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生活 > 健康 >

做自己的医生

2010-10-12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做自己的医生 去商家看看
做自己的医生 去商家看看

 做自己的医生


基本信息·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
·页码:255 页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ISBN:9787539933924
·条形码:9787539933924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做自己的医生》内容简介:现如今的世界生活节奏太快,无论农村,还是城市,多数人平日没有专门的时间健身。特别是城市中努力拼搏事业、经济的人,休息日基本都用在睡觉和家庭琐事上。因此,很多患者来信咨询,有没有随时都可增强体质的方法,既不占用休息日,不费银钱,又能很好地调节身心。于是,医者建议病人,常刺激身体的经脉、腧穴,发挥身体先天的防病系统,再配合饮食和常用的中药,便能省时、省钱而消除身心病苦。但这些方法虽然简单,必须坚持调养才能收获健康。如能持之以恒,可使身体福田常得光明关照,而心灵亦会速得解脱哦!
作者简介 耿金,中医骨伤科著名医生史兰芳的入室弟子。自幼得名医亲传,深谙中医养生祛病精髓之术,掌儒释道及武林诸派养生之秘。
编辑推荐 《做自己的医生》:不治已病治未病,密学中医48套养生秘法。
倾囊传授不生病的智慧,从头到脚系统阐释人体各部位的独特养护方法。不治已病治未病,密学48套中医养生秘法,为您的身体保驾护航。
百病起源于微末,妙法应向已身求。真情赠送:国家标准人体经络穴位挂图,第一时间内掌握破译身体的健康密码。
倡导通过刺激经络穴位来治疗预防疾病的养生手段。
教您做自己的“主治医生”。
为您送上48种常见病和慢性病的自疗方法,
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解除痛苦,操作便捷,
非常适合于工作繁忙的人群。
命要活得长,全靠经络养。精读本书,
能让人的平均寿命至少再延长10年。
人体经络的每个穴位都是灵丹妙药。
目录
序言
第一篇 健康是人生的福田
1.健身→励志→两不耽误
感冒→拔罐→摘掉紧箍咒
2.事业是山→脖子是砖→要瓦解压迫
肩井刮痧→减压→消除强直
3.百疾起于微末→健康毁于一旦
长寿→顽固性头痛→开启百会
4.挺直腰板→志气蓬勃→财情双赢
腰肌劳损→腰俞→恢复腰功能
5.调在内→美在外→减肥要得法
体虚→肥胖→腹部气海让你更美丽
6.改变习惯→睡得香→精神百倍

第二篇 养正更要勤于修身
1.春→肝气当令→勤于疏肝
肝胆胀痛→肝俞→疏肝理气
2.固本→扶正→白领当自强
若人能常固本扶正,则可志气十足,自强不息,人生有成
胃气虚弱→足三里→保养胃黏膜
3.皮肤→毛孔→调节有度
风寒→肺俞→增强免疫力
4.膈肌→提升肺功能→左右逢源
胸口憋闷→虚里→改变偏执性格
5.口臭→社交障碍→难言之忍
唾液→口中良药→能抑制口臭
6.头清→目明→健脑益智
血压病→血压点→可稳定血压

第三篇 保养在先调治在后
1.肾气→充足→三十能立
早泄→长强→变超男为猛男
2.子宫→常暖→步入春天
痛经→调在血→治在肚脐
3.骨髓→经脉→常充实
腱鞘炎→阳池导引→气血归经
4.成功→精打细算→节省精力
耳鸣→两耳→压痛点
5.中风→疏通皮络→仪容端正
……
第四篇 细节决定健康效果
第五篇 医法调理避免误区
第六篇 循序渐进莫要图快
第七篇 生理常识可救自己
第八篇 认真呵护收获幸福
……
序言 现如今的世界生活节奏太快,无论农村,还是城市,多数人平日没有专门的时间健身。特别是城市中努力拼搏事业、经济的人,休息日基本都用在睡觉和家庭琐事上。因此,很多患者来信咨询,有没有随时都可增强体质的方法,既不占用休息日,不费银钱,又能很好地调节身心。于是,医者建议病人,常刺激身体的经脉、腧穴,发挥身体先天的防病系统,再配合饮食和常用的中药,便能省时、省钱而消除身心病苦。但这些方法虽然简单,必须坚持调养才能收获健康。如能持之以恒,可使身体福田常得光明关照,而心灵亦会速得解脱哦!
我去北京法源寺拜谒一诚老和尚,见老和尚身虽高龄依旧坚持于大雄宝殿中诵经,便深为感动。待休息时,向老和尚请教健身而励志的方法。他用手拿起小槌轻轻敲击木鱼,道:佛学有三宝,佛、法、僧,能启迪人生,消除苦病,是广大病众的健康上医;而病众有四大烦恼,健康、事业、经济和情感。病众都渴望长寿,事业能一帆风顺,富贵长久,家庭幸福。由此需每天忙碌不已,常记在脑中、挂在心头。致使身心疲惫,心性被欲望遮蔽,引发疾病而影响事业发达、经济前进、家庭和睦。
文摘 插图:


感冒→拔罐→摘掉紧箍咒
很多人喜欢养生,但往往因缺乏必要的养生理论而无从下手,其实只要从自身感受开始,就能很快入门。成功的养生者便是根据自身的感受,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防病方法的。但有些人认为这样做不保险,还是请精通防病理论的医生指导,养生防病时才能抓住要领。事实上,人体的感受最能反映自身的健康状况,有句俗话叫“久病成良医”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自身的感受才是最好的医生。
古代人生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经常会患上各种疾病。当身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时,人们便用手或砭石刺激身体不舒服的部位。结果发现,刺激这些部位不但能减轻痛苦,还能由此判断即将产生的各种疾病。这些部位就是《黄帝内经》中记载的腧穴。通过解剖发现,在腧穴周围分布着异常丰富的末梢神经和毛细血管。因此,如果身体健康出现问题,腧穴所在的部位就能最先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感受。这些感受其实就是疾病的具体症状,是防病养生时的最佳参考,能让你抓住疾病的特点,指导自己的养生实践。
不懂得自身健康感受的人,往往会错过防治疾病的最佳时机,而使病邪深入到脏腑中。历史上的名医扁鹊曾多次劝蔡桓公,要关注自己的身体感受,平时多注意防病养生的细节。但蔡桓公对扁鹊的规劝置若罔闻,拒绝采纳他的建议,最终病邪深至骨髓而抱病死去。这种情况在现代人中也非常普遍,现在很多人亚健康症状非常突出,其实多半是因为平时忽略自身的感受造成的。当这些人的身体出现不舒服的感觉时,他们不能及时加以调理,而使毒素在体内积累过多。这样身体的阴阳气血功能和抗病能力就会下降,于是就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