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文学 > 传记 >

我的父亲朱德

2010-10-10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我的父亲朱德 去商家看看
我的父亲朱德 去商家看看

 我的父亲朱德


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页码:337 页
·出版日期:2009年09月
·ISBN:7010082324/9787010082325
·条形码:9787010082325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我的父辈丛书

内容简介 《我的父亲朱德》通过朱德之女朱敏的叙述,传达了朱德他老人家许多鲜为人知、感人至深的事。朱德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无私地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中国人民,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的丰功伟绩和高尚品德永远镌刻在人民心中。
媒体推荐 爹爹有句常挂嘴边的话,至今还让我感到萦绕耳际:“记住你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人民没有赋予你特殊的权利!”
  ——朱敏
你们要向工农学习,拜他们为师,和群众打成一片。离开群众,你们将寸步难行,你们将一事无成。
  ——毛泽东
我作为国家的总理,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一向反对“衣锦还乡”的旧习俗,希望在全党、全国树立起四海为家的新风尚。我如果这样要求别人,是不是就应该首先从自己家里人要求起?否则我再说什么也没有力量。
  ——周恩来
我是国家主席不假,但我首先是个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应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为个人小家庭服务。我手中有点权也是真的,但这权是党和人民给的,我只能用于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
  ——刘少奇
我们是共产党人,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不是封建王朝一人当道鸡犬升天的时代。你要记住一点,你是一个普通的人,和所有普通人一样,要自食其力。
  ——朱德
编辑推荐 《我的父亲朱德》:我的父辈丛书
菊香书屋亲情推出
目录
第一章
Part.1 14岁的我第一次看见亲生父亲,眼泪禁不住地直流。
Part.2 国共开始摩擦,姨妈突然失踪,我的命运因此改变了轨迹。
Part.3 在爹爹的窑洞里,我认识了康克清妈妈。
Part.4 以为爹爹忘记了我小时候的事情,哪知爹爹清楚地记得我出生的日期和模样。
Part.5 爹爹一生简朴,和普通士兵一样,结果闹出许多笑话。
Part.6 看见毛泽东,我惊奇地直呼他大名,事后受到爹爹的批评。
Part.7 爹爹他们从前线回来,给雪人点燃一支香烟。
Part.8 皖南事变突发,中央领导人夜以继日地谋略对策。

第二章
Part.1 考取秀才的爹爹破碎了全家人用汗水积攒的希望。
Part.2 爹爹顶住“好男不当兵”的压力,由此开始漫长的职业军人的生涯。
Part.3 爹爹和刘伯承是亲密的战友,谁想到以前他们是战场上的冤家。刺骨的渴望。
Part.5 爹爹以顽强的毅力战胜烟瘾,踏上了海外求索真理之路。
Part.6 孕育我生命的同时,爹爹也迎来了他的“新生”。
Part.7 爹爹在留学的同志们眼中是一位带有神秘色彩的人物。
Part.8 爹爹的真知灼见,令中国留学生和当地德国人敬佩不已。
Part.9 面对右派的冲击,爹爹如怒目金刚。在德国,他萌发了中国未来的人民战争军事思想。
Part.10 国内的革命志士在流血,海外的爹爹也身陷洋牢房。
Part.11 在爹爹和母亲到达莫斯科后,我顺利来到了这个世界上。

第三章
Part.1 南昌起义是爹爹第一次以共产党员身份参加领导的战役。
Part.2 危难之中爹爹与陈毅结为生死之交。
Part.3 井冈山大会师,由此开始了“朱毛”岁月。
Part.4 先是雪山后是草地,爹爹像悲伤的父亲搂住生命垂危的战士不肯撒手。
Part.5 长征途中,有一匹神奇的战马始终伴随着爹爹,放马娃子也因它来到了爹爹身边。
Part.6 “西安事变”消息传来,爹爹立即投入紧张的商谈之中。
Part.7 毛主席也是咱们杨家岭的乡亲,咱还有啥抹不开的?
Part.8 娱乐之时无官兵老少之分,爹爹喜爱打篮球却“敌我不分”。
Part.9 娇娇和我一起去莫斯科,我才知道娇娇的妈妈是贺子珍。

