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散文 >

周作人散文全集(共14册)

2010-10-18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周作人散文全集(共14册) 去商家看看
周作人散文全集(共14册) 去商家看看

 周作人散文全集(共14册)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8848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9787563382958
·条形码:9787563382958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套装数量:14

内容简介 《周作人散文全集(共14册)(精)》内容为:周作人一生在创作上最主要的成就是散文小品的创作。“五四”以来,在中国新文学中“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鲁迅《小品文的危机》),而这与周作人的贡献是分不开的。新文学运动初期,周作人同鲁迅、谢冰心、朱自清等人一起,以辛勤的劳动,共同浇灌了“集合叙事说理抒情的分子”于一炉的现代白话散文的早春之花,令人信服地宣告了文学革命在散文创作领域里的胜利,奠定了散文这一文学样式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并对后世的散文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周作人在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历史地位,这与他的散文在艺术上的杰出成就是分不开的。周作人散文艺术的主要成就,就是他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成熟的散文艺术的风格——平和冲淡的风格。这种风格在中国现代散文的百花园中孑然特立、独树一帜,且其影响所及,形成了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周作人散文平和冲淡的艺术风格表现为:飘逸洒脱的文章笔势、平和恬淡的抒情特色、庄谐杂出的幽默趣味、舒徐自在的语言表达。
编辑推荐 《周作人散文全集(共14册)(精)》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周作人散文全集第1册
1898
戊戌在杭日记抄(2,20)
1899
绍兴家居日记抄(1,9)
1900
庚子扫墓日记(4,15)
1901
逍遥处士小传(3.30)
清虚先生小传(4,1)
1902
南京学堂日记抄(2,13)
《林和靖先生诗集》题记(2,23)
江南杂记(4,11)
薏川荫仙小传(6,14)
1903
汽船之窘况及苦热(9,13)
江南考先生之一斑(9,13)
1904
说死生(5,15)
论不宜以花字为女子之代名词(5,15)
1905
《秋草园日记》序(1,6)
好花枝(1,15)
女猎人(1,15)
《玉虫缘》绪言(2,—)
《玉虫缘》例言(2,—)
《玉虫缘》一节[译文](2,—)
《玉虫缘》译者附识(2,18)
《荒矶》译记(3,15)
乙巳日记附记一则(3,30)
《侠女奴》说明(5,3)
附录:题《侠女奴》原本
《造人术》跋语(5,15)
1906
《秋草闲吟》序(2—4)
《孤儿记》缘起(3,—)
《孤儿记》凡例(3,—)
1907
《红星佚史》序(3,—)
女祸传(5,15)
妇女选举权问题(7,25)

周作人散文全集第2册
1918
陀思妥也夫斯奇之小说[译文](1,15)
古诗今译Apologia(2,15)
Theokritos牧歌第十[译文](2,15)
废娼问题之中心人物[译文](2,15)
读武者小路君所作《一个青年
的梦》(5,15)
贞操论[译文](5,15)
与刘半农(5,15)
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5,20)
安得森的《十之九》(9,15)
《爱的成年》(10,15)
庚子歌谣(10,15)

周作人散文全集第3册
1923
妇女运动与常识(1,1)
评《译日文法》(1,6)
读《草堂》(1,13)
关于薛乃纳女士的一句话(1,14)
昼梦(1,15)
见了《不敢盲从》的感想(1,16)
爱罗先珂君的失明(1,17)
对于“心潮”问题的公正话(1,20)
意表之中的事(1,23)
【绿洲】
[o]小引(1,25)
[一]《镡百姿》(1,25)

周作人散文全集第4册
1925
奴气(1,4)
滑稽似不多(1,5)
介绍日本人的怪论(1,6)
元旦试笔(1,12)
《(古事记>中的恋爱故事》译后记(1,12)
日本人的怪论书后(1,13)
奴性与人格(1,13)
改名的通信(1,17)
情书与骂信(1,18)
《婢仆须知》抄[译文](1,19)
鬼的叫卖(1,19)
希腊陶器画两幅说明(1,19)

