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人文社科 > 社科 >

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成功之路

2010-10-11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成功之路 去商家看看
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成功之路 去商家看看

 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成功之路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页码:232 页
·出版日期:2007年11月
·ISBN:7504567051
·条形码:978750456705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内容简介 《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成功之路》汇集了部分成员单位和部分地方政府部门及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先进做法和最新成果。他们的实践证明:哪个学校校企合作搞得好,服务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效果就越明显,学校适应市场的能力和发展后劲就足;哪个企业企校合作搞得好,企业高技能人才成长就快,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就强,企业发展就快;哪个地方推动和指导校企合作有力有方,高技能人才培养就能形成新格局,产生新的增长点,增添新的动力,工作就能上一个新台阶。
编辑推荐 《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成功之路》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高技能培训联合委员会编写的。
目录
“一校多企”篇
立足煤矿搞教学结合生产育人才——江苏工贸技师学院与徐州矿务集团权台煤矿联合创办“技师直通班”
与企业培训联手全力提升职工技能开技能升级通道——克拉玛依技师培训学院与新疆石油企业联合对在职技工开展高技能提升培训
引进来走出去实现校企互融互动——盐城技师学院形成“校中有企、企中有校”新格局
打造校企共同体推进合作规模化——山东工程技师学院与山东省建材行业联合组建职业教育培训集团
瞄准新兴产业选择合作伙伴——北京市实用高级技校与动画企业共同培养文化创意人才
引企进校搞生产开辟实习新途径——成都市高级技校校内实训与企业产品生产融为一体
建立考评机制练好合作内功——广州市冶金高级技校剑建优良校企合作校园环境
让学生成才让企业满意——深圳高级技校建立企业参与教学全过程机制
“校办企业”篇
前校后厂校企合——唐山市技师学院通过兼并困难企业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

“企业办校”篇
校区建在厂区产教融为一体——西安技师学院与主办企业共同创建工厂式学校
扎根母体企业拓展对外合作——无锡宏源高级技校形成“横向成网、纵向成链”合作格局
用活企业人才资源创新师资队伍建设——苏州电力高级技校实行兼职教师“滚动式全脱产周期制”聘用办法
突出行业特色融入企业办学——陕西航空技术学院与主办企业从隶属关系深化为高技能培训的融合关系
建立配套制度促进良性循环——大庆技师学院与企业共建校企合作保障监督体系

“专业共建”篇
从企业找课题与生产相对接——常州特临学院形成校企其同开发技师培训课题长效机制
抓住新职业共建新专业——安阳市高级技校与安阳鑫盛机床有限公司联合培养高技能数控人才
双方协商开专业合力培养新技师——南京技师学院围绕培养高新技术操作人才拓展合作

“企业主体”篇
来自合作的技师效应——徐矿集团权台煤矿率先与江苏工贸技师学院联合创办“技师直通班”
发挥产业优势合作“一企多校”——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全过程参与高新技能人才培养

“政府推动”篇
摸实情搭平台建渠道——黑龙江省劳动保障部门进校入厂指导校企合作
组织指导制度督导品牌引导——苏州市形成校企合作政府推动体系
发挥政府职能优势建设技能人才大市——徐州市劳动保障局培养典型推动校企合作

做足主导文章加强指导协调——常州市陂府制定政箫措施促进校企合作

……
序言 强国之道,人才为本。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提升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对高技能人才产生了强劲需求。不仅振兴装备制造业需要建设一支掌握精湛技艺和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而且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也需要大批掌握现代服务业技能的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具有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大力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
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努力做好培养、评价、使用、激励、选拔、交流、流动和保障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其中培养是最根本也是最关键的基础性环节。没有对技能人才的培养,评价和使用等环节就无从谈起,高技能人才队伍就成了无源之水。只有更多、更快、更好的培养,才能产生源源不断的技能人才大军。
文摘 插图:


校企共同开发高技能培训教材,为专业建设适应企业高新技术要求提供教学内容支撑。学校把教材建设作为校企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到了教材的适用性和先进性由企业评价、教材的开发由企业参与。学校建立了教材建设的专题调研制度,并将其列为教学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要求教学部门及时了解合作企业的需求,包括企业的技术工种、生产设备的性能、对技能等级的要求、企业技术更新规划等。近年来,学校先后开发了《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试验指导》《数控技术》等教材,还新开发了《机电一体化生产线》《四层双控电梯》《电信技术》等高级工和技师教材及实习课题。这些新开发的教材和实习课题,作为对现有教材的补充,较好地达到了新技术、高技能、实用性的统一,得到学员和企业的广泛认可。
校企共建师资队伍,为专业建设适应企业高新技术要求提供“一体化”师资力量。一是聘请熟悉现代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和流程的企业技师、高级技师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客座教师,聘期为3年。聘期内每年利用暑假为教师开设讲座。到目前为止,学校先后聘请了30多位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客座教师,参加学习的专业教师已达100多人次。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