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宗教 >

学佛要从做人开始

2010-10-17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学佛要从做人开始 去商家看看
学佛要从做人开始 去商家看看

 学佛要从做人开始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页码:318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7504462330/9787504462336
·条形码:9787504462336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禅是一杯茶,无色无味,每个人会在口渴的时候去喝它。禅虽不可言传,但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投子大同禅师与嵇山章禅师在室外品茶,大同禅师指着茶杯中倒映的青山绿树、蓝天白云说:“森罗万象,都在里边。”章禅师将茶水泼在地上:“森罗万象,在什么地方?”大同禅师说:“可惜了一杯茶。”喝茶是禅,吃饭是禅,脱离日常生活去找禅的智慧则无异于“骑驴觅驴”。
禅是一颗心,无嗔无痴,以最真诚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禅师在院子里种了一园好菊花,山下村子里的人纷纷来向禅师要几株种在自家院子里。禅师答应了,他亲自动手挑拣最鲜、枝叶最粗的几株,挖出根须送到了别人家里。前来要花的人络绎不绝。没几天院里的菊花就被送得一干二净了。弟子看到满院的凄凉,说道:“真可惜!这里本应该是满院香味的。”禅师笑道: “这样岂不是更好,三年后一村菊香!”
编辑推荐 时来时不惑,事去时不留。
赵州禅师一生疏散不羁,过着随遇、随缘、随喜、随众的生活,从来都是处处无家处处家,而他一生去水,到八十多岁都在外面行脚。有诗说:“赵州八大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即归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
赵州禅师行脚,其实是因当初有僧问他:“将来劫火焚烧的时候,四大五蕴的身体还坏也不坏?”
赵州禅师答曰:“会坏。”僧再问:“既然身体会坏,那就随他去了。”
对赵州禅的回答,其僧甚疑,赵州禅师也犹豫起来,所以就遍历山川,到处行脚,该师解疑,所谓“一句随他语,千山走衲僧”。
这一天,他行脚到云居禅师处。云居禅师问答:“你年纪这么大了,仍到处奔跑,为什么还不找个长居安身的住处?”
赵州禅师听后,像什么都不懂似的问道:“怎么样才是我长居安身的住处呢”。
云居禅师道:“山前有一处荒废了的古寺基地,你可以把它修复好居住”。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七佛通戒偈
无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亲,涅槃第一乐。
四第一偈
世人多重金,我爱刹那静。金多乱人心,静见真如性。
庞蕴兴家修行偈

