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现代饲料生物技术与应用 |
 |
|
 |
现代饲料生物技术与应用 |
 |

基本信息·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页码:40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
·ISBN:7122028119/9787122028112
·条形码:9787122028112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现代饲料生物技术与应用》结合作者实验室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对当今饲料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提炼,是现代生物技术与动物营养学和饲料科学交叉渗透的结晶,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饲料生物技术及其应用,内容涵盖了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及生化工程等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在饲料工业中的研究成果和应用实践,阐述了包括饲料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以及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的最新进展与发展前景。《现代饲料生物技术与应用》可作为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材和教师用书,也可供生物技术企业及研发机构、饲料企业、养殖企业、动物保健企业以及其他相关企业的技术人员或专家使用。
目录 第1章饲料生物技术概述1
11生物技术的内涵、组成、研究领域和应用1
111生物技术的内涵1
112生物技术发展简史2
113现代生物技术的分类和组成7
114现代生物技术的主要领域11
115生物技术的应用19
116生物技术的前景展望21
12饲料生物技术22
121饲料生物技术的概念、研究内容22
122饲料生物技术与相关学科的关系23
123饲料生物技术的应用24
124饲料生物技术展望30
参考文献30
第2章饲料微生物与发酵工程32
21发酵工程中的微生物菌质资源33
211微生物的分类、特点和作用33
22发酵工程的类型、特点和应用34
221发酵类型34
222发酵技术的特点35
223发酵工程的应用36
23微生物发酵工程上游技术36
231菌种分离、选育的原则与步骤36
232产生目标物质的微生物选育38
233自然选育39
234诱变选育39
24发酵工程的中游技术42
241培养基43
242发酵种类44
243发酵工艺的一般流程45
244发酵方式46
245生物反应器的设计、种类与特性49
246发酵过程的优化与控制53
25发酵工程下游技术57
251发酵液的预处理和固液分离方法58
252微生物细胞的破碎62
253目标产物的提取62
254目标产物的精制63
255成品加工64
26发酵工程应用案例——氨基酸生产65
261赖氨酸发酵生产的菌种65
262赖氨酸发酵生产的工艺65
263赖氨酸发酵生产的主要原料制备及生产培养基65
264种子扩大培养66
265发酵生产赖氨酸的工艺条件控制67
266赖氨酸的提取和精制67
参考文献67
第3章基因工程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69
31基因工程技术原理69
311基因工程基本概念69
312目的基因的获得70
313基因工程载体71
314DNA重组75
315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77
316重组子的筛选与鉴定78
317外源基因在宿主细胞中的表达79
318转基因动物与转基因植物80
319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80
3110动物整体克隆技术81
32基因工程技术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81
321提高饲料作物产量81
322改善饲料营养品质84
323开发新型饲料添加剂84
参考文献86
第4章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技术90
41离心分离技术及设备90
411离心沉降90
412离心过滤91
413超离心92
42板框压滤分离94
43超滤膜分离和浓缩技术96
431超滤膜组件97
432超滤膜的污染和浓差极化及控制对策98
433超滤膜分离系统设计100
44纳滤104
441纳米过滤的分离机理104
442纳滤膜组件及其分离过程的系统设计105
443膜的污染和劣化106
45干燥技术及设备107
451气流干燥技术107
452沸腾干燥技术110
453喷雾干燥技术111
454冷冻干燥技术112
455红外线干燥114
46应用115
461膜技术在制备活性物质中的应用115
462喷雾干燥在活性物质中的应用116
参考文献117
第5章微生态原理及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制造技术119
51动物微生态学概述119
511动物微生态学概念119
512动物微生态发展简史120
513动物微生态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23
514动物微生态学发展前景124
52动物微生态理论127
521微生态平衡与失调理论127
522改善宿主体内外生态环境理论128
523微生态营养理论129
524“三流”循环学说理论129
53微生态营养130
531消化道微生物菌群130
532消化道菌群与动物的代谢关系132
54微生物饲料添加剂146
541微生物(态)饲料添加剂概念146
542微生物饲料添加剂菌种及生物学特性147
543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作用机理及功效150
544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153
545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发展趋势及问题156
55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菌种筛选157
551益生菌菌种的来源和应具备的特性157
56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制造工艺及质量检测162
561国内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益生菌)生产中的问题162
