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历史 >

高句丽古墓壁画研究

2010-10-21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高句丽古墓壁画研究 去商家看看
高句丽古墓壁画研究 去商家看看

 高句丽古墓壁画研究


基本信息·出版社:吉林大学出版社
·页码:374 页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
·ISBN:7560139442/9787560139449
·条形码:9787560139449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高句丽古墓壁画研究》讲述了1984年,在方起东先生的指导下,我与林至德先生在《文物》杂志第l期上发表了《集安出土高句丽陶器的初步研究》。这是我第一次发表高句丽历史与考古方面的论文。我知道,从此以后我可能在高句丽历史与考古研究方面一直走下去。只有认真地学习,努力地思考,更多地掌握文献与考古方面的资料,才能写出更科学、更有水平的文章来。
作者简介 耿铁华,男,汉族,1947年出生于吉林省扶余县。1975年吉林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1981年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先秦史专业研究生毕业,1982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曾任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师,集安市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现任通化师范学院高句丽研究院院长、教授。吉林省社会科学高句丽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吉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中国朝鲜史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长白山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高句丽历史与考古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出版学术著作《中国高句丽史》、《好太王碑新考》、《好太王碑一千五百八十年祭》、《高句丽史论稿》、《高句丽考古研究》、《高句丽史简编》、《高句丽瓦当研究》7部。主编学术论著《高句丽历史与文化》、《中国学者高句丽研究文献叙录》、《高句丽研究文集》、《高句丽归属问题研究》、《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等13部。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主持并完成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7项,多次获省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
编辑推荐 《高句丽古墓壁画研究》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序言
自序
第一章 高句丽古墓壁画发现调查与发掘
一 高句丽古墓壁画发现
二 中国境内高句丽古墓壁画调查与发掘
三 朝鲜境内高句丽古墓壁画调查与发掘
四 高句丽古墓壁画分布与特点

第二章 高句丽古墓壁画研究历程
一 中国学者高句丽古墓壁画研究历程和特点
二 中国学者高句丽古墓壁画研究新成果
三 中国高句丽古墓壁画研究学者及论文发表状况
四 对中国学者研究的说明
五 外国学者对高句丽古墓壁画研究概况

第三章 高句丽古墓壁画现状
一 中国境内高句丽古墓壁画
二 朝鲜境内高句丽古墓壁画
三 高句丽古墓壁画保护

第四章 离句丽古墓壁画年代与分期
一 中国学者关于高句丽古墓壁画的年代与分期
二 外国学者关于高句丽古墓壁画的年代与分期
三 高句丽古墓壁画年代与分期的依据
四 高句丽古墓壁画的年代与分期

第五章 高句丽古墓壁画中的社会生活
一 高句丽壁画中的宗教祭祀
二 高句丽壁画中的贵族生活
三 高句丽壁画中的社会经济
四 高句丽壁画中的军队与战争

第六章 高句丽古墓壁画中的神灵世界
一 高句丽壁画中的传说时代
二 高句丽壁画中的神灵神话
三 高句丽壁画中的四神

第七章 高句丽古墓壁画中的墨书文字
一 安岳号墓墨书文字
二 德兴里墓墨书文字
三 冉牟墓墨书文字

第八章 高句丽古墓壁画的文化渊源
一 先秦壁画的出现
二 汉晋墓室壁画的影响
三 汉代画像石刻的影响
四 高句丽古墓壁画的形成与特点
附录
一 中国学者高句丽古墓壁画研究论文目录
二 参考文献
后记
……
序言 到集安博物馆任职不久,我参加了一次大规模的文物普查,先后两次对集安岭前岭后进行考古调查,发现了几处新的古代遗址,对旧的遗址进行重新登记。接着参与并主持了洞沟古墓群集锡公路古墓的考古发掘工作。使我进一步了解了高句丽历史与考古的诸多问题。也使我更加热爱高句丽历史与考古研究的工作。本职工作使我每天看到的、想到的、接触到的都是高句丽文物遗迹和所承载的久远而厚重的历史。国内城、丸都山城、好太王碑、太王陵、将军坟、五盔坟4、5号墓等,都是我每天必须经过或多次想到的。我的学历和经历,不允许我只限于保护和管理这些文化遗迹,更要深入地了解它们、研究它们,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明确保护和管理的目的及意义,做好保护管理与开发的工作。
1984年,在方起东先生的指导下,我与林至德先生在《文物》杂志第l期上发表了《集安出土高句丽陶器的初步研究》。这是我第一次发表高句丽历史与考古方面的论文。我知道,从此以后我可能在高句丽历史与考古研究方面一直走下去。只有认真地学习,努力地思考,更多地掌握文献与考古方面的资料,才能写出更科学、更有水平的文章来。
文摘 插图:





