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分析指导
商家名称 |
信用等级 |
购买信息 |
订购本书 |
|
 |
统计分析指导 |
 |
|
 |
统计分析指导 |
 |

基本信息·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页码:251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9月
·ISBN:7504124877
·条形码:978750412487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中小学教育科研指导丛书
内容简介 《统计分析指导》侧重介绍基于定量分析的教育科研方法。按照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步骤,首先介绍如何应用教育统计的思想进行科研课题的设计,包括研究变量的确定、研究对象的选择等;其次介绍在课题开展的过程中如何搜集数据,以及对数据的初步整理与描述;最后介绍如何对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等。《统计分析指导》注重实用性、操作性,有助于中小学教师提升和发展知识技能,更好地从事教育科研。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教育统计分析的意义
一、为教育研究提供科学的研究方法
二、为教育研究提供定量分析的工具
三、为教育研究提供独特的思维方式
第二节 教育统计分析的内容
一、实验设计
二、描述统计
三、推断统计
第三节 教育统计分析的方法
一、教育统计分析的过程
二、教育统计分析的方法
第二章 教育统计分析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 教育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
一、总体和样本
二、变量和随机变量
三、参数和统计量
四、抽样误差和抽样平均误差
第二节 教育统计分析的概率基础
一、概率
二、概率分布
第三节 教育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
一、基本定理
二、总体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
三、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 教育研究的实验设计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选择
一、抽样方法
二、样本容量的确定
第二节 教育调查
一、教育调查的研究类型
二、教育调查的研究过程
第三节 教育实验
一、教育实验变量的控制
二、教育实验对象的配组
第四章 数据的整理与描述
第一节 数据的搜集
一、数据的来源
二、数据的种类
三、数据的统计分类
第二节 数据的整理
一、统计表
二、统计图
第三节 数据的特征量
一、集中量
二、差异量
三、相关量
第五章 均值分析
第一节 一个总体平均数的分析
一、问题提出
二、一个总体平均数分析的方法
三、应用实例
第二节 两个总体平均数差异的分析
一、问题提出
二、两个总体平均数差异分析的方法
三、应用实例
第六章 方差分析
第一节 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方差分析的方法
一、多个总体平均数差异分析的方法
二、逐对平均数差异分析的方法
三、多组方差齐性检验的方法
第三节 应用实例
第七章 相关分析
第一节 相关分析的意义
第二节 相关分析的方法
一、相关系数计算的方法
二、相关系数检验的基本原理
三、相关系数检验的方法
第三节 应用实例
第八章 回归分析
第一节 回归分析的意义
第二节 配置回归直线的方法
一、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配置
二、回归方程的检验
第三节 应用实例
第九章 计数数据的分析
第一节 X2检验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X2检验的方法
一、单向表的X2检验
二、双向表的X2检验
第三节 应用实例
第十章 非参数分析
第一节 两个总体差异的非参数分析
一、问题提出
二、两个总体差异非参数分析的方法
三、应用实例
第二节 多个总体差异的非参数分析
一、问题提出
二、多个总体差异非参数分析的方法
三、应用实例
主要参考文献
统计用表
后记
……
序言 “科研兴校”、“校兴科研”、“科研强校”、“教师成为研究者”等等是20世纪末以来,在中国教育界很抢眼的字眼。这些字眼体现了广大中小学校及教师对科研的热切关注,以及企盼通过科研改变学校面貌,转变学校实践行为的热忱。的确,置身于社会转型时期,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都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新的困惑,新的矛盾,而要真正解决这些新问题,直面这些新困惑,解决这些新矛盾,一味地靠原有的老经验已经不能奏效了,需要借助于研究找到新的途径与方法。如果说当今的教师与先前的教师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那么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当今的教师需要以研究为己任,将自己作为一个研究者来看待。他要以研究者而非教书匠的角色出现在学校以及课堂的场景中,拿起研究的武器,通过研究更深刻地了解自身的境况,描述自己所经历的事件,预测自己的种种行为所可能引发的学生的变化。
文摘 插图:
后记 本书是作者在多年来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课讲义的基础上,针对学员或研究者在运用统计原理和方法进行教育科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结合多年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的经验,并借鉴和吸收了已有的关于教育统计书籍的长处之后,所作的一次努力和尝试。试图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第一,本书的编写着眼于统计思想的阐述和渗透,力求体现教育统计研究所独有的思维方式。为此,本书从整体出发,在第二章中先整体地介绍教育统计思想的内涵,然后在以后的各章中介绍具体的统计分析方法,以增强“整体感”。
第二,本书的编写力求体现统计分析方法的知识结构。考虑到这本书的主要对象是在职教师,为便于教师掌握,本书在具体介绍统计分析方法的各章节中,按照“问题提出一分析方法一应用实例”的形式进行编写,以凸显和增强统计分析方法的“结构感”。读者在学习中可利用这些结构进行类比迁移。
第三,本书的编写力求把统计思想和统计分析方法与教育科研的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强调统计思想和统计分析方法在开展教育研究过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