第四章
Part.1 为了学习文化知识,我不得不再次离别亲人。
Part.2 看见飞机好像现在人看见了天外星球一般,我们激动得直往上爬。
Part.3 我们四个活人变成了四个长形行李卷。
Part.4 在我们的成长中,青少年的履历几乎被苏联这块伟大而悲壮的土地填满了。
Part.5 夏令营顷刻不复存在,我们21名各国的孩子身陷战争的火海中。
Part.6 面对德国鬼子,我们将自己的假身世背得滚瓜烂熟。
Part.7 刚才还堆着臃肿笑容的德国军官举起了屠刀,两个孩子倒在血泊中。
Part.8 到了9月份,苏联丧失的国土面积已经超过一个法国的面积。
Part.9 1942年夏季,我已经十六岁了,却像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子那样弱小。
Part.10 我落入法西斯魔掌时,爹爹他们为度过抗战最艰苦的时期开发了南泥湾。

第五章
Part.1 就是走到地球的尽头、地狱的最底层,我也要活下去。
Part.2 我拼命不让自己叫出声音,生怕列宁纪念章滑出嘴来。
Part.3 在德国集中营,我们面临一个比死亡更艰难的问题,就是如何活下去。
Part.4 我真想把在集中营照的相片寄给爹爹,让他知道我在哪里。
Part.5 浑身是血的犹太人用凝聚毕生仇恨的拳头,击打在狼狗的前额上。
Part.6 我们往子弹盒里拼命吐口水,每吐一口,心里就有一种快感。

第六章
Part.1 月是故乡明。爹爹走出窑洞,坐在大树下面的石凳上出神。
Part.2 爹爹寄出的信被原封不动退回延安,1951年我才看见被岁月封存了八年的信。
Part.3 在苏联人民进行卫国战争时,爹爹指挥着八路军也在和日本鬼子展开殊死的搏斗。
Part.4 一道特殊的命令从苏联元帅朱可夫手中签发出去。
Part.5 爹爹以一个儿子内疚的心向他的母亲深深地忏悔。
Part.6 爹爹喜欢孩子由来已久,只是我远离爹爹,无法感受这平常却浓厚的亲情。

第七章
Part.1 从铁丝网缝隙中吹进来的风,让一颗颗冰冻的心开始复苏。
Part.2 我们盼望了整整四年的声音,终于在这片死亡墓地的上空回响。
Part.3 获得自由的人们此时像失去控制的野马,奔向那片生命的绿洲。
Part.5 听我说,中国小姑娘,您的身世不会那么简单。
Part.6 毛岸英连忙找到爹爹,把我在德国寻找父亲的事情告诉了他。
Part.7 在我的纪念日中,似乎只有1月30日显得有些特殊和神奇。
Part.8 我颤抖着手,撕开了牛皮纸的信封。

第八章
Part.1 爹爹这番充满爱心的话语。让我感动,但也让我矛盾。
Part.2 我第一次坐上回国的火车,心里格外喜悦,因为铁路的尽头将是我日夜思念的祖国。
Part.3 “妈妈,我回来了,回家”说到“家”字时,喉咙里漫上酸涩的滋味。
Part.4 国际儿童院的朋友相聚中南海,“赤英”成了毛岸英哥哥称呼我的专利。
Part.5 爹爹曾经在多山的中国指挥千军万马,爬山几乎就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Part.6 阳光灿烂的日子彻底驱走了苦难岁月留下的阴影。
Part.7 我认定了刘铮,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拦我们相爱的脚步。
Part.8 爹爹把外孙留下,却要把他的女儿“赶走”。
Part.9 爹爹帮我制订开支计划,要养成良好的用钱习惯。

第九章
Part.1 顾大夫第一次去见爹爹,但出现在他眼前的却是一位慈祥的长者。
Part.2 爹爹庄重地行了个军礼,接过这沉甸甸的三枚勋章。
Part.3 庐山会议上,爹爹弯曲着胳膊,手举一半高。
Part.4 战场上的正副司令,一尺见方的棋盘成了他们的用武之地。
Part.5 爹爹和兰花为伴,或许是一种心灵的释放。
Part.6 家乡只能拿出最好的东西一大头菜,招待共和国的第一元帅。
Part.7 爹爹面对郭沫若诚恳地说:“我要拜您为师!”

第十章
Part.1 爹爹在中南海挖野菜时,有一笔巨款早就存放在德国,等候他去领取。
Part.2 爹爹用克扣自己的方式一分一分地积攒了近2万元“财富”,作为最后一次党费。
Part.3 爷爷大,坐四个轮子的车;建建小,坐三个轮子的车。
Part.4 奶奶打你的手心,她的手心也疼啊!
Part.5 爹爹和廖承志相互沾光,在严格的夫人面前开了戒。
Part.6 他毕竟是父亲啊,怎能忍心见女儿生命垂危而不救呢?