周作人散文全集第5册
1927
【闲话集成】
[二七]国旗颂(1,1)
[二八]上海气(1,1)
[三二]请教历史家(1,1)
[三四]妙文(1,8)
[三五]国旗之拥护(1,8)
(三六]又是“索隐”?(1,8)
(三七]研究系之功(1,15)
[三九]论无报可看(1,15)
[四十]孰为苦辛?(1,15)
[四一]“南北”释义(1,15)
(四二]老人的苦运(1,22)
……
周作人散文全集第6册
周作人散文全集第7册
周作人散文全集第8册
周作人散文全集第9册
周作人散文全集第10册
周作人散文全集第11册
周作人散文全集第12册
周作人散文全集第13册
周作人散文全集第14册
……
序言 人归人,文归文。
——1986年撰广告语
一九九八年春节之前,《文汇读书周报》上登了我的一则小文《辞年》,里面说:
我还有什么好辞呢?……离休后已经辞谢了要我在原单位
“发挥馀热”的好意,决心从此只读自己想读的书,只说自己想说
的话,只写自己想写的文章,当然也许还会要编几本自己想编的
书。……这想编的书,首先便是周作人的散文全集,而“人归人,文归文”六个字,便是我做这件事情的最初的宣言。
八十年代初重操旧业,即有心辑印周作人的文章。因为从八九岁时起,看了兄姊的“复兴初中国文教科书”,我便喜欢上了《故乡的野菜》和《卖汽水的人》的文字。反右派后流落长沙市上,白天拉板车,晚上在暗淡的十五支光下,用红格子“材料纸”给八道湾十一号写信,意外地很快便得到回信和题赠的书,后来又收到过写在宣纸上的一首诗:
半生写文字,计数近千万,强半灾梨枣,重叠堆几案。
不会诗下酒,岂是文作饭,读书苦积食,聊以代行散。
本不薄功利,亦自有誓愿,诚心期法施,一偈或及半。
但得有人看,投石非所憾,饲虎恐未能,遇狼亦已惯。
出入新潮中,意思终一贯,只恨欠精进,回顾增感叹。乃是周氏作于老虎桥的旧作,我却把它看成前辈文人给予的一点信任。七十老翁何所求,一位在五四运动中“出入新潮”的老作家,居然认为我这个板车夫还能懂得他的文章,我又怎能不怀着知己之感,努力去理解他的“誓愿”,让“诚心期法施”的气力不至于东风吹马耳般白白地浪费掉呢?
文摘 返观我国,现象何如?以今日生计之艰,人口之众,水旱频仍,饥馑涛至,已有岌岌不可终日之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力有限,生齿日增,今而后之米珠薪桂,奚待蓍蔡而知。恃赈恤以为后盾,遍地哀鸿,嗷嗷待哺,亦不胜其赈恤。况乎赈恤有时,斯饥靡已,一年之内,幸而得数日之粮,外此三百馀日之中,仍不免夫枵腹之虞,斯亦抱饥溺之怀者之无可如何者也。
他弗遑论,在越言越,就山会两邑而观,百馀万人口之中,贫不能自给者已十馀万,妇①人孺子居其一,衰老残疾居其一,其他固皆在强而壮者之年。使出其劳力,虽佣值所得或不足以养事父母,俯畜妻子,而视今日之家无升斗之藏,要自有间。所不能者,或以素无营业,无以谋生,或有其营业,而已为社会之所废弃,虽欲谋生而不可得,其平日固未尝不掩泪忍饥仰屋而愁叹矣。幸以父老之惠,于无可救济之中,济以平粜,大旱云霓,其忻慰之状,可想而知之。然竭两邑之力,人给几何?杯水车薪,于事无补,章章明矣。过此以往,人日见其增,贫日见其甚,博施济众,尧舜犹病,况今日经济困难之际耶。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为将来计,惟振兴工艺,次第而扩充之,使各遂其生,俾免人满之患,庶乎有豸。否则生利者少,分利者多,饿殍载道之虞,其不免矣。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