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历史 >

巴夏礼在中国

2010-10-16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巴夏礼在中国 去商家看看
巴夏礼在中国 去商家看看

 巴夏礼在中国


基本信息·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码:405 页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
·ISBN:7563378553/9787563378555
·条形码:978756337855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晚清驻华外交官传记丛书

内容简介 《巴夏礼在中国》最为突出的特点是利用了大量未刊信函,其中弥足珍贵的是巴夏礼的日记及私人信件,加上与阿礼国、包令、额尔金、卜鲁斯之间的来往公函,较全面地再现了1842至1865年间巴夏礼在中国担任翻译官、副领事、领事的全部生活和工作图景。《巴夏礼在中国》作为历史文献资料性质的著作,对了解和研究英国人眼中的殖民历史、英国人眼中的中国大有裨益,其中的珍贵书信资料,是那段历史的标本。
编辑推荐 《巴夏礼在中国》是巴夏礼的生平传记,也是理解当时英国对外方针的读本,还可以被当成展现当时中国各地风土人情的著作。
目录
译者前言
第1章 第一次中英战争1828——1842
第2章 扬子江上1842
第3章 学徒1842——1844
第4章 翻译官1844
第5章 和阿礼国在一起1844——1845
第6章 福州1845——1846
第7章 上海1846——1849
第8章 岛上的任务1849——1852
第9章 广州:1852——1854
第10章 暹罗条约1855——1856
第11章 “亚罗”号事件1856
第12章 入城问题1856——1857
第13章 占领广州1857—1858
第14章 西江远征1859
第15章 等待战争1859—1860
第16章 向北京行进1860
第17章 北京的冈犯1860
第18章 沿河口岸的开放1860—1861
第19章 广州使命的终结1861
第20章 上海1864—1865
第21章 在中国的戈登1864—1865
第22章 琉球与台湾1874
第23章 朝鲜1874一1883
第24章 东京问题1883—1884
第25章 在北京的外交1883—1884
第26章 尾声384
译名对照表
……
序言 中国自晚明到晚清,大致完成了从“中国的世界”到“世界的中国”的观念的转变。晚明以前,中国就是世界,世界就是中国。表示世界观念的是“天下”这个概念,中国人心目中的世界就是中国加上四夷的天下。这样思考问题似乎是有其合理原因的,自先秦到晚明,中国就一直都被视为天下的中心,在陆上有参天可汗之道,从海上则是万国梯航来朝。中国文化的影响既深且远,按照晚明人的算法,受到中国文化影响的周边国家至少有五十多个,所谓“声教广被,无远弗界”是也。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与其周围的国家之间并不存在平等外交的意识,有的只是藩属朝贡的概念
文摘 另一个重大遗憾是关于马儒翰的。如他的学生所描述的那样,他为人非常和蔼可亲。但是巴夏礼后来再也没有见过他。璞鼎查和马儒翰对巴夏礼的影响都十分重要,如果没有他们的出现,巴夏礼无法真正迈入他的职业生涯。在给姐姐的信中,巴夏礼简单地描述了对这次分别的感慨:
要和亨利先生告别我真的很难过,他曾经给予我那样多的帮助和关
心,让我在很多方面得到提升,他就好像我的父亲一般……和马儒翰先生
的离别之痛也是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的。他们俩是我最亲密的朋友,不管我
的将来会怎样,对于他们所给予我的一切,我都将心存感激。①
现在,巴夏礼将要开始接受新的训练,这次的教官和以前的老师风格迥异。人们对郭实腊先生的评价有很多中伤之辞,不过有些地方也未必是危言耸听。他徒有其表的举止和装作什么都懂的样子让人难以忍受,人们开始称他为“骗子”。他还总是摆出一副天才的架势,那些最了解他的人却最不喜欢他。郭实腊并非值得信任的人。尽管如此,他个性很强,有自己的特色,所以也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尤其是那些不如他的人。对于推行自己的意志他十分拿手,对年轻人的影响力也很大。郭实腊被认为是令人敬畏的,同时也是令人着迷的。要认清他需要花很多时间。然而,郭实腊的言行举止也并非全是伪装。他非常了解中国人,在这方面他可能比他的同行都强。他对中文的掌握并不十分完善,但是的确能十分轻松地和满人交流,让中国人把他当作自己的朋友。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