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散文 >

一样花开:哈佛十年散记

2010-10-25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一样花开:哈佛十年散记 去商家看看
一样花开:哈佛十年散记 去商家看看

 一样花开:哈佛十年散记


基本信息·出版社:黄山书社
·页码:22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546102227/9787546102221
·条形码:9787546102221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童元方作品系列

内容简介 《一样花开:哈佛十年散记》讲述了:胡姐开车带我们出城,近瑞维尔海滩时,远远望见海滩上的沙雕,想起到波士顿那天,看见报上提到有个沙雕节,以为早已过去了,怎知过了一个月,那些雕像仍在海滩上。是等自然风化吗?我们干脆停了车,跑下海滩去。
作者简介 童元方,台湾大学中国文学士、美国奥立冈大学艺术史硕士、哈佛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教哈佛大学,现为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教授。中文著作有《一样花开——哈佛十年散记》《水流花静——科学与诗的对话》《爱因斯坦的感情世界》《为彼此的乡愁》。英文著作有:Two Journeys to the North: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Poetic Journals of Wen T'ien-hsiang and Wu Mei-ts'un。译作有《爱因斯坦的梦》《情书:爱因斯坦与米列娃》与《风雨弦歌:黄丽松回忆录》,另译有明代女子曹静照、马如玉以及清代女子吴规臣、梁德绳的诗,收在Women Writers of Traditional China一书中。
媒体推荐 复按我这些篇文章,在山南海北的论题、东夷西狄的人物中,竟然闪出这本小书聚光的焦点:在古人、今人、旧事、新事中,我专爱追究的原来是那些失败的、痛苦的、零落的,饥寒的、精神有了伤残而又力图振作、身体受了磨难而绝不屈服、有着永世的遗憾而不能明言、有了价值的选择而叉无从选择的……我看他们在绝望边缘、垂死时刻的话;我念他们坐困愁城、临危刹那的诗。这是我的性情所偏,也是这本小书之韦编所在罢!……
我就把我这“文非文兮诗非诗”的集子,叫做“一样花开”罢。
不是吗?花,哪有不是在嚣闹的春天,像蜜蜂一样地忙碌的?而菊呢?却似秋空的云朵,俯视着萧瑟已近在目前,荒冷逐渐从远方涌至的大地。
——童元方《一样花开》
编辑推荐 《一样花开:哈佛十年散记》为黄山书社出版。
目录
大陆版序
沙雕与纸屋
自序
两组北行的诗
文天祥与吴梅村
萧条异代却同时
曹雪芹与袁枚
戏如人生
李渔的《比目鱼》小说及戏曲
洪业教授及其《史记三讲》
苹婆与茄鲞
秋风乍起
风雪夜归以后
毛泽东的中学笔记
《讲堂录》
如果再活一次
从“杨振宁是唱什么歌的?”说起
诗在水上,不在山间
瓦科特的诗
传统与实验
听奚尼教授讲现代诗
燧石之火
听奚尼教授讲现代诗
难道是老舍编的讲义吗?
文言文教学在哈佛
寻梦与话梦
《爱因斯坦的梦》译后记
……
序言 二○○七年暑假,临离波士顿回香港前,嘉阳姐带我们去岩港吃海鲜。我们家有个龙虾王,之前在临海一家叫“威尼斯”的餐馆吃过一只,是把头切下来、洗净了再放回去的那一种,坐在盘子上甚有气势,但什么黄也没有了,完全没有吃头。所以龙虾王一听说要去岩港,孩子似的雀跃。
胡姐开车带我们出城,近瑞维尔海滩时,远远望见海滩上的沙雕,想起到波士顿那天,看见报上提到有个沙雕节,以为早已过去了,怎知过了一个月,那些雕像仍在海滩上。是等自然风化吗?我们干脆停了车,跑下海滩去。
文摘 三、渡淮吊古
过了淮河,文天祥离南方的家乡更远了。所经之地,即是一亡于女真,再亡于蒙古,而他却从不曾看见过的北宋版图。在《过淮河宿阚石有感》中,他想起了空坑一役被北兵掳去的妻子儿女。他知道骨肉乖离,难再相见,而将此今生永别的绝望,转化成他生重聚的盼望;在痛楚里支持他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文天祥连日经过淮北广阔的平野,一片荒冷。后见一带山冈,问押送的人,才知徐、邳在望。对从没见过的这块土地以及其上生活过的人物的认识,实际上是由读史而来的。
过徐和邳,千载前楚汉相争的地方,史汉的记载,一时都想了起来。眼下风云犹卷,而英雄、豪杰俱往矣!文天祥视人事递嬗,如飞矢流光。不论成败,其杳则一。然而南冠楚囚,远来吊古,泪尽而后,继之以血了。
吴梅村过淮河,所行之处,非废墟,即焦土;所念之人,非垂暮,即凋零。《过淮阴有感》二诗中,他思旧忆往,竞说出“浮生所欠止一死,尘世无缘识九还” 的话来,由此可以看出他自责的严厉,已近乎自虐。他反复沉思自己那个贻害了一生的错误决定,悔海狂涛吞噬了诗人的灵魂与生命。
过徐、邳时,他的两首《下相怀古》及《项王庙》,都只同情项羽,不及刘邦;只谈骓走姬逝后的落空,不及大风起兮的豪壮。项王庙上的荒烟,戏马台前的蔓草,是千多年后的唯一存留。
四、近京情怯
过徐州不远,便是黄河了。渡河以后,又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看着应熟悉却陌生的壮丽山河,历史教给他的典型一一出现在他脑海里,诸葛亮、刘琨、祖逖等等,都是挽狂澜与扶倾厦的民族英雄。到燕京前,他过白沟河,想起了统兵抗金的大将张叔夜。白沟河是当年宋辽的界河。张叔夜随徽钦二帝北掳的时候,至白沟。驭者日:“过界河矣。”叔夜瞿然起,仰天大呼,遂不复语,第二天就死了。文天祥由此思彼,低回往复,以张叔夜为楷模,死志益坚。
吴梅村渡河时,黄河正结冰,他眼见南下清军的雄概,与北上官船的招摇、民夫敲冰的苦况,只有如麻的心乱。近京畿时,他写了四首诗,寄当事诸老,仍希冀能原车回南,乞求不进京以就召。“今日巢由车下拜,凄凉诗卷乞闲身”,看得出隐约的刀光剑影之下,左右不能之尴尬与进退维谷的艰难。
这两组北行的诗,所述的地点差不多;这两位大诗人,所处的环境也差不多;而两人的诗韵又均有充盈的唐音。但诗篇给后世的感觉,竟如是不同。我们看见一朵火焰似的文天祥,昂首北上,视死如归;我们也看到一团泥泞的吴梅村,蹒跚北行,虽生犹死。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