第二节 公路
第三节 邮政
第四节 电信
一、电话
二、移动通信
……
第七章 财政金融
第八童贸易
第九章 旅游
第十章 对外开放
第十一章 社会事业
第十二章 城乡建设
第十三章 环境保护
后记
修订后记
……
序言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包括《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记录了中国55个少数民族从起源至21世纪初的历史发展进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内容,荟萃了大量原始的、鲜活的、极其珍贵的资料,是一部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大型综合性丛书,是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出版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逐步展开。为了摸清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状况,抢救行将消失的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料,1953年,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和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组织进行全国性的民族识别调查,1956年又开始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在三次大规模的系统调查的基础上,中央民委从1958年开始组织编写《中国少数民族简史》。
文摘 土地改革后,为解决个体农民生产上的困难,中共中央号召,发展互助合作组织,开展爱国丰产运动。广大农民在自愿互利的前提下,两三户或三五户组成不同形式的互助合作组织。有临时性的、季节性的和常年性的互助组。实行人、畜力换工插具。1949年全县有临时互助组1563个,参加农户5212户,占总农户的59.6%。1952年互助合作运动形成高潮.全县各种形式的互助组达5775个,参加的农户占总农户的80%,以上。通过互助合作,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畜力、农具不足的困难.推动了生产的发展。
在互助合作的基础上,建起了初级形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初级社在土地、畜力、农具私有的基础上,实行土地、车马、农具入股的办法,由农业生产合作社统一管理和使用。秋后按人股的土地、车马、农具和出工多少分红。这种形式属半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到1955年,全县初级社发展到336个,入社农户6359户,占总农户的23%。同年lO月,根据党中央发布的《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精神,初级农业合作社由典型示范,重点发展转入到全面推广。至1956年,全县入社农户增加到28456户,占总农户的93.2%。不久,初级社又成批的向高级社过渡。这一年由初级社过渡到高级社的有133个,人社农户27902户,占全县总农户的91.4%。全县基本上实现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土地由个体所有制转为集体所有制。
后记 《清原满族自治县概况》的修订工作.按照国家民委和省民委的部署,从2006年3月开始,历经8个月的时间,到10月末全部完成了修订工作任务。
修订工作启动后,中共清原满族自治县委和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本书的修订工作。3月初,县政府召开了全县《概况》修订工作会议。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县长封福高任主编.副县长祁瑞任副主编,有34个县直各部门主要领导任编委的编委会,下设办公室,由县档案局负责本书的具体修订工作。书稿形成后,县领导对本书进行了审查、修改。
在本书的修订过程中,得到了县内各有关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确保了本书修订工作的顺利进行。省民委古籍办原主任白展文审阅本书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特向为本书修订工作提供各种帮助的部门和有关人员表示衷心地感谢。
本书内有关数据资料均以县统计局提供的统计资料和各年度发表的统计公报上的数据为依据。其他内容参阅了《清原满族自治县志》、《清原县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十五”、“十一五”规划以及县委、县政府的有关工作报告等相关资料。
本书由石喜龙、孙莹、陶德兴编辑,祁瑞审核。书中照片大部分由各有关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