第十一章
Part.1 车到了家门口,爹爹才发现脚下已是大标语铺路,大字报夹道。
Part.2 成立“揪朱联络站”,准备在首都体育馆搞一个揪斗爹爹的万人大会。
Part.3 离开兰花的爹爹开始整日悄然无声地孤坐在书房。
Part.4 我必须亲手将保存了20年的信毁掉吗?我问自己。
Part.5 元帅府骨肉分离愈演愈烈,最后连妈妈也有家难归了。
Part.6 爹爹心里对什么都清楚,似乎知道林彪迟早会有恶有恶报的一天。
Part.7 庐山会议后,林彪叛逃,中央落实干部政策的工作被提上日程。
Part.8 在刚刚能呼吸到清新空气的时候,爹爹却失去了他最亲密的战友。
Part.9 1976年7月6日,爹爹走完了90个寒暑春秋,静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再版后记
……
文摘 插图:




第一章
Part.114岁的我第一次看见亲生父亲,眼泪禁不住地直流。
越走越荒凉,越走越寒冷。
黄土高原静若处子,在百年孤独中守着它的纯洁和欲望。
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并没有因为战争的硝烟而改变它的安详面目。近处,远处,都沉浸在死一般的寂静中。
昨夜一场小雨,天空如洗般的碧蓝,黄土山道却泥泞不堪。一支由马车和身穿八路军军装的“小战士”组成的队伍缓缓在山沟沟里的小道上行进,车轮腾腾飞溅起的稀泥浆,点缀在车上一个个瘦小的身躯上。
多日来,我们这支特殊的队伍在黄土高原的腹部行进,大家从脚底一下一下的叩击中,获得了黄土大地的地气,渐渐,这片特殊土地的生命脉搏融进了我们幼小的身躯中,我们开始习惯这里的一切,觉得眼前的景物是那么神奇和美好,那厚厚的黄土坡,似乎就是由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深厚文化积淀而成的,显得那样动人,富有生命力。一个个圆圆山头散落着一群群牛羊,铺垫着一层层梯田,还有山梁上一排排窑洞……无不向来者表达它悠久的历史和黄河流域灿烂的文化。
雨后天晴,秋阳高照。
一个陕北汉子雄厚的嗓音翻过山梁,划破了清晨的寂静:
红各彤彤的太阳蓝各盈盈的天……哎!
白各牙牙的妹妹……站在大路边,
泪珠珠从那个毛眼眼里流……
我的那个哥哥啊,什么各时候打胜仗把家回,来把妹的手牵……哎?
“这歌你们听懂没有?真好听哎!”随着一声欢叫,马车停下吱咛咛乱响的轱辘,坐在马车上的娃娃们扬起灰蒙蒙的脸庞,倾听山梁那边飘过来的陕北调子。
那个刚才欢叫的女孩也扯起嗓子学着陕北调调:“蓝各盈盈的天……哎!把妹的手牵……”
“哈哈……”引得全体“战友”哄堂大笑,尽管这大笑要付出嘴唇再次干裂的代价,但是,大家还是慷慨地咧开嘴放出了笑声。当然,这个调皮女孩的嘴比任何一个人都要先沁出血珠子,但是她还是非常快乐,这一逗一笑,把大家的疲劳和寂寞都赶走了。
这个女孩不是别人,正是我这个乐哈哈不知道忧愁的四川女子!
我穿着宽大的灰色军装,臂膀上带着红色十字袖章。不过,可千万别以为我如何在抗日前线救死扶伤……其实我仅仅突击学会了伤口包扎就开始了这身打扮,这是我们这支特殊队伍的包装,也是安全抵达延安的护身符。
我们十几个人中除几个是去延安工作的大人,其他都是十多岁的孩子,和我一样,
……
后记 与爹爹分离的时间远远多于团聚的日子。14岁以前,爹爹存活在我的想象之中。延安的短暂相聚,是温厚慈祥的父爱给予我独自出国求学的勇气。当我落人法西斯的魔掌备受折磨时,对爹爹的想念成为支撑我活下去的坚定信念。在我学有所成时,又是爹爹的召唤使我回到祖国投身教育事业。
爹爹一直教导我要和所有普通人一样,要自食其力,还说好好工作就是对他最大的孝顺。爹爹用他的为人处世原则影响着子子孙孙.同时也用他质朴而厚重的爱温暖着子子孙孙。
我深爱爹爹,因为他是亲人。
我抱怨爹爹,因为他是伟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