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字典 板报 句子 名言 友答 励志 学校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书频道 > 教育科技 > 农林 >

猪的营养与饲料配制

2010-10-07 
商家名称 信用等级 购买信息 订购本书
猪的营养与饲料配制 去商家看看
猪的营养与饲料配制 去商家看看

 猪的营养与饲料配制


基本信息·出版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页码:354 页
·出版日期:2003年03月
·ISBN:7810666223/9787810666220
·条形码:9787810666220
·版本:第1版
·装帧:平装
·开本:32
·正文语种:中文
·丛书名:动物营养与饲料配制技术丛书

内容简介 《猪的营养与饲料配制》内容简介:为了及时总结养猪生产、饲料生产及科研中有关营养、饲养饲料加工等方面的经验与成果,因此编写了此书。《猪的营养与饲料配制》照顾系统性,突出实用性,并阐述必要的理论基础,以提高《猪的营养与饲料配制》解决问题的广度和深度。《猪的营养与饲料配制》内容丰富、翔实,取材新颖,理论联系实际,适于广大养猪生产者、猪场技术人员、饲料加工工作人员、畜牧专业、动物营养专业学生以及从事养猪或营养的科研、教学等各专业人员参考。
编辑推荐 《猪的营养与饲料配制》:动物营养与饲料配制技术丛书
目录
第一章 猪体组成与猪的采食消化
第一节 饲料养分与猪体组成
第二节 猪的采食与消化吸收

第二章 猪的蛋白质与氨基酸营养
第一节 蛋白质的概念与功能
第二节 猪对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
第三节 猪的蛋白质代谢
第四节 猪的蛋白质营养价值评定及衡量指标
第五节 理想蛋白质理论与应用
第六节 仔猪的蛋白质和氨基酸需要
第七节 生长肥育猪蛋白质与氨基酸需要
第八节 妊娠母猪蛋白质和氨基酸需要
第九节 泌乳母猪蛋白质和氨基酸需要

第三章 猪的碳水化合物营养
第一节 碳水化合物及其分类
第二节 碳水化合物的功能
第三节 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与代谢
第四节 粗纤维对猪消化生理的影响
第五节 可溶性非淀粉多糖(NSP)对猪消化生理的影响
第六节 仔猪对粗纤维的利用
第七节 生长猪对粗纤维的利用
第八节 妊娠母猪对粗纤维的利用

第四章 猪的脂肪营养
第一节 脂肪的概念与分类
第二节 脂肪的性质
第三节 脂肪的功能
第四节 脂肪的消化、吸收与代谢
第五节 新生仔猪对脂肪的利用
第六节 断奶仔猪对脂肪的利用
第七节 生长肥育猪对脂肪的利用
第八节 母猪对脂肪的利用
第九节 公猪对脂肪的利用

第五章 猪的能量营养
第一节 能量的概念与单位
第二节 能量的功用
第三节 能量的来源
第四节 能量营养价值评定方法与指标
第五节 能量与猪的采食量
第六节 能量与蛋白质
第七节 仔猪的能量需要
第八节 生长肥育猪的能量需要
第九节 妊娠母猪的能量需要
第十节 泌乳母猪的能量需要

第六章 猪的矿物质营养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常量元素
第三节 微量元素
第四节 过量矿物质对猪的影响

第七章 猪的维生素营养
第一节 脂溶性维生素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

第八章 猪的常用饲料
第一节 能量饲料
第二节 蛋白质饲料
第三节 青饲料
第四节 青贮饲料
第五节 粗饲料
第六节 矿物质饲料

第九章 猪的饲料添加剂
第一节 营养性饲料添加剂
第二节 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

第十章 猪的饲养标准
第一节 猪饲养标准的概念和作用
第二节 饲养标准的来历
第三节 饲养标准的形式和内容
第四节 正确认识和应用饲养标准
第五节 猪的饲养标准
第六节 中国猪常用饲料成分与营养价值表

第十一章 饲料添加剂预混料配制技术
第一节 饲料添加剂预混料概述
第二节 饲料添加剂预混料非活性原料
第三节 微量元素添加剂配制技术
第四节 维生素添加剂配制技术
第五节 复合预混料添加剂生产技术
第六节 预混料生产管理

第十二章 浓缩料配制技术
第一节 浓缩料的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 浓缩料的配方设计

第十三章 全价料配制技术
第一节 全价料的概念与配方设计原则
第二节 全价料的配方设计所需资料
第三节 全价料的配方设计
第四节 猪不同阶段全价饲料典型配方

第十四章 饲料加工与质量检测
第一节 饲料加工工艺
第二节 质量检测

第十五章 饲料厂管理
第一节 饲料厂人员管理
第二节 饲料厂财务管理
第三节 工艺设备操作管理
第四节 饲料厂5S的推行
附表
……
序言 养猪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农村经济和畜牧业的一大支柱产业。近年来,养猪业发展迅速,养猪方式正由家庭副业式的千家万户散养猪迅速向规模化、专业化养猪转变,规模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迅速提高,圈舍循开放式一半开放式一封闭式演变,饲养管理方式由粗放型转向精细型,品种遗传性、生产性能迅速提高,同时,猪对营养、饲料、环境等的要求也变得更加苛刻、严格。因此,有关猪营养方面的研究十分活跃,从概念到内容等方面都在不断更新和拓宽。同时,一些中小饲料厂及使用商品预混料自配全价料的猪场,在饲料配制工艺、技术等方面也亟待提高,为了及时总结养猪生产、饲料生产及科研中有关营养、饲养饲料加工等方面的经验与成果,特组织了有关专家、教授编写了这本《猪的营养与饲料配制》。
本书编写的原则是照顾系统性,突出实用性,并适当阐述必要的理论基础,以提高本书解决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本书内容丰富、翔实,取材新颖,理论联系实际,适于广大养猪生产者、猪场技术人员、饲料加工工作人员、畜牧专业、动物营养专业学生以及从事养猪或营养的科研、教学等各专业人员参考。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国内外专家、教授的著作和论文,在此特致谢意。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和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指正。
文摘 插图:


第一章猪体组成与猪的采食消化
第二节猪的采食与消化吸收
一般将饲料中所含营养物质分为五大类,即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猪体也是由这五大营养物质组成,猪为了生存、生长和繁殖,就要不断地从外界采食饲料,把其中所含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消化成氨基酸、葡萄糖、脂肪酸、甘油等,经肠壁吸收入血液,再转送到各组织,以保证猪的各种生命活动的需要和形成体组织。
猪的采食受位于TK19的采食中枢调节,在一般情况下,饥饿时食欲加强,采食后,尤其是经过消化和营养物质被吸收后,食欲下降。猪采食量的大小在神经中枢的控制调节下,还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遗传、生理、体重、人为、环境、饲料等的影响。
一、生理因素
包括遗传、生理阶段、体重等。饲料采食量与遗传有关,不同品种间的采食量有差异,据Bereskin(1976)测定,杜洛克猪较大约克夏猪采食量大,据李同洲等(1985)测定,定县猪的食欲与采食量较深县猪高。
饲料采食量与猪的生理状况有关,去势猪的采食量比母猪高,发情母猪的采食量可减少84.5%(Friend,1973)。
热点排行