562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益生菌)的生产工艺技术163
563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或其他益生菌剂的质量检测174
57益生元和合生元177
571益生元177
572合生元(素)180
58应用技术181
581影响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功效的因素181
582微生态制剂的科学合理使用及注意问题182
参考文献186
第6章生物饲料的制造原理与技术189
61概述189
611生物饲料的概念和意义189
62生物饲料的功能及技术原理191
621生物饲料原料的理化特性191
622生物饲料的技术原理193
63生物饲料的加工工艺及参数控制194
631生物饲料的加工工艺194
632生物饲料发酵条件的参数或质量控制198
64生物饲料的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204
641液体发酵生物饲料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204
642固体发酵生物饲料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206
643生物饲料存在的问题207
644展望207
参考文献207
第7章饲用酶制剂理论与应用210
71酶制剂理论基础210
711概述210
712酶合成的调控220
713产酶微生物的菌种选育225
714酶蛋白的释放及产量调控技术232
72饲用酶工程技术234
721饲用酶工程概述234
722饲用微生物酶开发的一般程序236
723优良产酶菌种的标准239
724样品的收集和菌种的分离241
725菌种培养241
726产酶菌的筛选242
727酶的发酵技术244
728发酵后处理技术250
729酶活力的测定253
7210酶的制剂与保存255
7211酶质量的控制及标准256
73饲用酶制剂257
731饲用酶制剂的作用及其机理257
732饲用酶制剂的分类及其特点258
733饲用酶制剂的应用技术264
参考文献269
第8章肽营养理论与肽类饲料添加剂271
81氨基酸、肽和蛋白质概述272
811氨基酸272
812蛋白质274
813肽键、肽、多肽、寡肽、小肽和生物活性肽275
814肽的命名276
82肽的理化特性278
821肽的一般理化特性278
822大豆肽的理化特性279
83肽的分类及特性281
831根据生物活性肽的来源分两大类281
832根据肽的生物学功能分四大类281
84肽的吸收、代谢与机制287
841肽的吸收机制287
842影响肽吸收的因素290
843肽的代谢290
85肽的生物学功能292
851肽促进蛋白质(或氨基酸)的吸收利用和组织蛋白的合成292
852肽的营养作用293
853肽的生理活性作用294
86影响肽释放、吸收、利用的因素295
861小肽本身的理化性质295
862日粮蛋白质的含量与品质295
863日粮采食水平296
864加工、储藏条件296
865其他因素296
87肽的开发、制造与应用296
871制肽原材料及特性296
872制备活性肽的方法及工艺流程300
88生物活性肽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303
881改善饲料风味,提高饲料的适口性,具有饲料诱食剂的功能303
882具有促生长保健和提高免疫力作用,可作为抗生素替代品303
883满足幼龄畜禽对蛋白质的需求,提高生产性能303
884具有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保护活性成分,提高饲料品质304
885调节脂肪代谢,改善胴体品质304
886作为矿物元素的螯合剂,提高机体对矿物质元素的利用率305
887促进类胡萝卜素转运和在蛋黄中的沉积,改善禽蛋品质305
888促进幼龄动物肠道黏膜发育,减少腹泻的发生305
889促进胃肠道菌群生长,改善肠胃健康状况305
8810带动蛋白质的吸收和转运,提高饲料利用率306
8811寡肽对反刍动物的特殊作用306
89展望307
参考文献307
第9章免疫调节剂及其生物加工316
91概述316
911免疫调节剂316
912分类317
92免疫调节剂的理论基础317
921动物的免疫系统及其生物学功能317
922动物营养免疫学研究进展与应用323
93免疫调节剂的开发与制备技术333
931免疫调节剂的来源333
932免疫调节剂的制备技术347
94免疫调节剂的应用351
参考文献352
第10章海洋生物资源与新型饲料和添加剂开发357
101海洋生物资源种类及特性357
1011海洋生物资源概述357
1012海洋生物资源种类及特性357
1013海洋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365
102海洋生物资源饲料化与新型饲料添加剂368
1021海洋生物资源饲料化368
1022海洋生物资源与新型饲料添加剂开发利用373
103海洋单细胞蛋白的生产及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378
1031概述378
1032海洋单细胞蛋白的生产378
1033单细胞蛋白在水产养殖业的应用384
1034海洋单细胞蛋白利用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384
参考文献385
第11章饲料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和应用387
111概述387
1111生物质的概念387
1112生物质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大意义387
112生物质能源开发和利用390
1121国内生物质资源能源在能源领域中的开发和利用390
1122国外生物质资源在能源领域中的开发和利用390
113植物源性生物质饲料的开发和利用391
1131秸秆生物质饲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391
1132糟渣类生物质饲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392
114动物源性生物质饲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393
1141畜禽血液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393
1142家禽羽毛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397
参考文献403
……