2.日本学者的研究
日本学者的研究主要是根据前人在中国和朝鲜获得的大量高句丽古墓壁画调查发掘资料,特别是一批年代较早的,最能反映壁画本来面貌的珍贵的照片,临摹画稿和原始记录进行的。日本国内虽然没有高句丽壁画古墓,他们却能多次进行高句丽古墓壁画的大型展览和研讨活动,出版了一批珍贵的高句丽文物和壁画图册,如《高句丽古墓壁画》、《好太王碑与集安的壁画古墓》、《高句丽壁画古坟》等。及时翻译了中国、朝鲜、韩国等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以补充和扩大自己的研究。
1995年日本出版了东潮、田中俊明编著的《高句丽历史与遗迹》,在高句丽中后期都城章节中,介绍了中国和朝鲜发现的高旬丽壁画古墓及其分布、构造、年代,对高句丽壁画图像的演变与相关高句丽出土文物的关系进行了研究。1997年日本出版了东潮的《高句丽考古学》一书,其中第七章为高句丽壁画的演变,第八章为辽东与高句丽壁画,将中国集安和朝鲜平壤一带的高句丽古墓壁画与中国古代辽东地区的古墓壁画进行比较,从墓葬结构、壁画内容、出土遗物进行研究。
初步统计,1950~2006年期间,日本学者发表的高句丽壁画研究论文有78篇。第一阶段(1950~1965年)发表论文7篇,内容主要是高句丽壁画古墓的调查发掘报告,另外还有高句丽壁画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音乐舞蹈、天文星象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第二阶段(1966~1979年)发表论文20篇,除了高句丽壁画古墓的调查发掘报告之外,还涉及到高句丽壁画古墓的构造、壁画内容及编年。同时展开了高句丽古代绘画工艺美术方面的研究。第三阶段(1980~.2006年)发表论文51篇,对高句丽壁画古墓进行考古学研究,继续发表高句丽壁画古墓的调查发掘报告的同时,深入研究高句丽壁画在中国和朝鲜的分布状态、墓葬构造,进而对高句丽古墓壁画进行编年。在美术史、绘画史以及社会生活史研究方面也有新的成果。详见表六。
后记 炎炎夏日,我和我的研究生在微机前忙碌着.直到《高句丽古墓壁画研究》书稿最后一页完成。高句丽古墓壁画研究是我二十多年来没有间断的一个课题.此间,我曾经有十六年在集安博物馆工作的经历.这也为我提供了极为方便的研究条件与环境。进入高校科研院所之后,我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在高句丽历史与考古方面完成了国家与吉林省的一些科研项目,为高句丽古墓壁画的研究奠定了基础。2004年.此项研究列为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编号为2004050。
我在集安博物馆工作期间,曾对集安境内的高句丽壁画古墓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研究,我和同事们多次进入墓室进行现场调研。对壁画的现状与保护方案进行讨论,对壁画所涉及的历史进行研究。直至此项目获得批准.正式进入研究以来,先后得到许多单位和个人的帮助,包括提供资料和图片。他们是:东北师范大学东北民族与疆域研究中心、吉林大学边疆考古中心、延边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高句丽研究中心、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省博物馆、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省博物馆、集安市委宣传部、集安市博物馆、桓仁县文管所、韩国高句丽研究会。张福有、方起东、李殿福、刘萱堂、刘厚生、魏存成、王绵厚、谷德平、孙启林、权赫秀、杜文忠、林至德、崔明、董长富、董峰。孙仁杰、迟勇、张雪岩、王春燕、徐日范、李进熙、永岛辉臣慎、东潮、蒋峥,田中俊明、赵由典、李浩官、安喜均、李亨求、徐吉洙、全虎兑、高光仪等。对以上国内外学术机构和学者朋友们的大力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对于已经离开我们的几位先生表示深切的怀念。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