目录
正精进·禅是一盏灯
 1. 半路子人与半路子事
 2. 非礼勿行
 3. 雪窦非邮差
 4. 清风是知音
 5. 床头女像
 6. 求人不如求己
 7. 心空及第
 8. 参禅法器
 9. 剑客的故事
 10. 知非便舍
 11. 慧可安心
 12. 未卜先知
 13. 自己的佛
 14. 剑道要诀
 15. 一觉成佛
 16. 断指求法
 17. 滴水开悟
 18. 山高怎阻野云飞
 19. 禅力就是定力
 20. 磨砖成镜
 21. 一休晒经
 22. 大肚容人
 23. 内不心乱为定
 24. 马祖挡路
 25. 虚幻之城
 26. 没时间老
 27. 泥中莲花
 28. 水满自溢
 29. 行囊空空
 30. 并不受矛盾影响
 31. 佛祖吃水
 32. 悟无生忍
 33. 禅师解梦
 34. 佛陀论马
 35. 万丈高楼始于垒土
 36. 不作不食
 37. 成功在于坚持
 38. 聪明在于勤奋
 39. 凡事靠自己
 40. 自己的价值
 41. 关于成功
 42. 逸豫使人亡身
 43. 养成认真踏实的习惯
 44. 禅师的教化
 45. 虔诚的心
 46. 真正的地狱
 47. 绝知此事要躬行
 48. 两个和尚的故事
 49. 做意志坚定的人
正念·禅是一阵风
 1. 布施有度
 2. 黄豆降鬼
 3. 比大
 4. 无明
 5. 拨扇起火
 6. 灵利道人
 7. 想成佛的皇帝
 8. 新妇骑驴
 9. 该放下时就放下
 10. 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11. 俗眼无珠
 12. 提起放下
 13. 男女无别
 14. 道信拒旨
 15. 不被迷惑
 16. 达摩论宝
 17. 无气可生
 18. 爱不执着
 19. 锁虚空
 20. 老和尚与小和尚
 21. 知色知欲
 22. 四大皆空
 23. 行脚僧
 24. 性天真佛
 25. 心灭法灭
 26. 放下得道
 27. 一念嗔心
 28. 跳过时间的纽扣
 29. 来来往往
 30. 和尚喝粥
 31. 黄金毒蛇
 32. 空与色
 33. 禅言得失
 34. 轮回流转
 35. 悟禅无欲
 36. 皆因绳未断
 37. 世上没有后悔药
 38. 爱的教育
 39. 贪得无厌
 40. 贪欲是人性最大的缺憾
 41. 远离贪欲
 42. 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43. 节制欲望
 44. 多捡一些
 45. 自我解脱
 46. 风物长宜放眼量
 47. 八折诵经
正业·禅是一杯茶
 1. 吃粥与吃茶
 2. 一片菜叶
 3. 无事不禅
 4. 只是一杯茶
 5. 镇州萝卜
 6. 圆梦
 7. 一宿禅
 8. 意在钁头边
 9. 峨山开悟
 10. 骑牛觅牛
 11. 偈语
 12. 每天吃什么?
 13. 我们的禅道
 14. 禅是自由
 15. 出世入世
 16. 禅之不定
 17. 风吹云过
 18. 禅师与乞丐
 19. 见山忘道与见道忘山
 20. 对死的赞美
 21. 因果分明
 22. 禅师的生活
 23. 平常心是道
 24. 禅无妄语
 25. 佛子天然
 26. 美丽的寺庙
 27. 云水随缘
 28. 超度亡狗
 29. 一念自在
 30. 当下之时
 31. 月光满堂
 32. 皆有生死
 33. 虎扑先低头
 34. 珍惜今天
 35. 做自己的主人
 36. 刮金救人
 37. 放宽心胸
 38. 学会放松
 39. 心净国土净
 40. 怜取眼前人
 41. 沉默是金
 42. 一念之间
 43. 致富之道
 44. 修养自己的魅力
 45. 幽默
 46. 另一种心境
 47. 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
 48. 孝敬父母
 49. 不要预支明天的烦恼
 50. 诚实做人
 51. 关于失恋
 52. 随缘
正命·禅是一颗心
 1. 斗鸡悟道
 2. 废纸一堆
 3. 怀疑生暗鬼
 4. 体相本自然
 5. 高尾染坊
 6. 一口好牙
 7. 酒缸里的人
 8. 天下第一的茶道
 9. 诚实无欺
 10. 一村菊香
 11。给衣服吃饭
 12. 徒为师师
 13. 文殊现身
 14. 雪霁便行
 15. 慈悲
 16. 禅师的眼泪
 17. 漂泊的诗人禅师
 18. 捐血救人的太子
 19. 化缘睡觉
 20. 自忏他忏
 21. 方外之交
 22. 善自珍重
 23. 为师胸怀
 24. 情与无情
 25. 禅师的洗脚石
 26. 大干世界一禅床
 27. 善恶正反
 28. 布袋拖耳
 29. 禅师与小偷
 30. 笑口常开
 31. 禅无杂邪
 32. 盐酱人生
 33. 不许为师
 34. 正受烧书
 35. 禅的宽恕
 36. 骷髅盛粥
 37. 护贼度贼
 38. 寒山的处事秘诀
 39. 不信是真谛
 40. 开悟心自宁
 41. 风水与平安
 42. 不要拂拭
 43. 不要欺世盗名
 44. 道信收徒
 45. 青梅子不可随便给
 46. 风动幡动
 47. 须弥藏芥子
 48. 心无外物
 49. 乞丐买饼
 50. 心有滞,而众法皆不通
 51. 其一其二
 52. 自重自律
 53. 从容处事
 54. 第三个金人
 55. 即心即佛
 56. 落花无言
 57. 到底谁比谁强
 58. 有容乃大
 59. 不计人间毁誉
 60. 谦逊是美德的色彩
 61. 快乐的法门
 62. 照亮自己
 63. 推己及人
 64. 人我之分
 65. 真诚做人
正见·禅是一枝花
 1. 貌美的佛陀
 2. 悟性不得模仿
 3. 缘起性空
 4. 烦恼是佛
 5. 灵佑踢瓶
 6. 吃蜜谢罪
 7. 智闲开悟
 8. 虎和尚
 9. 衣裹真珠
 10. 传法要传心
 11. 斩蛇悟性
 12. 里外之分
 13. 有相无相
 14. 打坐与参禅
 15. 心净土净
 16. 云在青天水在瓶
 17. 非驴非马
 18. 如水归水
 19. 惟心净土,自性弥陀
 20. 退礼
 21. 心性如一
 22. 话头禅
 23. 虎头长角
 24. 丙丁童子来救火
 25. 一生万法,万法皆一
 26. 我也有舌头
 27. 变与不变
 28. 不在别处
 29. 百年一梦
 30. 我往西方走
 31. 自己的住处
 32. 生时操劳,死为休息
 33. 什么是禅
 34. 一与三
 35. 我是侍者
 36. 信马由缰
 37. 剪指教徒
 38. 独超物外
 39. 大颠与韩愈
 40. 我也不是佛
 41. 抢不走
 42。睹影自悟
 43. 无形无相
 44. 转秽为净
 45. 责骂与慈悲
 46. 银货两讫
 47. 真禅无物
 48. 枯木严寒
 49. 心净生佛
 50. 杯水禅机
 51. 肉眼心眼
 52. 仁者心动
 53. 满招损,谦受益
 54. 禅的妙用
附录:古代先贤参禅