序言 生物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当代生命科学研究诸多领域中最具生命力、最引人关注的前沿学科之一,并在农业、畜牧业、饲料工业、医药、轻工业、化工等行业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对相关学科的研究和技术开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因工程(DNA重组技术)、酶工程、发酵工程(微生物工程) 、细胞工程和蛋白质工程也逐步融入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相互交叉、渗透,形成了一门崭新的分支学科——饲料生物技术,即以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为对象,运用生物技术和生化工程等原理及技术手段研究和开发新型饲料资源、饲料的高效利用、新型饲料添加剂及其制造技术、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机理的一门分支学科。其目的是提高饲料的吸收、利用和转化效率以及动物的生产能力,改善动物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减轻养殖业造成的环境污染,最终为人类提供更为营养和健康的高品质动物食品。相信饲料生物技术将对饲料工业的技术革新或技术升级以及实现优质、安全、高效、生态畜牧业发挥重要作用。由于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已有许多生物技术的专著或出版物问世,但国内外至今尚未见到一部系统阐述饲料生物技术及其应用的出版物。因而,本书结合作者实验室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对当今饲料生物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和提炼,是现代生物技术与动物营养学和饲料科学交叉渗透的结晶。书中系统地阐述了现代饲料生物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以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成果)和发展趋势,力求达到基础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前沿性于一体。希望本书的出版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读者能在饲料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有所裨益、有所启发,实现作者编写此书最大的心愿。我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饲料生产大国,但目前的饲料工业及其技术面临许多挑战和创新,因此,也希望本书的出版能推动我国饲料工业的技术升级和创新,促进绿色动物性食品和饲料生物技术的发展。全书共分11章,从理论、研究方法、开发应用、制造工艺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各章的具体分工如下:第1章(饲料生物技术概述)张日俊;第2章(饲料微生物与发酵工程)张日俊;第3章(基因工程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胡晓年、向前;第4章(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技术)张日俊、于长青;第5章(微生态原理及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制造技术)张日俊、唐燕红;第6章(生物饲料的制造原理与技术)张日俊、汪国和;第7章(饲用酶制剂理论与应用)丁丽敏、张日俊;第8章(肽营养理论与肽类饲料添加剂)张日俊、陈小荧;第9章(免疫调节剂及其生物加工)张日俊、张功;第10章(海洋生物资源与新型饲料和添加剂开发)张日俊、晓艳;第11章(饲料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张日俊、汪国和;全书由张日俊统稿。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材和教师用书,也可供生物技术企业及研发机构、饲料企业、养殖企业、动物保健企业以及其他相关企业的技术人员或专家使用。在本书编著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国内外同行或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们撰写的有关书籍和学术论文资料,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由于水平所限,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敬请读者批评或致函指导。
文摘 第1章饲料生物技术概述
1.1生物技术的内涵、组成、研究领域和应用
1.1.1生物技术的内涵
生物技术是一门历史悠久又含有现代科学和工程的科学技术,特别是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由于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及DNA重组技术的发展,更赋予生物技术以崭新的内容而被列为当前高新技术领域。这是因为目前人们已经能从细胞水平以致分子水平改造已有的生物品种和组建新的生物品种,并将它们用于工业、农牧业等多领域生产和为人民的保健和社会福利服务。
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或称生物工程(bioengineering),是以生命科学(特别是遗传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细胞学)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结合各种现代工程技术(化工、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充分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成就,按人类需要提供商品(生产生物制品和创造新物种)和社会服务的综合性科学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基因工程(DNA重组技术)、细胞工程(细胞杂交技术)、酶工程、发酵工程(微生物工程)和蛋白质工程五个领域。
关于生物技术的定义,也有不少学者或学术组织对其赋予各种观点。
国际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在1982年提出生物技术是"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的原理,依靠生物作用剂的作用将物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或为社会服务"的技术,这里所谓的生物作用剂可以是酶、整体细胞或多细胞生物体,一般也称为生物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