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木材科学研究 |
 |
|
 |
木材科学研究 |
 |

基本信息·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页码:523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6月
·ISBN:7030247264/9787030247261
·条形码:9787030247261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木材科学研究》重点阐述国内外在木质环境学、木材的功能性改良、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综合分析及木材无损检测等有关木材科学与技术领域中新的研究成果,同时深入浅出地趣谈了木材科学知识和木材加工利用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进而使读者明了木材相关知识,木材性质评价,木材功能改良和木材检测和新方法,新技术。《木材科学研究》可作为从事木材科学与技术、家具与室内设计、木材检验工作的科技人员和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编辑推荐 《木材科学研究》是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目录 前言
第一篇 木材的居住性
第一章 木材的视觉特性
一、木材的反射特性
二、木材的视觉物理量与感觉特性
三、室内空间木材率与感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木材的触觉特性
一、木材表面的冷暖感
二、木材表面的粗滑感
三、木材表面的软硬感
四、木材触觉特性的综合分析
五、木材触觉特性的应用举例——木质地板的步行感与材料属性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木材的调湿特性
一、湿度与居住性
二、木材调湿性能的评定方法
三、木材厚度与调湿效果
四、居室的调湿性能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木材的隔声特性
一、人耳的听觉特性
二、单层板的隔声性能
三、双层板的隔声性能
四、楼板的隔声性能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木材的生物调节
一、室内木材设置与微环境卫生
二、1/f涨落与生物节律——自然现象与木材的舒适感
三、木材对动物体生长发育的调节
参考文献
第二篇 木材无损检测
第六章 木材物理性质和生长特性的无损检测
一、射线检测
二、电学法检测
三、红外线检测
四、在线称量法检测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木材力学性质的无损检测
一、超声波检测
二、机械应力无损检测(应力分级)
三、振动法(共振法)检测
四、冲击应力波检测
五、FFT分析无损检测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木材缺陷的无损检测
一、射线法检测
二、超声波检测
三、光学法检测
四、电学法检测
五、应力波检测
六、几种近代无损检测方法
参考文献
第三篇 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系统分析
第九章 主成分分析——将多项木材性质参数化为几个独立综合指标
一、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二、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主成分分析
参考文献
第十章 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根据木材性质进行树种分类并判别新树种
一、聚类分析及判别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二、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相关分析——木材物理力学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相关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二、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相关分析
参考文献
第十二章 变异性分析——木材试件数的决定和物理力学指标的分级
一、各项指标的均值和极值
二、总体变异系数
三、试件数量的决定方法
四、物理力学指标的分级
五、小结
参考文献
第十三章 用途综合分析——木材用途与物理力学性质的关系
一、模糊聚类分析和z‘检验分析——木材用途的分类及其与材性的关系
二、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木材用途与树种间互选关系的探索
参考文献
第四篇 木材功能性改良
第十四章 木材阻燃
一、木材在火焰中的性状
二、木材的阻燃处理
三、阻燃机理
四、阻燃处理对材性和加工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十五章 木材的尺寸稳定化
一、木材与水分
二、尺寸稳定性的评定
三、尺寸稳定化的方法
四、木质人造板的尺寸稳定化
参考文献
第十六章 木材塑料复合材
一、WPC的制造方法
二、WPC的性质
三、WPC的用途
四、WPC的新探索
参考文献
第十七章 木材软化
一、木材软化机理
二、木材软化处理
三、木材塑化展望
参考文献
第十八章 木材顺纹压缩与弯曲技术
一、概述
二、木材顺纹压缩预处理
三、木材顺纹压缩
四、木材多维弯曲
五、木材多维弯曲热定型
参考文献
第十九章 新型木材-金属复合材料
一、化学镀技术概述
二、化学镀法制造木材NiP复合材料的深入研究
三、超声波辅助木材表面化学镀Ni—P合金
参考文献
第二十章 木材-无机质复合材
一、概述
二、木材-无机质复合材的制备方法
三、木材-无机质复合材的形成机理
四、木材-无机质复合材的性能
五、无机纳米材料与木材的复合
六、功能性木材一无机纳米复合材
参考文献
第二十一章 树木提取物的功能性合成与木材防腐
一、概述
二、树木提取物用于木材防腐
三、提取物化合物单体的选用及药液配制
四、咪唑啉季铵盐的合成与表征
五、合成产物与商业防腐剂抑菌实验
六、室内木材防腐实验与木材性质检测
……
……
序言 何谓“木材科学”?对此,国际木材科学院曾作了科学的、准确的解答,即木材科学是关于木质化的天然材料与衍生制品以及为木质材料的加工利用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生物的、化学的和物理的科学。而今,研究者们已将木质材料外延到生物质并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工作,这是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木材科学研究的目标是促进高附加值的木材制品、木质材料乃至生物质复合材料产品的创新和发展。
随着我国森林资源结构的变化,经济发展对生物质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以及人类对其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追求的提高,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对木材科学与技术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此,本书作者适时对原出版的《木材科学新篇》的内容予以充实、完善和更新。原书曾于1991年5月出版,现应广大读者的需求,进行修订再版。本次修订注重增加了近几年本学科同仁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分别充实在各有关篇章中。
全书共分五部分,由李坚任主编,刘一星任副主编。编写人员分工如下:
第一篇木材的居住性李坚,姚永明,董玉库;
第二篇木材无损检测刘一星;
第三篇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系统分析董玉库,刘一星;
第四篇木材功能性改良李坚,董玉库,宋魁彦,王立娟,王成毓,苏文强;
附录木材科学知识考究李坚。
本书部分新增内容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30630052及30571454)所获得的最新研究成果。期望本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学习参考。
限于时间和水平,疏漏和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指正。
文摘 插图:

第一篇 木材的居住性
第二章 木材的触觉特性
木材作为建筑内装材料以及由其制造的家具、器具和日常用具等,长期置于人类居住和生活的环境之中,人们常用手接触它们的某些部位并获得某种感觉,包括冷暖感、粗滑感、软硬感、干湿感、轻重感、快与不快感等。这些感觉特性发生在木材表面,反映了木材表面非常重要的物理性质。木材的触觉特性与木材的组织构造,特别是与表面组织构造的表现方式密切相关,因此不同树种的木材,其触觉特性也不相同。木材的这些特性使其成为人们非常喜爱的特殊材料。
目前,西方一些国家非常流行显孔亚光装饰,我国的人造板装饰业也出现了很多压有木材导管孔的装饰材料,它们不但有其视觉作用,也有获得良好触觉的功能。这体现出人们对木材这种具有特殊触感特性材料的珍爱。世界上久负盛名的明代家具,其表面一般都采用擦蜡而不涂漆,其目的就在于要保持木材的特殊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