……
序言 禅很深奥,又很平常。达摩大师面壁十年,把禅宗植根于华夏大地;赵州禅师却说禅就是穿衣吃饭,就在身边等着我们去领会。
禅是一盏灯,无轻无重,在我们筋疲力尽、迷失方向的时候能够照亮我们的旅程。高节奏的现代生活压榨着我们的思考时间,没有了对自我经常的磨练和鞭策,我们时常会丢失自己原来的前进方向。而禅让我们时时反观自我,守住自己的本性,不偏移自己的道路。
禅是一阵风,无影无形,十方三世里淡然穿梭,了无挂碍。花花世界,有太多的迷乱,太多的诱惑。放下,放下,禅让你摒除杂念,放下一切该放下的。只有懂得放下,如无形的风一般自由自在,才不会被这个婆娑世界迷了慧眼。
禅是一杯茶,无色无味,每个人会在口渴的时候去喝它。禅虽不可言传,但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投子大同禅师与嵇山章禅师在室外品茶,大同禅师指着茶杯中倒映的青山绿树、蓝天白云说:“森罗万象,都在里边。”章禅师将茶水泼在地上:“森罗万象,在什么地方?”大同禅师说:“可惜了一杯茶。”喝茶是禅,吃饭是禅,脱离日常生活去找禅的智慧则无异于“骑驴觅驴”。
禅是一颗心,无嗔无痴,以最真诚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禅师在院子里种了一园好菊花,山下村子里的人纷纷来向禅师要几株种在自家院子里。禅师答应了,他亲自动手挑拣最鲜、枝叶最粗的几株,挖出根须送到了别人家里。前来要花的人络绎不绝。没几天院里的菊花就被送得一干二净了。弟子看到满院的凄凉,说道:“真可惜!这里本应该是满院香味的。”禅师笑道: “这样岂不是更好,三年后一村菊香!”
文摘 正精进·禅是一盏灯
1.半路子人与半路子事
成功讲耐住寂寞,行百里者半九十,没有努力坚持到最后常常使我们后悔不已。
一个小和尚因为耐不住佛家的寂寞下山还俗去了。
不到一个月,因为耐不得尘世的口舌,又上山了。
不到一个月,又因不耐寂寞下山了。
如此三番,老僧就对他说:“你干脆不必学佛,脱去袈裟吧;也不必认真去做俗人,就在庙宇和尘世之间的凉亭那里设一个去处,卖茶如何?”
这个还俗的小和尚就讨了一个小媳妇,开起一个茶店。老僧的指引很对,半路子的人只能做半路子的事。
小和尚没有恒心,难修正果。人做事如果没有恒心,难成大事。所以决定各人成就的不只是天资,还有后天的努力。小和尚一半的努力换来一半的成果,也算很公平了。
2.非礼勿行
佛讲六根清净,身体去除浮躁、波动、欲望、喧闹,以达到澄明之境。
有一学僧元持在无德禅师座下参学,每日精勤用功,却始终无法对禅法有所体悟。有一次在晚参时,元持特别请示无德禅师道:“弟子进入丛林多年,一切仍然懵懂不知,空受信施供养,每日一无所悟,请老师慈悲请示,每天在修持、作务之外,还有什么是必修的课程?”
无德禅师回答道:“你最好看管你的两只鹫、两头鹿、两只鹰,并且约束口中一条虫,同时,不断地斗一头熊和看护一个病人。如果你能做到这一切并善尽职责,相信对你会有很大的帮助。”
元持不解地说道:“老师!弟子来此参学,身边并不曾带有什么鹫、鹿、鹰之类的动物,如何看管?更何况我想知道的是与参学有关的必修课程,与这些动物有什么关系呢?”
无德禅师含笑说道:“我说的两只鹫,就是你时常要警戒的眼睛--非礼勿视;两只鹿,是你需要把持的双脚,使它不要走罪恶的道路一非礼勿行;两只鹰,是你的双手,要让它经常工作,尽善自己的责任--非礼勿动;我说的一条虫那就是你的舌头,你应该紧紧约束--非礼勿言;这只熊就是你的心,你要克制它的自私与个人主义--非礼勿想;这个病人,就是指你的身体,希望你不要让它陷于罪恶。我想在修道上这些实在是不可少的必修课程。”
非礼忽视、非礼勿言、非礼忽行、非礼勿动,严于律己方能得到自由。
3.雪窦非邮差
无欲则刚,无求品自高。如果我们的心灵能破除虚妄,那么这样真实的本心,会产生巨大的能量。
雪窦寺在浙江宁波四明山中,历代出高僧,都以雪窦为名,但禅宗公案中的雪窦禅师是指正脉的雪窦重显禅师,不可误认。雪窦大师慈悲心切,诲人不倦地传播着佛法真
……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